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悦读 > 大家读大家
读《习作批改》有感——陈秀梅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20-10-29

读《习作批改》有感——陈秀梅

几年前拜读过吕叔湘、周振甫合著的《习作批改》一书。其中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大多数青少年的习作勉强可算通顺,但是说不出有哪点好处。为什么?因为写的不够具体,不够生动,不能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看到吕叔湘先生这几句话,想到学生的流水账,不免感同身受。学生写不具体写不生动,究其根本原因,吕先生话不多,却道出了其中原委:“也许笔下的事的确平淡无奇,写作的人当然不能无中生有的捏造:内容决定形式,平庸的事情自然只能产生平庸的文章。可是一定还有些具体的情节被作者遗漏了。”

“可是”二字表明吕先生的表义重点在于后者,强调了作者对具体情节有所遗漏。在我看来,“遗漏”的说法是吕叔湘的委婉措辞,想来不应该是学生遗漏了,而是学生忽略了。说白了是没有关注和观察细节。没有细致的观察,又如何写得生动?

拜读完吕叔湘先生的这几句话,我隐隐感受到日常的留心观察之于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对于写作之观察做了一番思考和实践。

具体说到观察,要思考的是观察什么?如何培养观察意识?又怎样教授观察的方法?

首先,利用情趣,划定观察范围。

对于观察的内容,我是这么认为的,生活的外延就等于写作的外延。观察的内容过于庞杂,引导学生观察,可以借助一个工具——情趣。观察感到有兴趣觉得有意思的光景,至于那些平平常常的光景,虽看在眼里,却没有观察书写的必要。 

其次,鉴赏古诗,培养观察意识。

如何观察,角度怎样把握,唐代的诗人们为我们做了较好的示范。小学课本中有这样几句诗,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画》。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要么远观,要么近听,仔细打量着这幅画卷,进而从视觉和听觉去描绘,营造了神秘色彩,充满了情趣,如余音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脑海。

再如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细致观察,先有感受,然后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的降临。

课堂上带着学生赏析相关的古诗词,对于观察什么,如何描写,学生多少会有印象。抑或引导其扩写诗歌,在添油加醋的过程中,感受可能会更加深刻。

最后,借助设计,教授观察方法。

课堂上,通常引导学生利用“五感”进行观察。我经常强调: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嘴巴尝,用双手去触碰,用心灵去体会。

只是有想法,没有实践,则为空中楼阁。因此作文课上会有相应的小设计,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

例如,课上老师下发口香糖,每人一块。让学生说一说口香糖的外形特点,何种颜色,什么形状,看到口香糖会联想到何人何事。用手捏一捏手感怎样,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吃在嘴里,是蜜桃味的,还是薄荷的清凉。一边吃着口香糖,一边聆听,窗外的蝉声是在长鸣还是在低唱?通过此类小小的活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不想描写细致,都很难。如果日后碰到关于美食的作文,从色、香、味入手,则如法炮制。

再比如扳手腕活动,老师喊1时,学生做好准备,但不许用力。老师喊2学时,学生看着老师,老师喊3时,学生开始比赛。可是每当学生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老师突然喊停。每次都如此,学生有点不理解老师的行为。实际上每一次暂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第一次暂停要求学生观察对手。对手是谁,个子高不高,身体是胖还是瘦,是健壮还是虚弱。第二次暂停引导学生观察对手的动作、神态。第三次暂停,观察周围的环境。第四次关注自己心里想些什么。通过细化观察的步骤,明确了观察的角度和方法。学生可以按图索骥,文章生动具体也不是高不可攀。

有一位学生写得不错,我摘录如下:

清白的瓜子脸,肉色的嘴唇,墨色的眼珠里透露浩然杀气,一丝奸笑挂在他的嘴边,这场比赛他赢定了。

他一步步走来,好像一脚就可以把我踢到天堂,他眼神中根本没有我的影子,好像我只是一只蚂蚁,我瘦骨如柴,病魔缠身,没勇更没谋,这实力差也太大了。

天花板像黑暗的天空。四面墙壁是延伸出去无边无际的战场,黑板上的红字像是点点还未熄灭的战火,桌子像一个个裂开的墓碑。死寂一样的空气,血红的月亮,命运啊!你为何不让我变得更强壮一点呢?

远方枪声响起,一只粗壮的手砸了过来,肘部一撑,那只手便稳稳立在桌子上,好像山也压不倒它。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手迅速张成虎字状,仿佛下一秒就要把我活吞……

总的来说,学生的文章能够有画面感,生动形象,有赖于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课堂上的这点实践还是比较浅薄。有不足之处,不吝赐教。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