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阅读多少本语文教学类的期刊和书籍,它们无疑都在向我重申这一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管掌握了多少谓之高妙的教学技巧,对于文本准确、深入的解读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课堂教学前期除了充分了解学情外,最为重要的便是备课了。而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浅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堂课的质量和学生所能收获的多少。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身上的担子不小,想到因为我的不专业而耽误众多学生的前途,那该是多大的罪过啊!
不管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教学中我都一再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进行思考和有质量的质疑,却忘了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怀抱有质疑精神是多么的必须和可贵。这是一个“快”社会,样样讲求速度和效率,不同于于漪老师一本教科书走遍天下的那个年代,而今无论是教学参考书还是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都铺天盖地,我也曾被这样的浮躁蒙蔽了双眼,逐渐“慢”不起来了。于是,每每备课时总是习惯草草阅读完课文,便先打开教学参考书研读,现在反思起来很是惭愧,有时我阅读参考资料的时间甚至比花在文本阅读上的时间更多。表面上看起来备课效率好像更高了,实际上却太过依赖教参,不知不觉中做了别人思想的傀儡了,逐渐关闭了思考的大门。
于漪老师用她多年的教学经验送给我们这样一句良言: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和意,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自己就要真正读懂课文,有较强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此番告诫字字珠玑,融入了一名全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教师用生命谱写的经验总结,然而它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着实很难。像个摸索的学生我也慢慢开始调整自己的阅读习惯,在不受任何教学参考影响的情况下,先花长时间字斟句酌地研读文本,待到有了自己的一二三四点想法和感悟再参读教学参考资料中有关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内容,以形成对文本创作特点和意图的整体把握,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我保有了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立思考,在备课的过程中也更能体现我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有了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能投入更大化的激情,施以一定的教学方法便能够较有自信地开展课堂教学了。
然而,仅凭自信与激情就想完成一堂好课似乎还远远不够,切身的教学实践和书中前人的教学总结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质疑,质疑教科书的编排,质疑教参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因浮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导致的文本“过度解读”。所谓“过度解读”即是有违于文本或作者本意,而强加于学生某种思想的解读。有道是:“真理再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
反思看看,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是主题名为“议论纵横”的文言文单元,该单元内集合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王顾左右而言他》、《公输》、《曹刿论战》以及《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篇论辩性文章,其中《王顾左右而言他》、《公输》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三篇古文都以类比说理的方法巧妙设喻,由远及近,层层类推。《王顾左右而言他》一文在我读来逻辑性极强,既尖锐机智又从容舒缓。备课的过程中我在教参的引导下只关注到了孟子在议论中诘难对方的技巧,因此在撰写教案时将教学目标设置为:掌握“顾”、“之”、“比”等常用实词以及“顾左右而言他”的含义,了解孟子论辩的艺术特色,体会本文类比说理的方法;同时,结合学习建议中的孟子名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民贵君轻的思想。于是如何将对于学生来说陌生的类比说理的说理方法理解透彻就成了我课上的教学重点了,挖空心思创设情境、通过演绎促使揣摩体验,课堂之上也倒也热闹,一节课下来通过一连串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倒是结结实实地懂得了严谨治学(文中多次出现做代词用的“之”,但各个“之”字所代对象却又有所不同,通过预习中学生的自主整理,课堂中教师的一问再问,层层深究下扫清了学生的许多一知半解),同时通过完成“王之臣——弃之;士师——已之;国君——废之或罢之”这一逻辑推理感悟类比说理的核心,亦在拓展迁移部分尝试做回孟子,切实运用类比说理的方法。殊不知为了树立孟子高大正直的形象,我间接夸大了孟子类比论辩的威力,现在回过来一想,孟子说理的技巧真如教参中所说的那么高明吗?课堂教学导入时通过采取不同建议方法而取得不同的效果点明论辩说理的艺术,引入了新课,以换位思考的角度揭示了世人皆更易接受委婉劝谏的道理。可再细究,当日孟子进言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四下群臣,第三问过后便是孟子之心四下皆知了,如此一来,不更是戏弄君王,使其在大臣面前难堪吗?再探事后结果,当知齐宣王在顾左右言他为自己解围后便再无实际行动了。由此实际效果来看,孟子的论辩之道是否真如我所想那般高明还有待商榷。
除此以外,原本以为被指“四境之内不治”的
试问如此好士英明的齐宣王又为何会对孟子的论辩与建议置之不理?这全是因为两人所持政见不同的缘故,孟子宣扬仁政,齐宣王虽与一心争霸中原的齐威王有所不同,对待孟子敬若上宾,礼遇有加,却急切想恢复齐国昔日的霸业,尽管孟子纵横论辩,说理透彻,但在齐宣王看来,仁政善则善矣,毕竟不切实际。即使这样,齐宣王仍遇事虚心请教孟子,给了他一个卿的位置。就此联系文本内容,进行客观评价,齐宣王也可算是一个不嫉恨、心胸宽广的仁义之君了,而《王顾》一文更在某个侧面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这种君臣关系,值得探究。
而我的教学设计却为了褒扬孟子,一味贬低、扭曲了齐宣王的真实形象,实在是一种“误读”,反思自己的教学,真心觉得时常保有质疑的精神,还以文本本来的面目愈发重要了,那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而过度地解读文本,“过度”掉的不仅仅是文本,而是语文,是语文教学。
质疑之外,教师的思辨能力也尤为重要。魏书生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告诉我们:没有哲学思想的魏书生,就没有教育家魏书生。本学期有幸观摩的陈友勤老师的公开课也同样提醒我,语文教学同样具有教会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学生是有魂灵的,这种能力不同于一般知识是别人攫取不了的财富。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的思辨精神当是坚实的基奠。拿《变色龙》一文来说,大多教师与教参关注到的只是奥楚蔑洛夫“变”的特性,而忽视了隐藏其“变”背后永恒的“不变”。 奥楚蔑洛夫“变”的是对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态度,“不变”的是欺软怕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本性,而这“不变”的本性才是促发他不断“变”的内驱力。如同于漪老师所说:阅读如剥笋,要善于剖析,一层层深入,抓住文章的核心。而把握 “变”与“不变”这对看似矛盾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真切理解奥楚蔑洛夫变色的行为与当时的社会情势。异曲同工的,《水乡茶居》一文,作者通过水乡人因社会变革不断变化的茶居外在揭示了水乡人永恒不变的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变”与“不变”间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完美体现了一种思辨的美。
以上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表达一个意思:个人阅读可以是浏览,是猎奇,是浮光掠影,可以不求甚解。备课,是钻研教材,却不能囫囵吞枣,障碍赛跑,不懂的地方跳过去,绕过去,眼开眼闭。要使语文教学收到实效,从根本上说,要求教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孤独探索的精神,要有质疑和思辨的能力,要做一名真诚的教师,教真实的语文课,以上这些就是我暑期阅读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