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学校信息公开专栏 > 单位业务 > 师资建设 > 教师队伍 > 二期课改探索
如何听课与评课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5-11-28

 

 

公开课的组织与评价

1、正确认识公开课

种种误区:目标不明,效果不佳;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反复操练,真假难分;

公开课类型

评估要求

组织者要求

青年教师“亮相课”

以评估教学基本功为主要项目,使用较为详细的评估表打分

由带教教师与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组织、管理公开课全过程

青年教师提高性公开课

以执教者优势与特长为扶持方向,使用较为详细的评估表打分,配以专题内容的定性评价

除带教教师、教研组长外,校长、教导主任要参加全过程指导与管理

研究性公开课

以课题研究目标为导向,以研究项目需要为内容,设置专门评估表,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估

课题负责人与有关学校领导要参加全过程管理

示范性公开课

要重视典型性和示范的作用,对执教者特色与专长作重点评估

加强听课者前期培训,重点指导评估的要求,课后可组织多次执教者评估者双向交流,共同总结出典型经验

“家常式”公开课

以评估教师是否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要评估意向,用较为简化的评估表打分。

学校领导与中层干部作好分工,广泛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一、听课的准备与听课内容

(一)、听课准备

1、心理准备

听课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和教艺的好形式,因此评价者与被评价对象的双方应当处在平等的地位。有些新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他人进入课堂听课,评价双方更要事先做好心理沟通,使双方都明确听课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彼此共同发展。

2.学识准备

首先要熟悉有关学科教学大纲,研究指导性文件,学习相关学科的教改经验与论文,从中了解该学科教改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己在听课时的洞察力和敏感度。

其次要了解教材和学生。如重点、难点、教育点,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构思,假设我上这节课,该如何处理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方案。有了这样的充分准备,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技术性准备

首先要了解评课组织者或教学研究部门所编制的评价表,熟悉表内项目、标准、权重等内容。如果对评价对象事先有所了解,可以针对各项目结合该教师的优势作出预测,以便在听课时作重点观察,但不能形成过强的思维定势。对评课组织者来说,为了提高评课效率,有必要就评课的各项要求,对评价者作适当培训。尤其对评价表中的等第、权重的设计作适当解释,进一步统一评价标准。

(二)、听课内容

1.  观察教学目标实施与教材处理情况。

2.  观察教学结构状况。

3.  观察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

4.  观察课堂教学状态。

根据上述的听课内容,听课时既要听教师讲,也要看学生的学;既要观察教师的教学适动,也要观察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交流活动。

在操作层面上看,听课时主要把握如下两方面:

1.  观察教师驾驭教材个性特点,优化教学的综合能力。

2.  观察学生学习态势。

二、 听课过程方法与类型

(一)、评价者个体听课过程

n         评价者应在上课前进入教室,坐在教室的后面或角落里。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二是能较好地削除对学生听课带来的负面影响。

n         上课前夕,评价者要花点时间适应听课的环境,看看教室内  的布局、设计和教学设备。

n         上课开始后,评价者应立即进入记录状态,将语言和非语言的事件真实地记录下来。记录内容要与上述“听课内容”要求相符合,但重点应放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上或以专项听课中的专题内容为重点。

n         听课记录应尽量做到完整、不间断,为此要求评价者高度集中思想,书写迅速,教学程序结构、师生活动安排既要记下要点,也要尽可能记下所占用的时间。当然要全面仔细实录下全过程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多台摄录机配合才能完成),听课记录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

n         评价者除记录教师行为外,还要花一定的注意力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如师生的问答、学生的提问、讨论、争执、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以及随堂练习状况等。

n         记录本要划分为纵向三大列。中心一列为教学过程,左侧一列为教学组织活动,右侧一列为评价者应及性评语或建议。

(二)、评价者群体听课安排

群体听课活动要提高评价效率,组织者可事先对评价人员作适当分工,按教学评价表指标大系分配给有关人员。如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分四个组;按教材处理、教学程序结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训练和教学效果也可分为五组。

俗话说:“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群体听课需要一定数量的同学科教师,由同学科教师担任上述分组评价的组长,在听、看、记等方面各人也要有所侧重。

