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悦读 > 专业阅读
孔子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思想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10-26

孔子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这么几个概念,我们明白一下。首先一个最大的范围是所谓的弟子三千,这是个约数,是不是正好三千,或者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而且这三千里面是不是每人都直接受过孔子的教导,这个也很难说。然后缩小一点,贤者七十二,还有一个说法是贤者七十七,七十来个人。深通六艺,这个六艺实际上我觉得有两个一个是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有大六艺,

这是学有所成的专家了,还有再缩小一点范围,即所谓的“孔门十哲”,有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有十个非常杰出的弟子。所谓的“孔门十哲”。如果我们再缩小一点,那就是颜回,子路,和子贡,这三个人在孔子生前跟孔子关系最密切,那么我们要说孔子一生里面最为喜欢的学生是谁,这个我们想大家肯定心里都有数。因为《论语》里面表现得太明显了,孔子一生最喜欢的学生就是颜回,这个不会有任何疑问。有问题的是什么,有问题的是为什么孔子这么喜欢颜回,最重要的一点是颜回好学,你知道孔子他对他自己的评价吗,他觉得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就是好学。假如有一个学生也具有跟他相同的优点,那他肯定喜欢。老师喜欢的肯定是跟他有相同点的学生嘛,颜回就是极其好学之人,

孔子曾经感慨,在我教学的过程里面,你跟他讲课,你跟他讲学,你跟他讲道理,他从来都不知疲倦,这也只有一个颜回啊。我讲着讲着总会发现有人在下面打瞌睡,总会发现有人逃课,这很正常,很多人是这样,一个宰予打个瞌睡就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我觉得这个太严重了,打个瞌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个人跟着孔子那么多年,孔子说从来没有发现他在听课的时候,有一点点的倦怠之色。要知道颜回的身体很不好,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定是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好学。

可惜啊,这么好学的学生死了,今天活着的都不好学。你想一个问题,跟着孔子的学生不好学,不好学跟他干什么,你跟着孔子又弄不到官做,又不能发财,凭什么跟孔子,跟孔子的都是好学之人。可是孔子说跟颜回一比,怎么样,都不好学。由此就可以知道颜回好学到什么程度,出类拔萃,所以颜回死了以后,孔子很伤感,都是好学之人。可是孔子说跟颜回一比,怎么样,都不好学。由此就可以知道颜回好学到什么程度,出类拔萃,所以颜回死了以后,孔子很伤感,

这个人太可惜了,我总是看到自从他到我这儿来学习,总是看到他在进步,我从来没有看到他有一点点的停止。我们知道学习是这样一个过程,不进则退。但是呢,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学习,是为了一时是需要,比如说此时我需要拿一个什么证,一个资格证,一个就业证,一个合格证,那么既然这一时的需要假如满足了,我证拿到了,那就不学了嘛。还有的人学习,是工作的需要,是做事的需要,为了把这份工作我能胜任,我学习。为了把这个事情做好,我学习。好了,等到这个工作我能胜任了,这个事情我做好了,那也就不学了。可是还有一些人呢,学习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当你把学习看作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的一时需要的时候,你的学习一定会随时开始,但又怎么样,随时终止。假如把学习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呢,一辈子不会终止。

