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编著的《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精选语文必修或选修教材中的文本,从特定的视角予以解读,在吸纳他人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个人的一得之见。既关注文本的整体结构,也深入探究细节蕴含的特殊意蕴。力求把语言的字斟句酌与文化的背景理解有机统一起来,正是孙绍振老师所谓“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在詹老师的这本书里,每一篇文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的,比如,《谢道韫咏絮》是从语境角度解读的,然后《记承天夜游》是从人称的角度,叶圣陶的《小小的船》是结构的异质化,当然也讲到了语境,然后后面《我爱这土地》讲到的是形式和意境、意象的关系。后面我就不罗列了,但有个问题:他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跟着文本的不同,产生了用不同方式来解读文本,还是说在读这些之前,已经有很多个方法,发现在读这篇文章时这个角度是比较合适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读了几篇。反思之后,我觉得这两者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结合我自己的一点点的教学经验,首先是要对文学作品或非文学作品要有一个大致的解读范畴,然后在具体的文本当中,进行一些筛选,觉得通过哪些范畴切入,是最能够抓住它的本质特点的,而不是用一种范畴来对付。因为我们教学生的时候,学生很喜欢说,老师你交给我一种方法,让我对付每一篇文章。其实,我们往往只是在看到具体文本后,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甚至有些方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解读文本,如何解读呢?当然是基于阅读教学以及背景理解的文本解读,我觉得可以有很多的抓手或者关注点,比如关注整体。
案例《滹沱河和我》
从滹沱河惊天的气势中,读懂了牛汉这条硬汉的生命之河。这是诗人经历了无数人生的波折之后,在古稀之年把视线落于故土之上,寻找精神的慰藉。
文章似乎在讲述一条河流与一个人的故事,但在这条河流中我们分明感受到的是一种勇猛向前,敢于粉碎一切阻碍的气势,不甘于束缚,不甘于平庸,不断冲破障碍,热烈、雄浑,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拥有的精神气质吗?
“本”者根本,“命”者命运,一条河流就这样决定了作者一生的根本命运,一条河流的形象与一个人的命运是叠加在一起的,这是作者的生命在呼唤。
关注语言
在解释文字时,不仅要注意字词的表层意思,而且要立足于全篇,根据文章前后之间的联系,对字词所包含的情感、意蕴作深入的理解。
作者真挚的情感、独到的体悟隐含在看似平淡直白的文字之下,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八分之一,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把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读出来。
关注反常态化表述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祖父和我》
关注反复出现的词句
首句:马来西亚的魅力,应在雨季。
末句: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
——《马来的雨》
很多时候,从几个词语入手,就能带动起对全篇的理解,这样的解读虽然没有“超链接”的大容量,有时反而会使教学变得丰满。
关注字词句的深层含义
我突然一下子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抓住词语细细咀嚼与品味,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需要这样的“咬文嚼字”。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始终与思想紧密联系,如果离开了思想与精神,语言只是空壳。听、说、读、写的能力中也体现着思想水平和精神品位,如果离开了情感的熏陶,孤立地学习语言,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金圣叹在《遇第五才子书》中曾写过,“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所以,我们老师要舍得花时间对文本中描写的“紧要处”细细把玩,品出个中滋味来。
可以关注的点有很多,比如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末段与前文的关系、末段与后文的关系等),文体(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等),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