有人认为,只要是教师人人可参与听课,听课技能是自然形成的,无须培训。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如果评价者对课堂管理、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缺乏、理论基础,对当前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理念,缺乏最基本的把握,评价者仍然以传统教育思想为指导,或用传统的思维定势去思考问题,那么在评析活动中便会出现偏差。如果对记录要求不甚了解,就会产生随心所欲、主次不分。势必造成评价有失公正,缺乏基本的原则。

   在组织教学竞赛、研究型听课活动中,组织者对评价者群体进行短期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要对课堂教学评估表的指标进行分析,找出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要结合研究专题展开讨论,以便从纵深两方面去发现教育有成效者的教学特长,以及形成此特长的理论基础。

(三)、听课方法

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信息是大量的,它有着多元化的信息流和信息系统,这些信息采集越全面、越系统,便越能客观、公正地对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作出评价。

听课方法主要从观察、倾听、询问、核查等几方面入手。

1.观察

首先是观察教师。

●看教师上课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表情举止是否沉着自然,从容不迫。

●看教师板书设计是否工整、合理、有序,是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教具准备是否充分,演示是否规范、熟练;能否充分利用已有现代化手段来辅助教学。

●观察执教者在复杂铺垫阶段与引入新课阶段是否有衔接点和快速迁移力,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认知桥梁”,把握新旧知识之间进行短距离、紧密型的迁移。

●观察执教者新课授课设计是否有较大的密度,在运用较好的教法,在最佳时域内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同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即让学生有观察、动手、交流、思考、表现的时机,成为学习的主人。

●观察执教者在巩固阶段是否注意到“多层次”、“多角度”构思巩固练习的各种活动,以体现随堂因材施教的原则。

●观察执教者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是否准确、系统、全面,是否教学各环节恰如其分,丝丝入扣。

●观察学生课堂上精神面貌状况,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主动参与程度,注意力集中状态,是否与教师的思路同向,能否举一反三,展开想象翅膀,学生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与训练,师生关系是否融洽,配合默契,双向多向反馈是否充分等等。

●观察教室设备、设施与环境布置等是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倾听

主要指倾听教师课堂语言和学生课堂语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教师的语言要善于激趣,巧于用智。要用新鲜、优美、风趣的语言步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带领他们不断进入求知新境地。”

下面介绍的是以思考与分析为基本特点的听课方法:

1、进入“学生”角色听课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评价者要时时“下位”以学生的角度来听课。主要做法是一要撇开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影响;二要撇开自己思维层次和思维定势,在此基础上以“同龄人”的身份来听课,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按学生的水严去听课。听课时,要多想想我如果是学生,这堂课懂不懂,学会了吗?为什么学生很投入?又为什么学生很沉闷?这样的“移位”倾听,会更客观、更公正地参与下一步的评课活动。

2、进入“教师”角色听课

评价者在听课时,还要潜意识中进入执教学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需要评价者“移位”思考,即将自己置身于“教”的情景中。主要做法是其一根据执教者的构思和设计轨迹,想想对方下一步教学行为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不是这样,是什么原因?其二是倘若自己是执教者会怎么做,是比对方更好一些,还是比对方差,为什么?当然这种思考的时间是短暂的,有时可以在记录本上快速作些点评,待这堂课结束后再回忆。

3、如果评价者是校长、教导主任或教研员,你必须以指导者身份来听课。主要做法是其一要有备而来,要备心理、备学识、备教材,只有熟悉教学,才能更科学地参与评课。其二要从当前教改发展趋势的要求和现代教学理念的高度来听课,以敏锐的眼光、全新的思维,发现优点,指出缺点。

4、进入“管理者”角色

校长听课的身份不仅是教师,还有其管理者的身份。校长承担着对教师教学作指导、检查、监督、评估的职责,某堂课存在的问题,是否仅仅是个性,有普遍存在的可能性吗?某些教师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否值得大力推广,这些都可以在听课时有所思、有所想。

三、评课的方法

怎样评课

一、把握评课目的:开学初的听课、评课要与检查教案相结合,重点评析教师执行学期教学计划的情况:期中听课,可选择不同类型教师为对象,重点评析较有成效的教师和教学上有所偏差的教师,通过评课做到鼓励先进,纠正偏差,全面熟悉各类教师教学的基本状况;期末评课,可选择一些教师做跟踪式听课、针对同一课题听多人的课,然后召集教研组教师集体评议。

