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教师 > 书香校园
阅读的习惯和阅读——Habits of Reading》读后感——龙苑中学 吴琨

作者(来源):吴琨    发布时间:2011-09-26

 

Craig Dicker 他曾经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发展和交换项目。他所感兴趣的专业项目包括教师的教育,班级质量的研究,以及成功创新的教育、技术和结构学。他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教育领域的勋章。

Craig Dicker在《阅读的习惯》一文中引用Smith 1978年的一段话说道:孩子们学习不是为了建立对印刷品的感觉。他们努力对印刷品理解,结果是学会了阅读。这句话也概括出Craig Dicker对于有声教育的训练信念。学习是生命持续和对于我们周围建立了解的终生奋斗的基本结果。在学习语言方面也是一样,个人单纯的表达学不会语言,但是努力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内容就更进了一步,努力去对他周围的语言产生感觉,于是他就学会理解这种语言和用它说话。其实,阅读的真谛也是如此。一个人不能学会阅读,一个人也不能够被教会去读,除非他在对周围事物建立感觉的过程中遇到了印刷品。作为这种对周围事物建立感觉的奋斗结果,他就学会了阅读。

这类观点的暗示是辩证的。一个最直接的暗示就是:人们被印刷品所包围或在基本层面上需要阅读,在不同的内容中,为了不同的目的,就比没有此环境的人们更容易成为读者。一些调查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周围有积极阅读模范的环境,和终生读者的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产生也是符合逻辑的。当然也有例外,就是某个人,一个榜样,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并非人人熟知,但是也有积极阅读的习惯。我们极大地受我们周围的影响,通过我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地去模仿他们,当然也会模范他们的阅读习惯。

读写能力也随着时代而变得更复杂了。传统的方式偏向技巧的获得,需要通过印刷媒体的输入进行反应、处理和产出。随着许多的科技媒体的产生,带有科技型的读写能力也产生了。有种潜在的思想认为,仅仅对印刷媒体的反应、处理和产出是不够的,人还需要运用科技技巧去处理这些媒体(无论是印刷的还是非印刷的)和有效的使用它们才是具备了读写能力。

根据一些调查,阅读瘾君子在东南亚一带相对而言较少。(Greaney,1997Komero and Cutiongco1996Small1996Sangkaeo, 1997)大体上而言,东南亚的人只是为了实用主义的原因而阅读。甚至于在富裕和受教育的阶层,为了享受而阅读也是很少存在的。

Sangkaeo抱怨缺少阅读习惯是因为缺少六个条件:人力资源、钱、经营、动机、媒体和去模仿的模范。人士的缺乏在于缺少有技能的图书管理员,教师和其他鼓励阅读的人士。在东南亚缺少充分的资金用来供应图书馆的书。报纸。刊物和杂志,以及购买科技基础设施用来获得最新的一些信息和娱乐资源。政府对于资源清理缺少管理,由此混合了钱和人力问题也就是经营问题。年轻人看不到阅读的需要,他们能够通过其他的媒体(如电视、电影、电脑游戏、网络游戏)来满足娱乐目的,甚至于满足大部分信息数据检索目的。现在,大部分的人几乎能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视网络获取新闻。年轻人在目前环境中普遍缺少积极阅读的模范。他们的老师不是渴求的读者,他们的父母亲不阅读,他们的英雄不读,他们的朋友不阅读。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阅读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现象。阅读可能及时是为了某种实用的目的,但是阅读也可以是娱乐的方式,阅读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方法。虽然,目前阅读习惯的养成还是由于种种原因而会有困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阅读技巧和能力的需要不是降低了,而是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因此,培养阅读的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的。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文章的阅读,其中对于年轻人缺乏阅读的榜样,尤其是他们的老师不是热衷于阅读的人,感到责任重大。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作为教师,如果想要你的学生成为喜爱阅读的人,那么你自己就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人师表。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发扬为人师表的作风,为学生做出示范来,这是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中首先要做到的事情。

作为英语教师,我的阅读也不过是实用主义的产物,这个正好符合了东亚人的阅读习惯。我想,理想的阅读习惯应该将阅读当作一桩乐事,而我却是很难做到。其中的理由是有几个的。首先,就是时间上的不充裕。教书以来除了每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给学生辅导功课、等几乎将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占用,若是遇上听课,可能备课时间还要增加。如果是学生复习和考试,那么批改作业的时间也势必增多。可见,此后阅读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努力将阅读变成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功利性很强的事情。

在对于学生的阅读教育过程中,我比较侧重于阅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文本的输入、处理和产出这个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学生终生学习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思路就显得要狭隘许多。Craig Dicker认为阅读习惯或者说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受语境情况,周围相对固定的群体的观点及其他文化因素影响的。Smith1992)预言读者是由读者发展而来的。我们所成为的读者很大程度上是外部表现和社会规范、价值观的产物。在Smith 研究美国的非洲裔的工作阶层的阅读习惯时发现他们的阅读不是为了创造和审美的目的。他们阅读不会标注新的观点或者是对待问题和事件产生辩证的思考。她发现读写功能和使用在一些特别的群体被受到限制和规范。人们阅读为了实际的目的(例如:账单、广告、通讯录)和社交的目的(如信和问候卡)。人们也会为了获得其他的第三党派的新闻或遥远地方的事件而阅读,但不是为了获得新的思考方式和对事件的辩证的理解。这些社群的阅读目的反映了他们对阅读的需求和阅读行为的态度。

我也听到一些同事说,阅读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态度。一些社会和文化的反应在口头,然而其他的社会和文化方向更趋向于笔头。有一些文化把他们的作家奉为神圣,对阅读抱有创新的、辩证的、美学的目的,同时也具有实用、社交和新闻相关性。而有的文化并不这么认为。在一些社会,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信息的资源,也是个人的和专业的成长。其他的社会将其他的资源看作是个人和专业的成长资源。如果读者产生读者,那么读者的社会也会持续发展。反之也一样,不阅读的社会将可能产生新一代不阅读的人。

就我们的学生而言,社会和文化反应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是有限的。尤其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学生这个特定的阶层,他们对于英语阅读当然不会是为了娱乐这样的原因。目前他们所接触的阅读部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考试这个特殊的目的。这个目的就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十分理想。理想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通常有这些强烈的模式:

1、   阅读是家庭的事件。

2、   阅读是一个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

3、   为年长者大声读出来是平常事。

4、   读者对于阅读之后有一些公告的展示活动。(例如:海报、讽刺小品等)

5、   读者陈列出阅读记录。

6、   读者讨论和介绍书。

7、   多册图书在一起的不太受欢迎,比较喜欢几天内可以读完的篇幅较短的书。

8、   老师和学生都对于带回家阅读比较喜爱。

9、   由于个体的差异,阅读习惯也会相当不同。

尽管学生在读书的数量和领域方面千变万化,他们每个星期读多少小时、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阅读、读了什么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定,他们对待阅读显然更加积极。他们学会理解阅读是一个兴趣盎然和愉快的活动。它并不一定是紧张的、负担承重的责任。他们对于什么被认为是阅读的观点多样和加深了。他们对于阅读的目的和形式开始理解其不同之处。他们对于自己也开始有不同的理解。尤其在一些方面如:阅读对于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为了什么而阅读?对于一个人而言阅读可以带来什么?总而言之,他们都加入了读书俱乐部。

 

                                                         2011-8-30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