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教师 > 书香校园
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欧阳谢璐

作者(来源):欧阳谢璐    发布时间:2011-09-26

 

自己有幸拜读藩国青老师写的《学校教科研工作》这本书。通过学习,本人感到书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使我更清楚地知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学校教科研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说务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剂。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负责人,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意义,正确把握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定位,采取切实有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通过学习,以下是自己的读书体会:

一、营造学校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

在本校,有些教师很怕搞科研,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够。教师在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时,往往有人反映出对教育科研有畏惧感,认为科研比较高深;也有人对教育科研持“负担论”,认为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通过有些科研成果的推广活动以及有些教育科研案例的介绍,使教师逐步克服了畏难情绪,使他们投身教育科研,并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

我感到: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通过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让教师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找到值得研究相应课题。我们大家也都知道: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要经常反思,并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所以要鼓励教师写一些日志,以此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搭建发展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一些教科研培训,唤醒教师的内在探究需要,使学习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方式。有些教师对教科研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课上好就可以了,有的认识到了教科研的重要性,但总感到教科研很神秘深奥,无从下手。有的认识到位了,也有课题研究,但由于理论支撑不够,具体操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因此,教育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很重要,要不断学习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使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当老师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了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他们就会踏上了一条由"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持久行动--反思总结"的科研之路。

三、课题研究为载体,促进学校科研工作

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通过学习,深深感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开展教的研究和学的研究,以此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

鼓励更多教师都能够从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中去选题,都能独立承担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始于问题,问题来自于反思,在课改实验中老师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困惑和难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针对实践中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问题建立课题,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自我反思,总结成败得失,是促进教师理念拓深、行为跟进、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校本研究,让教师自我反思中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形成课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加以研究,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搞教育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研究内容也即研究的问题,是解决学校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空泛的、不可操作的理论问题。注重过程是指把教科研过程看作教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教学的改革过程,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学校教科研是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一个研究方案解决不了,也不意味着研究的失败。因为,教师的教科研始终是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研究中得到了提高。

教师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性问题。就是明显存在,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的成绩很差、学生纪律松散等等。二是探索性问题。就是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启发式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怎样搞,等等。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检讨所发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做哪些调整和改进?如果教科研不能提高质量,则不是科研本身的问题,而是教科研过程中对研究目标的定位和认识有偏差,研究的方法效果的落实等处理不当所至。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调动教师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因为课题是源于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实际,因而课题建立能较好的凝聚吸收教师参与,并发挥出教师的自主科研意识。利用课题研究推动校本教研。课题的设立需要一个过程,如发现问题、寻找对策、确立名称,然后就是开题论证、过程管理、结题鉴定。这些环节都需要老师的参与,这样可大大丰富学校校本教研的内容,提升层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有力地引领作用。

四、组织教科研培训,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1、“请进来,走出去”。为了提高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学校曾邀请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顾泠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谭顶良教授、江苏省教科院成尚荣所长、《江苏教育研究》副主编金连平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科研指导;同时,学校还多次组织教科研骨干赴上海、南通等地参观学习。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校本培训。一方面,我校就如何确定教科研课题的内容,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计划,教师如何写作教育教学案例等教科研方面的有关问题作系列专题讲座,并将相关内容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供广大教师学习参考,从而有益于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结合教育理论,不断深化自身对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另一方面,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学校组织和开展“骨干教师沙龙”、“青年教师沙龙”、“学科教研组沙龙”、“新课程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沙龙”活动,确定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话题进行研讨,让教师针对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学术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能促进教师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启迪和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形成一批教科研骨干力量。

上述措施,为搞好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创造了条件。

结束语:

通过读书学习,使我更清楚地明白: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它有一种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教科研工作是一项费时耗力的长期性工作,它很难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但它的有序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每一项课题的开题与结题只是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意义与影响是深远的,结题并不意味着教科研工作的结束,它表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几年来,教科研工作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除进一步深化课题已研究的成果,继续做好新课题的研究工作外,正着手开展区级,市级课题的开题工作,并准备结合以往课题的有些做法,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期待教科研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再立新功。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教科研,开展教科研,为“科研兴校”,创特色学校而努力。总之,教科研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有着千变万化的方式方法。在此,恳请各位不赐吝教,给以批评指正。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