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有感——张雅琼
这本书的作者是胡爱民,化学系毕业,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对于《论语》,作者更多的从职业角度思考:这一点对教学、对教育学生有什么帮助?于是把《论语》中共三十处短句与数学教育联系起来,从中启发得到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观点理念。
传不习乎——时时反思教给学生的有无错误。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的本意是“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在书中,作者将这句话理解为: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要经过自己的反复思量,亲身躬行。得到的启迪是:我每天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教学乃至成长有没有尽责?和同事交往有没有开诚布公,是否坦诚自己的教学得失,以取长补短?要交给学生的知识,自己有没有深入思考过、题目有没有亲自做过,确保无误?
要有反思的习惯,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结合教学实践,是自己的教学得到改进。同时要把交给学生的知识反复推敲,让学生做的题目自己亲自做一遍,避免知识型错误。
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知新、求新。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第二》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身为教师,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学,在教学中,有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学生知新、求新、创新的教学环境,有没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知识中进行新的思索、尝试新的做法、做出新的发现。在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外,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及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会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类比”的数学思想与“温故而知新”有相似之处,如六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学习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学生可以结合小学学习过的商不变性质,在老师合理恰当的引导下,可以类比总结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样可以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两节内容都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这两节课程中,我跟学生强调温故而知新,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旧知识得到新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不忘启发学生尝试新的想法、新的做法。有时候他们的想法是很让我惊讶的,比如一次讲解习题课上,在一道比较大小的题目中,我讲解了三种比较大小的方法,而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又额外补充了两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对于学生给出的新的发现、新的看法,教师应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关注学生求新、求变的发展,给他们创新求新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求新的喜悦,激励学生努力进行创新思维。
观过知仁——观察学生,从学生的错误入手。观过知仁出自《论语·里仁第四》中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大意是,孔子说:“什么样的人犯什么样的错。仔细考查一个人犯的错,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医生面对人体的毛病,细究原因,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病人身体康复。教师面对学生的对错,也需要注意“人之于过,各于其党”,注意“观过”而知人,这样可以保证我们能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之法,了解病人病情。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学生犯了错之后,必然也会从声、色、态等各方面表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视、听、问、审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教育。视,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态度来确定学习状况。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做对题目时,必定信心满满,而不肯定自己是否做对的学生则是眼神闪烁、欲语还休。从学生书面情况来看,做对的学生多半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解答过程清晰、有条理、逻辑严密,反映出学生缜密的思维,而做错的学生则多字迹潦草、词不达意,思维不连贯,涂改痕迹较多。听,医生在望诊后,还会听病人内脏是否异常。同样我们在学生犯错后还需要听其言,还需要听学生的需求、听学生的情感、听学生的思想。问,教学中,我们需要知其然,更需要知其所以然,这个时候就要通过问来了解学生是否知其所以然,如我们可以向学生问结果和答案,作为了解学生的直接反馈,也可以问思路,也可以问学生解题的道理和原因,可以就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易混淆的概念或者课堂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回答的关键字语、学生的出错之处、有争议的话题进行提问,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够向更深、更广、更新处发展。审,学生每个行为背后都有自己的心理动机,在每一个背后都有不同的认知缺陷与错误。如:,,并不是学生粗心造成的,这些是更深层次的、错误认知心理造成的。所以,我们要认真从学生的错误入手,分析其学习习惯、品质和学习心理,以防止学生基于错误的认知心理形成错误的认知结构。
除了以上三个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论语语句,剩下的也很值得细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