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儿童数学家”——读《数学可以这样教》有感 戴元一
作者简介:
叶建云 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广东省深圳市官田学校小学数学教师。
在《人民教育》、《福建教育》、《中国教育报》、《教师月刊》等教育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已出版有《追寻幸福的教育》、《课堂解码——小学数学精品课评析》,《学校文化与学生发展》,《名师怎样观察课堂》等著作。
内容概述:
书中展示了众多名师于深刻的课堂教学经历中提炼出的教学智慧,如
邱学华老师的“上好课的两个基本准则:真实和创新”
华应龙老师的“融错教育”
徐斌老师的“‘进’与‘退’的智慧”
戴曙光老师的“‘简单教数学’的智慧”
周智雄老师的“让数学不再‘冰冷’——100不敌60的故事” … …
书中没有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把思考融入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中。巧妙的教学设计,灵动的教学流程,幽默的教学语言,超凡的教学智慧…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连我们都不喜欢生硬的理论说教,何况是孩子,所以,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也必须… …
我深有感触的:
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案例是
缪建平老师的:让学生做“儿童数学家”
——在“触摸”中感悟,在“归纳”中建构
其实,这种理论国外的教育专家也提出过。
如美国教育学者露茜·卡尔金斯说:“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计算器和电脑的时代里,孩子们需要具备比以往更强的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造力和灵活性。我已经深深地懂得让孩子拥有数学家的眼光和思维习惯与拥有阅读、写作、音乐、舞蹈、科学等方面能力同样重要。”
美国教育学家戴维·怀特布雷德提出:典型的学校数学剥离了任何真实的、有意义的或支持性的环境,仅仅依赖于抽象的符号系统,将数学当作一大无须解释且规定好的步骤来传授。这种是及其错误的。我们应该持一种“应变的”数学教学法,将任务置于充满意义的环境中,要孩子自己进行表征,采用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的教学风格。
15年的教学生涯中,带过6届预初,预初年级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学习内容中,计算占了绝大部分,没有多少高深的数学理论。期间的心理变化可以用“不会教——会教——不会教”来表达。
起初的不会教,是觉得那么简单的内容,10分钟就可以搞定了,到底一节课的时间要教些啥呢?
后面的会教,是说终于通过课堂的实践,把握到教学的要求、目标,知道了要教些什么,怎么样教。
再到后面的不会教,是指教了那么多年,觉得不能浮于课本的表面,数学,到底要教的是什么。又有多少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基?我出现困惑。
教学策略案例:
书中阐述的论述,就是我想要追求的,或者说,几年教下来,也是有些做法与体会的。 下面用教学中的几个实例跟大家进行分享。
案例一:我是小小蛋糕裱花师
问:应该涂多大面积的奶油?
1、出租车上的标价牌你看懂了吗?
3、车胎接触地面会磨损,为什么磨损到一定程度要强制更换?
4、有位交警叔叔发现了一辆私自将直径换小了的出租车,
后称是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案例三: 老师,存钱就有利息,银行不亏本吗?
案例四:跳楼价真的会让店主跳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