一个学生如果太笨,老师可能大概也不大喜欢他,我给你讲一个道理,你如果不能推出三个来,

我就不再教你了,天天陪你做练习啊,到我这儿来学的,你必须要有相应的智商,所以颜回恰恰是智商最高的,悟性特别高。有一段时间孔子甚至对颜回的智商产生怀疑,说我跟这个家伙讲半天,讲了一整天,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因为孔子的教学不像我们今天,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你老老实实记笔记,我觉得你听挺认真。孔子的教学实际上是什么,讨论式的,我讲一句话,然后学生一问,互相之间教学相长,很多学生都对老师有疑问,有的主动提问,有的老师讲得不明白了,他再继续追问,可是颜回呢,跟老师在一天,老师讲一天的话,他一次言都没有发过,从来不发言,发言不积极。所以孔子有点怀疑,这个人是不是有一点问题啊,是不是悟性不够啊,可是后来发现怎么样呢,颜回回去以后,独自一人把今天老师讲的话全部反思一下,亦足以发。他能够有很多很多的发挥,所以孔子感慨,回也不愚啊。颜回这个人一点都不笨啊,然后孔子就更喜欢这个学生了,为什么,他上课不捣乱吗,老老实实听啊,而且心里又明白,这不是最高境界了嘛。有一天,孔子把这个子贡叫来,问子贡一个问题,这个问法本身就问得挺有意思,他说端木赐啊,你跟颜回比一比,你觉得你怎么样啊,你说这话问的,你不是找我麻烦,因为大家都知道孔子天天夸颜回,然后你问我,我跟他比怎么样,我该怎么回答。即使我认为我比他强我也不敢说,所以子贡特别聪明,子贡说,老师啊,我怎么能敢跟颜回比呢,善于说话吧,这句话老师一听就喜欢,颜回可以做到闻一知十,我嘛,也不错,闻一知二。但是跟他比差得太远,孔子一听很高兴,是啊,你是比不上他啊,我告诉你,我也比不上他,连孔子自己都承认他比不上他学生颜回,这是什么比不上,悟性,悟性高,颜回招孔子喜欢还不仅仅是因为悟性高和好学,还有一点,

颜回志向高。因为孔子教学生不是教你学死知识的,不是教你做一个专家的,他要求学生

将来怎么样?对社会有承担,有理想,所以一定要有志向,颜回恰巧就是一个特别有志向的

人,并且比一般学生的志向更高.我举一个例子,对比着来看,有一天孔子带着也就是颜回,子贡,子路三个弟子爬山,爬到山顶上,登高望远,孔子兴致特别高,说登高望远,真是高兴啊,心旷神怡啊,我们今天就在山顶上,你们各自谈一谈自己的志向,然后我来评价评价.子路是大师兄,岁数最大,资历最老,他先说话,子路的志向是什么呢,子路说,老师啊,我的志向是两军阵前能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然后拓地千里.孔子一听,勇哉。不简单,很勇敢。然后是子贡,子贡说,两军之间,我能分析厉害,能够判断其事,平息战争。他不是口才好嘛,你拿着大刀长矛上战场杀人,我就靠口舌之利,就可以让战争平息了。老师一听,辩哉,不简单,口才好。颜回在旁边沉默,孔子说,颜回你也说一说,颜回说我没什么可说的了,文的事情让子贡说了,武的事情让子路说了,你还让我说什么,孔子说没关系啊,他说他的,你说你的,颜回说他的志向是什么呢,颜回说,我的志向是辅佐明君,教导人民,铸剑为犁,放马南山,百姓没有生离死别之苦,人民没有旷夫怨女之叹,国家千年没有战乱,孔子一听,美哉,德也。前面评价的都是两个字,评价子路,勇哉,评价子贡,辩哉,到了颜回四个字美哉,德也。志向就是比别人高,不仅有志向,而且境界高。

有一天,子路,子贡和颜回又是这三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个问题,讨论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子路说,

人对我好,我就对他好,人对我不好,我也对他不好,子路这个人很直率,子贡说,我和你大概不一样,

人对我好,我就对他好,人如果对我不好,我也就是做得合乎礼节罢了,没有情分,该做什么做什么,轮到颜回怎么说呢?

