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教师 > 书香校园
边阅读、边思考,做幸福的教师——《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祝晶晶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1-09-26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利用假期我阅读了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给教师的各种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他的教育思想精髓至今依然经典。此书带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感触,在阅读中让我受益匪浅。

读罢此书,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几个关键词:阅读、思考、后进生。这几个词也始终贯穿全书。

一、提倡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一再强调,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这不也正是学校提倡我们教师要多读书的观点吗?常言道: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而何来这一桶水?读书。只有持之以恒的阅读,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

可是,扪心自问,工作至今我读了多少书呢?我们时常抱怨做老师很辛苦,事情总是太多,没有时间精力读书。上班的时候上课、批作业、备课、抓学生,还要完成除上课以外的工作;下了班还是要备课,没有什么时候是可以不用想着工作的,都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但现在回头试想一下,真的是没有自己的时间吗?我有时间聊天,有时间看小说,就没有时间看专业书吗?其实这只是给自己诸多借口罢了,关键是现今各种诱惑太多,导致人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很多时候,我可以津津有味的阅读一本小说或是某篇文章,之所以感兴趣可能是故事情节亦或是在人物性格中我找到了默契点和情感共鸣,而对于教育理论类书籍,可能过多的理论更枯燥乏味,因此敬而远之。然而长期以这样的理由少读书,甚至不读专业书,对教师来说,是万万不可取的。教师想要上好课,自己的学识很重要,而学识源于读书,不断地读书可以拓展视野,增长学识。当我们抱怨没有时间的时候,想想鲁迅先生还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看书写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临睡前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段,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学习他人的教学技巧,先进的教学经验,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阅读兴趣还会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由此可见,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我发现很多学生会常跑图书馆,但是他们借的书往往是一些简单幼稚的漫画书等,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博览群书,才能为学生选择好书,才能解答学生在阅读中的困惑,才能和学生交流对书的看法。

因此,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不管是通俗作品也好、经典名著,还是教育理论专著或是教案、参考书、教材教法,我们都应该广泛涉猎,每天挤出一点时间 ,读读书,形成正确的读书观,我想学生在我的潜移默化之下,应该也会爱上读书。

二、善于思考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善于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我时常在思考,如果让学生对我的课产生兴趣。往往在备课时,我会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因而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设置各种情境教学,旨在引起学生的课堂兴趣。但实践发现,长此以往收效甚微,并且学生也会产生腻烦心理。这就和阅读的重要性相联系了,通过阅读,我可以借鉴他人在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做法。比如,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可以设置讨论环节,并且利用学生好胜心心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这确实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也照着尝试过,但我发现在运用他人的做法时,我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这就提醒我,他人的经验做法我不能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同时自己要思考其中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个性东西创造出符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技巧才是关键。很多经验值得提倡但往往过目就忘很大原因是,没有把这些经验通过自己的理解、思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同样是一堂课,这个老师用这种方法上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我照搬他的教案,结果远不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授课对象不同,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教案的确立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活动课实施的过程离不开思考,在活动前,有一个活动构思与活动设计。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当,便要积极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解决矛盾。在活动结束后,师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正确评价。

所以,对于前人著作上推荐的教学教法,又或是身边同事的经验,我们要学习,在学习的同时,要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加入自己的个性东西,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思考,同样教师也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我们常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主要力量用到记忆知识上去。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一个不会思考的教师,教不出会思考的学生。教师的职责是激励学生思考,这也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

实际的课堂往往是叫学生提出疑惑,学生常常沉默寡言,因为不习惯思考,也不会思考。那么,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又多低头不语。这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往往越俎代庖,这就导致学生不会思考。所以在赶教学进度的同时,也应该还学生课堂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且给学生鼓励,让他们有勇气举手提问或是回答,而不是害怕答错老师的责备。我想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慢慢转变,他们会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寻求答案,而不是等着老师的答案。一旦学生体会到了思考的自豪感,那他们应该会很高兴进行思考这种脑力劳动的。

三、后进生问题

谈到后进生问题,很多老师已经头痛了,在我刚工作的时候,我只会抱怨“为什么会这么笨?为什么作业都不做呢?……”时间久了,慢慢的我会把这种抱怨转化为如何改变这部分学生,并且尝试了一些做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整齐划一的得到我们要求的学习成就,而是应该关注每一个个体,特别是对后进生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才能让他们建立自信。

的确如此,在我的教学经验中,确实有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

H同学是班级中纪律较差的一位同学,上课爱讲废话,作业时常拖欠,还喜欢和老师讨价还价。对他的上课纪律很是头疼,常常在他课堂表现不好时对他当面批评,但这更加引起了他的反感。后来我发现H同学很喜欢表现自己,一旦授予他小小的职务他会很负责的完成工作,希望在老师面前有好的表现,这应该是他的一大优点。于是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授予他“语文课纪律协管员”的称号,要求他记录下语文课上违反纪律的同学的名字,每天放学后交给我和班主任,协同班主任一起管理。同时我也强调,首先自己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自己的课堂纪律良好才有资格记下同学的名字。我发现这一个小小的方法还是起到了一定成效的。果然,H同学自己因为这个职务而深感光荣,在改掉了自己上课讲话的坏习惯的同时,也会协助老师维持班级纪律,同时我发现他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由此我在语文课上会经常抽他回答问题,并且在答对的前提下大加赞扬;答不对我也会鼓励他继续思考,并称赞他上课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一策略,H同学的进步很明显。

由此我发现,其实越是想表现自己的学生,如果赋予他责任意识,他就会对自我有高要求,只要我们善于赏识并加以利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灯,他们也可以做的很好。

书上的一个例子也让我深有感触,一个让老师头疼的“两分生”在离开学校后,老师是喜悦的,觉得终于可以摆脱这么一个“差生”了,但后来她羞愧的是这样一个差生竟然成为了手艺高超的修理电视的师傅,让这位老师深感惭愧。

是啊,其实我们在看待一个学生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呢?“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即使在学习上可能有些许遗憾,但我应该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这个可能考全班倒数的孩子他对待老师尊敬有礼;成绩平平的他在体育方面却胜人一筹……后进生需要的是我们多一点关注、鼓励和赏识,找回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的精神更为重要。

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看到的不是他的成绩和第一名有多少差距,而是应该关注到他的这次成绩是不是比上一次有了进步,这就够了。每次小小的进步给予他更多的是鼓励和赞扬,我想这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我常常会牢骚,如果不谈他们的学习,我确实觉得这些学生很可爱。但是既然他们成为了我的学生,我想不管优劣,我应该少一分抱怨,多一点思考;多一些耐心和关爱对待每一位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更多的可爱之处。

后进生的工作我想还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这需要大量的精力、耐心以及恒心的,任重而道远。

这个假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有了不少收获和启发,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或班主任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对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做好。今后,我将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运用,在运用中优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011/8/16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