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悦读 > 大家读大家
《知行合一王阳明》——叶煜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11-14

《知行合一王阳明》——叶煜婕

近来特别爱看人物传记。尽管我心里明白地知道,书里的这些牛人是自己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可是,透过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仍然能够汲取到不少能量。这不,通过梳理王阳明的“成圣”之路,我看到了四个隐藏其中的人生大智慧。

第一个人生智慧:要成事,先立志

有一天,只有12岁的王阳明向私塾先生提问道:“什么是人生第一等的事?”

那位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的私塾先生笑着回答说:“读了书,登了第,做了官,这就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对于那些一心想要通过科举改变人生的人来说,读书、登第、做官可不就是人生第一等事吗?但王阳明志不在此。在他眼里,“读书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注意了,这句话可不是王阳明的一句戏言。因为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他还这么做了。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传记里就提到,当其他学生都在为了科举考试潜心研究八股文时,只有王阳明不走寻常路。为了离自己那个遥远但崇高的“圣人”目标再近一步,王阳明每天晚上都会偷偷拿出经、史、子、集,殚精穷思地研究。在他眼里,八股文只是用来考取功名的媒介,但经、史、子、集,却能让人受益终身。

不得不说,王阳明的这番认知还是挺超前的。而且也正是这超前的认知,让他的学业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同时,也为他日后“立德”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已经成为心学掌门人的他,提出的第一条教育主张就是: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结合自身来说,为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视为已任,这样才能在繁琐的工作中笃定前行,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

第二个人生智慧:主动结交良师

人们在遇到问题后一般有三种常见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通过苦思自己找答案;第二种反应是,借助书和网络来搜索答案;至于第三种,则是带着问题找人问答案巧的是,王阳明在18岁时表现出的就是这第三种反应。上饶有个儒学大师叫娄谅,对程朱理学颇有研究,于是王阳明便决定去会会这个娄谅。一见到娄谅,王阳明就问:“敢问如何才能做圣贤?”对此,娄谅只说了一句话,便让王阳明心悦诚服。他说:“圣人是可以学得到,做得到的。”至于怎么做,他建议王阳明可以从“格物致知”开始。拜别这位“文师傅”后,王阳明就开始了“格物”之旅。

后面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了,王阳明以竹子为目标,一连“格”了七天,却始终一无所获。好在,王阳明也不是个非要一条路走到黑的人。他眼看“格物”行不通,就收拾收拾心情决定另找出路。在王阳明22岁时,他拜访了自己的“武师傅”许璋。这个许璋有两个让人钦佩的地方,一是能掐会算,二是对奇门遁甲之术颇有研究,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奇才。在他毫无保留的指导下,本就对兵法颇感兴趣的王阳明一时间“功力”大增。这也助他朝着建功立业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如此看来,懂得主动结交良师的王阳明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再加上他的这两位老师不仅本事大,还不藏私,真是他的幸运!

 

而我们普通人,可能大多时候都没有王明阳这样的幸运,但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有更多的途径和机会结交名师。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和同事交流取长补短,在知识不断更迭的现在更要向年青人学习,让自己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时代中跟上脚步,改变和接受新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式。

 

 

 

第三个人生智慧:敢于质疑,不破不立

刚才我们有提到,受“文师傅”娄谅的指引,王阳明开始了“格物”之旅。但这“格”竹子的经历却让王阳明大为受挫。那时的他,就已经隐隐约约对“朱圣人”的理论产生了怀疑,但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说出来,他只是将问题归咎于是自己天分有限。

1508年,37岁的王阳明被朝廷放逐到了龙场这个地方。在这个环境极度恶劣的地方,王阳明时常在想:“如果一个圣人处在我这样的环境下,他会如何做?”问题是好问题,可惜的是,王阳明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可以借鉴的对象。接着,王阳明又想,通过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否可以找到出路呢?很遗憾,以王阳明那般糟糕的处境,要像朱熹说的从外部找到一个好好活下去、并且可以创造人生价值的真理压根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既然从外面寻找存活下去的真理不可能,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从心里找?“心学”最核心的部分应运而生。回顾王阳明整个“龙场悟道”的经历你会发现,敢于质疑权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正是这一环,让从小立志要当圣人的他,又朝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这点给我的启示是当工作中遇到瓶颈时,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提出质疑,为寻求更好更高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四个人生智慧:遇谤不辩

在龙场悟道后,王阳明便开启了他的讲学模式。坦白说,一开始的效果并不显著。但王阳明没有放弃。因为自“心学”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便把传播“心学”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此时的他不再仅仅只是自己想当圣贤,他还想通过讲学,让更多的人也成为圣贤。然而就在一切朝着好的发展时,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45岁的王阳明开始了他的“立功”之路。

“立功”的第一站,是南赣。任务是,处理匪患。在南赣,王明阳将“心学”还有“武师傅”许璋教他的那些绝活结合起来使用,竟很快就把南赣各地的贼寇全部肃清了。之后还平定了定王之乱。可王阳明接下来要面对的,不是朝廷的论功行赏,而是漫天的谗言和诽谤。但王阳明却毫不在意,他仍然依照自己的方针,朝前进行。后来,王明阳还作了一首《啾啾吟》,以表明自己大无畏的精神。其中,有句话是这样写的:“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事实上,王阳明也的确无须向他人证明,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公道自在人心。在王阳明死后,很多人都在为他恸哭。是因为他为百姓做了好事,也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和心学思想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我想,这才是王阳明更愿意看到的吧。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教师和家长的不理解,比如每学期课表的安排上、监考场次的数量上和时间上、学生转学时遇到问题上,其实从为解决教师和学生问题的角度出发,按照规则尽我所能妥贴的安排好、解决好、沟通好,但是真的面对非议时也能坦然处之,不争不辩。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