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读后感
“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作者为医学博士),阐述其合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全新的启示。
“对不起,因为我太能干了,才让你烦躁不安。我十分理解你嫉妒的心情,我知道你活得很辛苦,适可而止吧。 ”看到这么有趣又欠抽的话,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渡边淳一提倡“钝感力”,我们即使是在被嫉妒和攻击时,也应该可怜对方因为不如我们而受到的心理折磨,在深深同情之下说出上面这句话来。渡边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何以化解我们的敏感、脆弱、容易受伤?唯有钝感。即使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而且,还要用宽容的心情谅解施加于我们的攻击,包括对嫉妒自己的人说,“谢谢你总是这么嫉妒我。托你的福,我会更加努力的。”钝感力对于爱情更加重要,“被女方拒绝一次就感到深受伤害,以这种敏感、脆弱的精神状态是追求不到女人这种坚韧而顽强的生物的。” 貌似有理,但我总觉得疑惑。所谓钝感力的实质,是与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人或事,保持安全的心理距离,如隔岸观火,烧不到自己。
但是,如果把期待的爱与关怀也隔在了岸的那一边呢?几十年前,渡边淳一还在当医生的时候,认识了那个“给人没出息感觉”的S教授,“一看就是容易被人呵斥的类型”,无论上司怎么喋喋不休地训斥,他的回答永远是“是,是”。很多年后,两个人重逢,见面感到很亲切,“聊了许久,不管我说什么,S医生还是老样子,‘是,是’点头而已”,渡边很崇拜他:瞧瞧人家多么钝感,简直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往心里去!多么厚实的保护层,比黄蓉的软猬甲还好使。
但是,究竟有什么才能穿过S教授那厚厚的软猬甲,温暖他的内心?感受不到寒冷的心,同样也感受不到阳光和温暖吧?旷野中的房屋,进入的当然不止是新鲜空气,还有尘沙。怎么那么恰好,该敏感时依然敏感,该钝感时就能钝感? 渡边淳一举了自己年轻时的例子。他年轻时因为旁人的鼓励而感受到力量,“有才能的人周围,肯定会有时常表扬他的人,而其本人也常会因表扬而‘得寸进尺’。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精神,不是卑鄙无耻,而是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可这……与其说是钝感,不如说是敏感吧。
渡边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对表扬敏感,对批评钝感?据我本人的经验,表扬或者批评,要看来自什么人。在乎的人,对我们的评价,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会深深在意。不在乎的人,无论是攻击还是赞美,就都能不放在心上。这跟敏感还是钝感,没有什么关系。
选择性的对某些事物敏感,对另一些事物钝感,实际上是相当难操作的事情。尤其是想选择性的对从前敏感的事情变得钝感。违背天性和规律的事,勉强不来。 甚至可以反向得出结论:渴望拥有钝感力的人,一定是天性敏感的。因为真正钝感的人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之所以是渡边淳一提出来这个问题,恐怕也是因为他其实是相当敏感的一个人。虽然他在《钝感力》这本书里不止一次称自己钝感。
渡边淳一强调,“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是一种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但有日本评论家认为,所谓“钝感力”这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显示出日本国人面对激烈竞争时“手足无措”的窘境。无力进攻,只好采取守势,但求不受伤害而已。不过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2007版而已。难怪有人笑说,大作家就是气度不凡,一本心灵鸡汤式的图书,硬是给炮制出了鱼翅鲍鱼的感觉来。只想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根本就无法好好地过好人生。因为人的幸与不幸,喜悦与痛苦,往往来自同一个来源。
钝感力,稍微同于中国郑板桥所提倡的“难得糊涂”,但更切合中国实际的就是“大智若愚”。在我看来,钝感力是一种大智,要求一个人不要对所有事都敏感,都百分百予以反应,而是抓住主要矛盾,专注个人目标,不要拘泥小节,不要对别人的冒犯耿耿于怀,避免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