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学校信息公开专栏 > 单位业务 > 师资建设 > 教师队伍 > 二期课改探索
教学需要“灵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5-12-01

教学需要“灵感”

案例背景

    我在上课过程中,有时发现无法把原先的设计思路很顺畅地进行下去,教学中随时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令我措手不及,有时往往上完课才察觉自己备课时遗漏了一些问题。备教材,备学生,备思路,尽管备课时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但是百密一疏,总会有意外发生……

案例过程

    这是H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三棵银杏树》的教学片段:    当时我正要求学生自己学月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分组讨论学习,品词赏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一切都很平静,学生们也正按我的思路在学习,然后是交流反馈的时间了。我抽

了一位学生回答,他找到了这一节中的最后一句话:“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干上偶然有一两只鹰停在那里,好久好久不动一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他认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鹰停留在银杏树支干上的场景比作了一幅古画,这种比方非常贴切。正说着,班中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冷不了在座位上轻声插了一句“古画配古诗,那才叫意境!”我心中一动,随即接了一句:“对啊,诗情画意,那才叫美!看来作者写作时还有欠缺,我们来帮他弥补这个缺憾,好不好?”传来的是学生一片叫好声。我又顺水推舟,马上又说:“那么请哪位同学上来把这幅古画用简笔画的方式画在黑板上,给大家时间酝酿一下配什么古诗才相得益彰?”一位绘画功底不错的学生自吉奋勇地上来完成这个任务,其余的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一会儿功夫,一幅简单的图出现在黑板上。“真像!”同学们纷纷赞叹,确实,作者所描述的画面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么幽雅的一幅古画完成了,你们的古诗大作也应该出炉了吧!”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学生们纷纷说了起来,连最初那位同学也兴趣盎然地插了几句。终于,在大家的集体智慧中产生了一首古诗,名为《裸杏》:“秋风萧萧黄叶飞,天高云淡似蝴蝶。屈曲古树刺云天,偶见苍鹰立裸枝。”虽说有些稚嫩,却也很有童趣,也有一丝古味呢!课后,我还听见学生们在吟诵着自己创作的这首作品,似乎意犹未尽。

    这首古诗的诞生完全是教学中的一个偶然,但是产生了一系列令我意想不到的效应。学生们自发进行了诗歌创作的竞赛,还征集了优秀的作品,利用家中的电脑打印了出来,并且订成了一本小册子,放在了班级的图书角里。之后,还有一批爱好文学的学生自发组成了小小的班级文学社,在班中掀起了一股文学风,大大调动了一群原先不喜欢写作的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偶然,但并不是所有偶然都能为教学注入新的力量,关键在于教师及时抓住这个偶然的火花,发挥一点“灵感”,添加一点“燃烧剂”,让其烧得更旺。正如作家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体验,教师的教学灵感也来自于深厚的教学功底,所谓“厚积而薄发”,都非一时之功。灵感来自于有心,灵感来自于积累,灵感来自于努力,灵感来自于思考。

一、要以“小”人之心去度“小”人之腹

    学生的思维万式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差异。有时,在质疑中,他们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但是,在一笑之余,却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有其有理有据的一面,有时甚至是十分有价值的。教师付之一笑的原因其实是无知,对学生心理的无知,对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的心理基础的无知,或者说是不了解。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再来看他提出的问题,想法即刻就会改变。我记得有一次教一篇文章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当时被我定性为可笑的间题: “为什么把满树的梨花比作雪?”当时有学生回答他因为它们都是白色的,而时梨花很多,就像雪落在梨树上。可是这位学生还是觉得梨花不像雪,当时他是带着固执的疑惑坐下去的。如今想来,他提这个问题也是情有可缘,一则因为他是城里的孩子,只见过梨子,没见过梨花,难以想象满树的梨花盛开的情景;二则因为当时几年冬天不下大雪,他确实没有亲眼看见过大雪盖在树上的情景;缺乏了生活中的经验,他的问题其实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是最真实的暴露。所以说,教学中,不能以固定的逻辑去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从中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二、勿以“大”局为重去灭思维之花

    对语文教师来说,一篇课文的学习涵盖的方方面面非常多,教学中常有千头万绪之感,有时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语文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似乎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总是满满的。字词句篇落了谁也不行。于是,在教学中,教师的一根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完不成教学任务。有时,学生提出了一些可能偏离课文学习的问题,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因为教师担心影响整个课时的教学大局,而生硬地阻止学生探究下去,或避而不谈,结果可能扼杀学生一时的积极性,也可能错过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更可能浇灭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以教学任务为重,而忽略学生的积极思维。正如上面描述的案例中的一幕情景,其引发的一系列良性循环都来源于学生随口之言,与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联系也并不是很紧密,但它与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中的这些偶然都是转瞬即逝的,稍不留意就会成为一个错失的良机,处理不当就会成为一个令人尴尬的“炸弹”,炸得你措手不及。因此,教师要有一个随机应变的能力,它是指教师善于发现这些偶然现象中的教学契机,并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借题发挥”,发挥这个教学契机的辐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亮点。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偶然都能成为教学契机,偶然也是良莠不齐的,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识别。

