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追求的语文味——读《听郑桂华老师讲课》有感 祝晶晶
看了《听郑桂华老师讲课》一书,确实犹如身临其境上了一堂堂生动自由的语文课,郑老师的语文课如果用一句话评价就是充满了语文味。
郑老师在书的自序中提到同样是教书,观念不同,手段和效果往往不一样,教书的感觉也会大不相同。有些老师的语文课内容多,互动多,但是缺少语文味。我发现这正是我现在存在的问题。课文里写什么知识,考试的时候考什么就教什么,不管什么课文教案的设计千篇一律,时间久了,不要说学生厌倦,确实自己上课也厌烦了。回想自己上过的几堂自认为还算不错的课,如教《散步》,我让学生感受字里行间的亲情;教《老山界》,我让学生概况红军形象;教《社戏》,我让学生分析环境描写……我所关注的,仅仅只是文章的表层,文章的内容,而缺少郑老师所说的“语文价值”,即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社戏》的环境描写,让学生体会语言美在哪里?分析环境描写背后的人物心情,而不仅仅是为写景而写景。我从郑老师的言语中明晰了自己这些教学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只是反复滑行在文章的内容上”,并没有真正深入文本,并没有找到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究竟要学什么”,只是一厢情愿的以为不讲思想品德就是有“语文味”的课堂,看来自己大错特错。
开篇第一课《安塞腰鼓》,我印象比较深。课文我也上过,看到这样的课文,我也会头疼,意蕴深远的文字及其语言背后的情感的体味对我也较难把握,对学生理解更是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就按照教材给的思路,学生读读,找几句句子品位,概括中心思想。整堂课我讲的多,学生笔记记的多,缺少思考交流,其实这也是我本身的语文素养不够。听了郑老师的《安塞腰鼓》,我把自己当作学生,我最大的的感觉是我听懂了,理解了。一篇课文往往有很多教学点,我们在上课文的时候教学目标很多,这个想讲,那个怕漏,到最后反而抓不住重点。
而郑老师处理教材往往是抓住文本中的一个最突出的表达特点,《安塞腰鼓》一文她从语言入手,通过朗读去自我感悟。当预设的题目学生无法回答时,郑老师又会以追问、点拨、鼓励学生发言。课文以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为导入,问学生看过后的感觉?然后再读课文,用一两个词来形容看过课文后的感觉,再从文中圈划能传递自己感觉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时又从词语、句式入手进行赏析,让学生明白这些语句的美,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语句来表现安塞腰鼓的特点。而想到自己的课,学生圈划语句进行分析,只会套用“这句句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安塞腰鼓气势磅礴的特点”,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体会。当然一方面对安塞腰鼓和陕北文化的不熟悉,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作者所传递给读者的安塞腰鼓的美;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作为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也就难以引导学生去理解。
上《安塞腰鼓》这一课肯定必不可少一个“朗读”的环节,郑老师的课上可以说朗读贯穿了整节课,通过朗读来体悟文本情感。有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个别同学带感情朗读,但唯独没有全班齐读,教师范读。看了王荣生老师的评课才知道,原来《安塞腰鼓》并不适合齐读,而是通过自己朗读自己感觉。而想到自己的课,学生要么齐读,要么读的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原来对于这样的文本,全班齐读毫无意义。
《听郑桂华老师讲课》一书确实让我受益良多,郑老师很注重学生的字词落实。很多课堂细节处理我们平时也有,比如预习,但往往停留于形式,郑老师的课堂导入往往是从预习入手,包括正音、释义、质疑让预习为课堂所用。还有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学生到黑板上写标题,看似简单的一个举动,却也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郑老师的课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流程,很朴实,但是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又是亲切自然流畅。我看到她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她经常会说“后面的发言更有挑战”、“你好像还没有发言过”、“还有谁想再讲讲”,她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当然也是因为她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位学生。
这本书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知道了自己身为语文老师在很多方面的欠缺。
最后以“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为勉,提醒自己多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