三个人觉得我们今天讲的还都有一点哲理啊,让老师评价评价,三个人一块找老师,我们刚才每个人讲了一句话,你给我们评价评价,孔子一听以后说,子路讲的话那是野蛮人的话,子贡所说的是朋友之道,而颜回所说的亲戚之道,孔子曾经讲过一句名言“泛爱众而亲仁”,天下人的弱点我都宽容以待,颜回的境界一对比,颜回的境界要高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安贫乐道,一个是自由洒脱。

孔子曾经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住在贫民区里一箪食,一瓢饮,一般人都受不了,可是颜回在里面自得其乐,这就叫安贫乐道。安于贫困的生活,乐于追求道义,不仅如此,颜回还能自由洒脱,不那么孜孜以求。一个人最怕什么,一个人最可贵的也是孜孜以求,一个人最可怕的也是孜孜以求,所以有时候人生很多东西都要辩证地去看,孜孜以求,患得患失,人就不可爱了吗。有一天孔子对颜回感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对颜回讲,用我们,我们就干,不用我们,我们就不干,干就好好干,不干,没关系,拉倒,不在乎,这样的境界只有我和你两个人达到了。自由,洒脱,不执着,不固执。

解说:颜回年龄比孔子小30岁,他们两不仅是师徒关系,而且可以称得上是忘年之交。颜回虽然年纪轻轻,但却聪敏过人,又虚心好学,深得孔子欣赏,绝对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好学生。那么这个好学生有没有受过孔子的批评呢?

那你说孔子对颜回有没有批评啊,有!在《论语》里面就有一次,孔子批评过颜回,不是当着颜回的面批评的,就是泛泛而论,说颜回啊,不是一个对我有什么助力的人,就是不能够对我境界的提升有什么帮助,为什么呢?

因为他对我对他讲的所有的话都喜欢,所以他就从来不对我有什么疑义,对我不会有什么质疑,对我没有什么反诘,这样的结果就是什么,就是对我没有什么助力嘛。所以孔子实际上是喜欢学生怎么样,对他提出种种问题,种种疑问,甚至对他不服,然后可以教学相长,

为什么颜回这一点做不好,没做到,颜回讲得很清楚,颜回说,老师啊,你走得太快了,我跟都跟不上,怎么还能对你提疑问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你就是高山,我只能仰望你,我看你到前面去了,突然你又在后面,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你慢慢走,我就跟你慢慢走,你快快走,我就跟你快快走,我永远就跟定你了,这是颜回对老师的态度。孔子真的是很幸福的人啊,作为一个老师太幸福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手下有这样的一批学生,尤其还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哪一个老师一辈子能够碰到一个颜回啊,真是太幸福了。

不过呢,就是像颜回这样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也不免受到别人的怀疑啊,并且是很了解他的人,曾经对他有过怀疑,这个事情也很有意思,就是在陈蔡绝粮之际,弟子们好不容易从外面找来一点小米,然后让颜回来煮粥给大家吃,就在那煮,在那看着,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子贡和子路这两个人亲眼看见颜回用手到锅里面抓了一团饭吃了,两个人觉得太不可理解了,这对他们的精神打击太大了,这么伟大的人物也干这种事啊,跑去找老师。老师啊,你看看这个颜回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很痛苦,孔子说这个事我不相信,子贡和子路两个人

说,我们亲眼看见的,你还有什么不相信呢,老师说,那你别着急,我来调查一下,就把颜回叫来了,跟颜回说,颜回啊,你把粥煮好了吗,煮好了。 那好,你拿来。我要用这个粥来祭奠祖先。颜回一听,老师,不可以,因为这个粥已经不干净了,我刚才在煮粥的时候,屋顶上掉下一块黑灰,掉到锅里去了,我把这黑灰捞起来了,可是灰上沾了一点饭粒,丢掉又舍不得,我把它吃了。孔子回头看看子路和子贡,你们明白了吗,说这事也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人哪怕你到颜回这样,还不免被别人误解。所以假如我们在生活中被别人误解了,你就心平气和一点吧,同时你也还得吸取一个教训。我们常常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也未必就为实。所以孔子讲毋固,毋我,毋必,千万不要太绝对,千万不要太自以为是。那么孔子最喜欢的当然是颜回,但是颜回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却不是最多的,只有21次。在《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谁呢,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是子路,子路出现了多少次呢,是颜回的两倍,42次。这可以理解,一个是子路是跟着孔子年头最长的学生,这样故事可能就更多一点,再说他是最活跃的学生,又最善于发言的学生,话又多,话多了不就记得多了吗,事干的又多,所以这个都很正常。但问题是我们在《论语》里面所看到的孔子对于颜回基本上全是表扬,可是对于子路呢,几乎全是批评,甚至是打击,而且是无情打击。明代有个思想家李贽他曾经讲,说先生于子路每下毒手,就是孔子对于子路,常常是下毒手的,那我们大致也可以讲,我们不能说孔子不喜欢子路,这肯定不是的,但是问题是你既然喜欢他, 为什么老骂他,或者反过来讲子路为什么老是挨骂呢?