二、做好评课准备:收集执教者开课前、教学全过程以及课后来自师生反馈的各种信息,经过梳理再作判断与鉴定。信息越全面,越能够作出更客观的评价。

三、注意评课方法:一是充分肯定执教者的教学上成功之处,鼓励教师创新。二是对课堂教学中的失误与偏差,要全面分析,设身处地地剖析原因,以便让教师心悦诚服,努力改正。三是要从教师的实际条件和教学水平出发,用与其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去衡量,看主流、看发展。客观地评价他们临场发挥的状况,有进步要鼓励,有问题要提醒。四是评课要注意场合。在众人面前对执教者作评价,要估计对方的心理承受力,言语不宜过激、过重;在面对面作评价时可以直抒胸臆,注重全国交流。

四、讲究评课艺术:一是要及时评课。平时听课要当天作适当反馈,系统性跟踪听课要集中评课;二是寻找规律,正确导向。不少教师评课往往只注重现象,不求本质,只注重问题所在,找不出原因。领导评课应当善于找出本质特征和规律。对教学成功之处的升华要有高度,问题剖析要中肯、贴切、解渴。切忌就现象谈现象、更忌单谈理论,空谈认识,不结合教学实际。三是实事求是,谦虚待人。

(一)、常规性评课方法

1.分析性评价法

评课、分析科一般方法有如下两种:

(1)以局部的好或差的果,对照“评课标准”探源寻根,对具体表现作具体分析,归纳优点、缺点、尔后探究“为什么?”或“该怎样”运用这种分析法评议。具体明确、教师易于理解接受,但缺乏整体感,重点不突出,不能概括出课的特征。作为平时一般性的听课,这样分析也是可行的。

(2)以整体的成或败为果,探源寻因——从完成教学目的,评价教学效果出发,衡量整节课成败与否,由果追因。分析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是否从属并服务于单元的、学科的教学目的,所有教学环节、手段、方法是否都围绕这一目的进行,推动这一目的的落实。从现象到本质、从表现到规律,丢开枝节,抓主要的实质性问题,概括出教师教课突出的特点或主要的问题,揭示规律,提炼和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或提出需要集中研究解决的问题。目前上课的随意性、盲目性、虚浮性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分析课时,要注意这种倾向性问题。

2.发展性评析法

(1)   一分为二。评课时,要从教课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一分为二,要恰如其份的既肯定优点和主流、探寻成功的原因;也指出主要问题,探讨不足的根源;还要提出改进的办法,探寻努力的方向,力求评一堂课促进多堂课,评一人激励一批人。

(2)因人制宜。

3、差异评析法

(1)   评议青年教师的课,应突出一个“导”字,倡导一个“帮”字。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需要指导和帮助。评课时,首先要充分肯定成绩,激励他们进取。其次,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分清主次,每次帮助执教者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那些在教学中处理不当而又感到棘手的问题,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   检查教学工作的听课评议,应突出一个“实”字,倡导一个“促”字。评课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还必须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让执教者晓其得失,心中有数,但考虑到检查教学时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评课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以达到既指出存在的问题,又照顾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对教改试验性的观摩课评议,应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对教学改革研究课应采取一支持二保护的态度。评课时要求大家从共同提高的愿望出发,紧紧围绕教改课研究的课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争辩。一方面总结教改经验,另一方面研究教改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使试验不断完善。

(4)   对竞赛课或评优课的评议,应突出一个“比”字,倡导一个“学”字。评课前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评课标准,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在评比中选优,在评比中总结教学经验,并将评优与推广先进经验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研究性评课方法

1、综合评析法

综合评析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为视野,以教学基本要素的构成原理与理论为依据,经过综合分析、归纳之后作出整体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应用综合评析法的评价者要求有纵向系统和横向系统组合和分析的能力,要求有把握主线、善于自建结构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教学全过程需要把握的七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评价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结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基本素养、教学效果和教学个性化等七个方面进行高度概括性的分析评判。这种全方位评价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优点是全方位整体性强,缺点是各方面无法详细深入。