    语文能力应该是一个网状似的结构,其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应该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而就的,不是靠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学生都有,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教师是这个社会的一员,肩负着调控这个小社会的重责,如不具备一点眼观六路耳听八万之能,还真为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发现教案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反而是一种束缚,因为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有许多“意外”,学生思路往往不按教案上你设计好的套路走。其实,教案只是教师的一个粗线条的教学思路和导向,它不是生硬的教条,需要的是教师把握实际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教师的注重点,因为这其中都包含着学生对教学的理解与否、参与与否、感兴趣与否。教师也应时刻高度“戒备”,随时发现学生在教学中的点滴行为,以此为基础,开动教学灵感的机器,灵活掌控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训练语文能力的有效场所和途径。

教学需要灵感,灵感需要积累,积累需要勤于动笔。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下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教学,才能不断促进教学。

 

 

 

 

 

儿子的研究报告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老师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4年级的课本后,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件蠢事。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微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问儿子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我真不知道让一个10 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 ,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30岁。不久,儿子的另一作业又来了。这次是 《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很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番气力,我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微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做的孩子还有不敢断言的事情吗?

    儿子6年级快结束的时候,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申,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己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子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己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我不禁想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整整5年,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的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感受的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施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惶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教育差生一例

 

    我班有个学生叫秦XX,他的父亲因闹事进了监狱,母亲无心管教他,整日沉溺于打麻将,一碰到问题就拳打脚踢。他的奶奶特别宠爱他,什么事都依着他。由于家庭管教不够,他一个人在外疯野惯了,还曾到黄浦江上去钓过鱼。有一年的冬天,他跟人打架,被人打在水坑里,浑身全是污泥,从内衣到外套全是湿的。在学校更是打架能手,还经常领着一帮人欺负女同学。大家都纷纷到我这儿来告状,跟他同桌的小朋友的家长也多次反映情况,要求换换座位。我多次批评仍无济于事,找家长,家长也没有办法,老师也没办法,老师们说他害了一批人。怎么办?

    周围邻居嫌弃他,家长也无力管教他,我应该想想办法帮助他。

    一天,我走进教教室,把他拉到讲台前,对全班同学说:“今天让你们诉诉苦,凡是秦XX打过你们的,都可以举手告状。”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大家一个挨着一个站起来指责他。原来他对全班每个同学都动过手,大家早已对他“恨之入骨”了。

    他开始惊吓起来,他没想到他的“铁哥儿们”也会如此恨他。集体的舆论是有一定力度的,他感到每个人因为他而受到伤害,更让他无地自容。

    这时,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还要他呆在我们班级里吗?”

     “不要!”

     “赶他出去!”强烈的呼吁使他平时的威风淡然无存了。

     “哇——”他大哭起来,还是第一次哭得如此伤心过。

    此时我才站起来打圆场,间小朋友:“对待一名有错误想改正的小朋友,我们是该拉他一把还是踹他一脚呢?”

    学生都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他们是如此善良,刚才还义愤填鹰,现在看到他哭得如此伤心,又听老师这么一说。都叫着:“拉他一把!”

     “快向同学们致谢。是他们帮了你,老师看见全班同学的面子上才不赶你出去的,明白了吗?”他点点头,赶快向同学赔礼并致了谢。

     “他的同桌已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了,谁愿意跟他坐同桌并时时帮助他呢?”有好几个同学自告奋勇地说:“老师,让我来帮助他吧!”于是我挑了一名自律性较强的同学坐在他旁边,处处督促他。

    这样一教育,狠狠地触动了他的神经,也使他的“铁哥儿们”习气收敛了起来。但坏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他有强大的劣根性,必须反复抓、抓反复。

    我对同学们说:“秦XX通过今天的教育会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会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有时还会控制不住自己,又打人了,怎么办呢?他不仅仅需要同桌多提醒他,还需要每个小朋友的帮助。如果他想动手打人,大家一起举起手向他摆摆手,让我们一起来提醒他。万一他真得动了手,你们就原谅他一次,而秦XX必须道歉。你们说好不好?”

     “好!”响亮得回答告诉我,学生心灵中积存的一大片乌云已烟消云散了。

    我再在黑板角上画上他的个人评比表,表上写着:“秦XX”三个字。一天下来,他不打架就在表格内画上一个五角星,一个星期有五个五角星就获得一面小红旗。

    这样的做法坚持了一段时间,他从存心打同学到不自觉动手,一个进步,又从偶而动手到不再打人,又是一个飞跃。他终于改掉了坏可惯,班级的班风明显好转起来。他还渐渐开始愿意帮助别人了。

    一次春游,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有个同学摔了一胶,裤子全湿透了。他见了,二话没说,脱下外套给了这个同学,自己却穿着短裤。看动画片时,我怕他冷,就抱着他坐在我的膝盖上看,平时坐不定的他,一下子坐了一个多小时,一动也不动。后来,他真的改掉了坏习惯,成为一名好学生了。

后进生的进步与好学生获得荣誉一样,让人高兴。

 

 

——上师大夏慧贤博士推荐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