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杨茗舟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本轮课改首次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从此进入培育核心素养时代。刚开始对这个名词只有一些模糊的理解,不够全面因此阅读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是由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所写,书中层层剖析,使我对“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下面,我就这三者关系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一、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第一个篇章主要是理解素养、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蕴意。素质是人与身俱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能力生来就是有差别的。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学校后天对素养的培育。而素养则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是后天的产物,包含知识和能力。但是当学生作为一个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现实生活情境时,他需要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这些品格和能力是素养的一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就是核心素养。因此素养是最大的概念,素养包含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即,素养>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包括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
我的理解是:“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指向性不同。前者的范围较小,偏向于从学科出发,是挖掘和分析本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独特内涵和意义;而后者范围较大,不仅仅从学科出发,而是从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定位某一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首先能做到的就是从本学科抓起,努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在多学科共同努力下提升“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最终的目的是提升“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书中这样说道:“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获得的。”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最直接的培育者,我们每天上课的内容,就是在积淀“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具备政治核心素养的学生。这一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但非常可惜的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素养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两者的学科价值是共通的,但却存在一定的差别。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宗旨是:“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个人认为初中和高中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区别在于初中强调“知事”、“懂事”、“讲文明”,高中关注“知史”、“晓义”、“识是非”。也就是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前提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那么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重构课程观? 知识和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要做的是引领学生处理好知识和素养的关系。那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我进行了探索。
(一)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过去的思想品德课,主张的是结论先行。而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重要的一环就是不只看到书本知识,而是凝聚了学科思想精华,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更本质的东西,是学生应对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规范权力运行》一课中,我围绕大理市政府拦截口罩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将法律条文的阅读能力、依据法条判断违法行为的能力蕴含其中,除了事实性的知识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观察社会现象的方式,正确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发掘课程不的独特价值。
(二)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强调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才能转变为素养。对此,结合徐汇区二模考的试题,我在八年级第二学期基本政治课制度,让学生进行模拟政协委员撰写一份提案,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核心素养之于我,和学科知识之于学生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我认为将核心素养根植于课堂,将阅读—思考—表达应用于教学应该是新课堂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