再如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作综合分析,可从如下几面展开评析:①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是否同步、和谐;②是否一法为主,多法并用;⑧教学手段应用是否能使教学方法应用更加有效;④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安排是否紧密结合;⑤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是否有所改革与创新;⑥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中是否注意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性的性能和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各因素与教学质量关系的统计分析:“教学内容科学准确重点突出”权重最大占第一位,“教学方法灵活”占第二位,以下按顺序分别是“教学目标具体全面“、“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教态自然规范”、“寓德育和美育于学科教学之中”。这些知识对作综合评价的评价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专题评析法

专题评析是指评价者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或课题研究中的专题切入进行评课。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评价者之间在评价内容上交叉和重复。综合评析法十分注重整体与面上的分析,即使作某一单项综合分析,也要将此单项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分析。而专题评析是单项内容的纵深化、细化。

专题的选择首先从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独创之处入手,其次可从评价者自身的优势和擅长入手。这样做既可帮助执教者加深认识,也可使评价者自身找到有生动事实材料的研究课题,双方都有较大收益。

3.以果追因评析法

课堂教学要追求实际效果,教学效果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息息相关。以果追因式评价体现评价的求实精神,体现执教者和评价者追求与寻找课堂教学规律的共同愿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从教学现象中看到本质与规律,可以丢弃不必要的教学行为,突出和强化有效的教学行为。

这种方法的操作大体上有如下程序:①验证一下当堂教学效果。一是利用观察法收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情绪、神态和学习气氛等有关资料;二是让学生回答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也可以设计一些简答题让学生测试一下。②将上述反馈的资料与教师上课时的教学程序结构、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联系起来,作出分析判断。⑧总结归纳。找出教师成功的教学行为有哪些? 哪些比较符合规律?哪些做法不妥当?最后作出总体评价。

四、评课的标准

课堂教学的评价需要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结合进行,这样才有助于课堂教学评价走向科学化,增强课堂评价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定量评价指标制订的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评价离不开价值观和整体的指导思想。要对教师课堂行为作全面的、科学的评价,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教学价值观为指导。现代教学观对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大要素有了全新的定位和认识,对教学过程和育人方向也有更科学的判定。我们认为在量化评价和指标设定中必须充分注意课堂教学全新的特点,并以此为评课的基本价值取向。

1.   充分重视教学目标确定和教学目标分解的适切性。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目标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要向情感、技能、个性和智力发展延伸。

2.   充分重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淡化以教材为本的思想。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多种教学材料中的主体部分。在评价指标中“教材处理”的理解是以学生适应性与需要为前提。

3.   充分认识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的同步性和并重性。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目标导向,更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反对只重结果、重分数的做法。

4.   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多向交流,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思维发展训练活动。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主动地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主动的信息交流过程。

5.   充分认识陈述性知识为重,转向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同等重视的必要性。这是教师知识观的一种革命,也是教学目标从知识走向能力的一种标志。即从单纯教知识是什么,转变为不仅教  “知识是什么”,还需要教“关于怎样的知识”,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二、定量评价指标制订的原则

所谓定量评价,就是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确定成具体的量化指数,然后按照指标说明打分,通过测算,统计得出分数,参照分数和查阅图表等方式做分析和判断,得出基本结果。

由于定量评价量化作用明显,它把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行为归纳、分项、分等、赋值,所以它更能显现教学的个性与特长。将定量分析与语言分析评述为主的定性评价相结合,各有优势,从而能更科学地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估。

课堂教学量化指标的制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目前许多评价工作者主张使用一套综合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设置评估表时主要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元化、可变性的自适系统,因此,评价指标的确定要有系统性、完整性观念。只要是教学活动,就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我们把这些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来制订各项指标,就能把握课堂教学的全局。

2.科学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制订评价的量表也必须遵守课堂教学的科学结构和规律。如课堂教学内容、程序结构与方法是主体,那么其权重至少应占50%左右。教学目标起着教学的导向作用,它的确定以及在教学中的实施也很重要,一般“教学目标”项目均占10%左右。“课堂教学效果”体现教学的实际效率,置入评价表中显然十分必要,一般占20%一25%左右。

3.创新性原则

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创造。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它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时,自然要把创新作为重点。在制订指标项目和设置权重时,我们应当体现传统的、常规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结合,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时的创新给予适当关注。许多改革型的课堂教学评估表中的一些项目,能够不同程度地起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向作用。

4、操作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估项目中的“说明”应具体、鲜明,要便于理解和接受。赋值分的核算要既科学又简便,便于评价者掌握和操作。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