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论》这本书是从实践出发,在纵观百年语文教育得失的前提下,以课程论、教学论为理论基础,对语文本质、语文课程编制、语文教学理念等进行了科学辩证的剖析,指出其中的弊端症结所在,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方向;并对时下语文教材教法的误区一一指谬匡正,给我们语文新教师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
其中
“死记硬背”在很多人印象中是个贬义词,觉得某人不够创新,只会墨守陈规。所以现在有些现代学校语文教育反对“死记硬背”,自以为这是讲究心理科学,其实不然。
但是后来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潮开始传到中国,许许多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就用它们来反对“死记硬背”,他们认为这是封建教育贻害儿童的一剂毒药。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新中国的历次版本中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贯穿着教师要使学生“读懂课文”、“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要求,总是将理解课文作为基础,“复述和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于是我想到,像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在离开学校后也不会经常地对课堂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思考。虽然我每上一篇新课文,都会相对应地出一些基础题(生字新词、解释),根据课文内容简答回答等,希望能够调动起他们的兴趣,但是每次预习作业的情况不甚理想。优秀生的作业本总是干干净净,非常认真,即使不会但也总是让老师看到他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则是马马虎虎,一副敷衍的态度,能做则做,不会做的就空在那儿,甚至有些同学不交作业本。事后,我也曾反思,是不是我的预习题目出的太多了,太难了?我也曾相对应地改变预习作业的量和难易度,基础题5小题以内,简答题3题以内,并且是都能从课文中找到,可原文回答也可自己概括回答。但是情况跟之前差别不是很大。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根本不会在家中读课文,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允许,但是我想一个真正爱学习的人会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大人做事希望一步到位,在很多时候都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导致我们的后代也有这样的想法,只要交差就好。这又让我想到我们预初的同学在考试的时候有一部分是连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没读清楚之前就急于动笔回答,有时候连题目还没读全就开始答题,导致失分。
所以我觉得
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记忆力与理解力和年龄增长的关系,恰恰成反比。也就是说,记忆力就好比一个正放着的三角形,年龄越小底边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则越弱。理解力则正好相反。所以,我们的学生正处于十三四岁的年龄阶段,既然他们的理解力有限,为何不充分利用他们的记忆力呢?事实也证明,一节课两首古诗,学生是完全能够背下来的。再说这一节课中有大半节课是老师在讲解,“帮助理解”,所谓的“帮助理解”是否真能让学生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八十的理解呢?我想很少。在第二天的课堂提问中,有五分之四的学生对于前天的两首古诗能够背诵下来,五分之二的学生能够将两首古诗准确无误的默写下来。究其默写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理解古诗,那么又回到原来的问题老师的讲解似乎并没有帮助理解。所以我觉得“熟读”还是相当地重要,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在
在我们备课组中的写作训练可以说是每周一次,单周大作文,双周小作文。这个量对学生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模仿很重要,有时候学生头疼的就是不知如何写作文,怎么写,成了一个大难题。我们备课组的一个做法就是将上一届学生写的好的作文打印出来让学生阅读,然后进行模仿写作。学生们似乎总是不领老师的情,依旧是我行我素。因此我还为此上了几节写作课——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在开学初我们的摸底考等考试出现了很多的半命题的作文题,学生对这类题目也很陌生,出现了审题错误的情况。在那节课中我就给学生概括了几个要求:1、就是要将作文题读完整,读全——审题;2、回忆自己生活中和作文题中的中心词有关的事情,必定是亲生经历的事情,并从中选择一件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来写——审材料。为何我要提这两个要求呢?这是因为我发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出现了题目和事件毫无关系的情况、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毫无意义的事情(描写不够生动),总之就是缺乏感情,凑字数来完成作文。为此,我在作文课中又提升了一步,专门花了节课讲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完整,同样地从上一届学生好的作文中提炼出几个要点。写作文是个难度很强的,也是很有挫折感的。明明觉得自己很用心地写了一篇东西,但是可能不
我觉得这样事物在它的年代既然出现了,肯定有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或许对于我们后人来说这样事物已经被我们所唾弃了,但是它的好的一面我们还是可以利用起来。
龙苑中学 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