解说:子路,名仲由,字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孔子周游列国子路舍家弃业,誓死追随,一路保护孔子安危,可以说子路是孔子的贴身保镖。那么像子路这样的一个学生,为什么非但得不到孔子的表扬,反而总是挨批评呢?

我们也大概来分析一下,子路老是挨骂,首先不好学,他只是跟颜回比,他有一点不好学。所以孔子曾经很含蓄地批评过子路,他说你知道吗,有六种德行以及跟随着这个德行来的六种缺点。子路说你讲得太神秘了,我不懂,你跟我讲一讲。孔子说哪六种德行呢,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六种缺点是什么呢,(上图黑体字)什么意思呢,仁德的人往往愚蠢,智慧的人往往放荡,讲信义的人往往固执,直率的人往往尖刻,勇敢的人往往悖乱,刚强的人往往狂妄,那你说仁那么好,后面又为什么跟随这么多弱点,就是缺了一个好学。好仁不好学结果就是愚,好智不好学结果就是荡,好信不好学结果就是贼,好直不好学结果就是狡,好勇不好学结果就是乱,好刚不好学结果就是狂。所以我们来看一看,只要一个人不好学,几乎就没有优点了。反过来说,人所有的优点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好学的人一定有更多的优点,不好学的人一定有更多的缺点。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跟子路讲这个话呢,他发现子路有一个不好学的倾向。实际上子路不是不好学,子路什么呢,子路想着实践可能更重要,所以他喜欢到实践中去学。实际上子路是一个很有行政才干的人,他在“孔门十哲”里面是政事科里面的一个人物,行政才干很强。他曾经在卫国治理蒲,而且把蒲这个地方治理得特别好。他到蒲去的时候跟老师辞行,孔子就告诉他,蒲这个地方不好治啊,子路说老师啊,我也知道不好治,所以向你讨教,然后老师教他几招。子路就去了。过了几年孔子去,孔子一进到蒲这个地方,孔子就很感动,一进到蒲的境内,他就觉得,哎哟,子路不错,土地都很平整,水利工程都搞得很好,一进到蒲的城里面,老百姓安居乐业,街道很整齐,房屋很整洁,绿化也搞得好,然后到了子路办公的地方,发现这个地方怎么样,那些办公的人员,那些公务员都是怎么样,很勤勉很尽职。孔子很欣慰,我的学生有本事。子路不是不行,子路很行的。那么除了不好学之外,子路还有一个毛病,好逞勇。子路跟孔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想跟孔子表现勇敢,他挑衅孔子,因为孔子我们知道身材高大,子路是一个勇敢的人,想着我这么勇敢的人还有一个身材比我更高大的,我去见见他,这是他两第一次见面,当他在孔子面前出现的时候,那个打扮简直是很可笑。子路这个人真的很天真很可笑,头上戴着个帽子,像公鸡的鸡冠一样,那种帽子也不知道什么样子,也不能复制了,对吧,身上佩戴的是公猪的牙齿,就这么一身装扮就往孔子面前一站,你看看我又是公鸡又是公猪,我狠不狠啊,我是不是猛人啊!孔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这算什么啊,这只能显示你野蛮嘛。人的力量不是在于体力,人的力量在于脑力,人的可贵不在于有多大的勇猛……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