读《中学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有感----中学英语阅读教材中人文素材的渗透—— 唐雪瑾
近年来,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问题引起了众多家长,教师以及教育专家的热议.分析研究中学英语阅读现状,不仅能向人们展示英语阅读更大的价值,还能在明晰中学英语教学方方面面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最近认真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谢忠平著的《中学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一书。其中第四章关于中学英语阅读教材中的人文素材这一内容有很多感受。
人文教育的实施原则
1.适度原则
人文素养的渗透,是指教师将思想情操等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无意中块
对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文渗透的依附性,避免牵强附会的“贴标签”之举。无论
人文知识还是人文精神,教师做的都是引导而非灌输,人文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
长的过程,而真正的成长是需要一定空间去思考、去体悟的,道德捆绑下的人文灌输
失去原有的教育本质。
2.量力原则
人文教育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和生活现状、知
只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选择、有计划地挖掘人文素材和教学方式,因人施
教量力而行。脱离学生实际的“高大上”追求,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违背人文教育的初衷
3.系统原则
人文素养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耳湍目染、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不
可厚望于某节课、某个内容,而是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从预备到初三,从高一到高
三,在一次次浸润之下,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通过实现一节
课的明确目标便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
4.突出重点
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很多,每节课都可以(也应该)渗透人文教育,但面面俱到很
容易模糊重点,毕竟课堂时间有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突出重点,深入体会。
中学英语阅读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牛津教材的课文本身就渗透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题材广泛,不仅涉及天文、地理、
历史、文化、品德、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等众多层面,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诸如人
际交往、亲情和友情、环境保护等,教师可以借此进行文化与习俗教育、行为礼仪教育、
协作精神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名人事迹教育、理想教育、
科学素养教育、安全教育等教学内容。下面以初一(7b)为例,看看如何从人文教育的视
角设定单元的重难点: Unit 6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
文章描述了蚂蚁和蚱蜢对待过冬的不同生活态度,作者自然希望读者在阅读后能意识到培养勤奋这一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从故事中的过冬联系到现实中的“过冬”,即生活中不顺和挫折。由此,设计以 下问 题“How do you plan to spend the winter in our life?”展开课堂讨论。从课堂反馈看,学生在观点交流的过程中谈及了各自生活可能遇到的诸多不顺,如学习成绩下降、兴趣爱好与学业的矛盾、青春期困惑等,对“过冬”主题进行了主动积极的思考和表达。挫折与不顺,是每个人会遇到的“冬天”,如何度过自己的“冬天”值得每位学生探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对原本动物过冬的话题进行了适度拓展,而且有效地引导学生就如何面对生活窘境、如何争做生活强者的问题进行了充分思考,在人文教育的维度上对教学内容做了优化。
总之,很多课文都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能够有效感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英语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科普材料,挖掘课本的文化底蕴,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初中英语课本在内容上,结构上还是素材选择上都给学生提供了能够了解和认识自身环境以及认识世界的良好的文化素材。这些文化素材充分挖掘,对于学生人们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