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教师 > 书香校园
《师爱之路》学习心得初二篇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11-21

《师爱之路》读后感

高丽

翻开书,读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位位在教育前线用爱铺路的同行们,我敬佩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动。转眼间,我也已经从教五年。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我一直坚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但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那些记录在案的老师们,还有很多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老师们,他们的精神也将激励我继续前行!                                           

 

《师爱之路》读后感

许婷君

书中的每位老师的事迹读来都十分感人。我感到,在教学实践中,每个班都会有缺乏自信的学生,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差而对自己没有自信。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容易找回自信,从这些教书育人楷模的身上我学到了一些方法。

一、    善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学生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承认和鼓励,有时哪怕是老师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让学生激动一个星期。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闪光点,这种因特长而带来的“特色自信心”,一方面大大增强他本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引导以迁移到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大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 多沟通

师生间的沟通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在这一次次真切谈话中被慢慢拉近。另外,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越来越少,经常出现家长错误评价子女学习能力的现象。所以,教师还要积极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及时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也及时把家长对孩子的肯定告诉学生,使学生与家长增进理解,改善关系,使学校、家长、学生形成合力。

对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对人的一生而言,有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信。教师在工作中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自我,从而增进自信,在此基础上辅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必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他们的人生也会更加精彩。

 

《师爱之路》读后感

蔡庆

 

当一本本《师爱之路》在学校里传递,当捧着这本书细细品读优秀教师事迹时,我收获的是榜样的力量所带给我的激励,传递的给我是一份沉甸甸的爱,那是爱的责任,爱的芬芳。也许那只是平淡中的坚守,那只是在徐汇沃土上的默默耕耘,他们用爱心与智慧播种、用心血浇灌,用师爱之光铺就一条优化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

他们中有的是用快乐幸福的心灵执着于追求的目标,他们有的充满敬业的睿智,人格的魅力。他们中有人用拳拳爱意将一个病句连篇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文字工作者,她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学生的文字功底,更是一个学生的人生观,她愿做学生的“知音”,用师德的光辉烛照学生的心灵。舒放、从容,行于心田,那是师德楷模袁老师的教学风格,也是她孜孜以求的人生追求。她的舒放支持了学生们的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成就了孩子们探索中的精彩,而她的从容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袁老师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惜福。”很显然袁老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更乐于为学生修为自己,和学生一起成长。

    读《师爱之路》,震慑于心灵之间的是师德的力量。铭记于心中的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激励着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用爱教育每一个学生,用日复一日的付出成就学生们美好的未来。身边的学生尽管调皮也能演绎精彩,也许乖巧也有不足之处,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拥有最美丽的童年,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爱之路》让我懂得“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但真正践行师者之爱作为教育信仰的诺言,需要的是坚持,是平凡中的坚守,是实践中的一步一个脚印,我将沿着师爱之路,迈开坚定的步伐,用自己的默默付出记录学生们一个个成长的轨迹,让学生们在我关注的目光中慢慢长大,让“快乐的启蒙教育”叩开学生们人生的扉页。

 

                                                           

《师爱之路》读后感

 

金海华

 

通过阅读《师爱之路》一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得到教师关爱的孩子,感受到周围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因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师爱之路》这本书讲述了徐汇区十位普通教师默默的勤奋耕耘的师爱之路案例选集。我花3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我很感动。他们每天坚守在三尺讲台,平平常常,朴实无华。陈君用青春“烹饪”出育人的“美餐”的执著追求,施嘉平研“教学之道”,育“育人之人”的大家风范,李之音“教人以事而喻诸德”的育人之道,袁晶晶“舒放从容,行于心田”的教学之风,生动体现了人民教师的敬业的师德风范,他们一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走出了扎扎实实的师爱之路,成就了平凡中的伟大。

一本书折射出的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世界上最纯净的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背后都有一颗颗关爱学生的心,一个个学生的改变,背后离不开智慧的力量。爱是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它就像是空气和水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没有它,在教育的道路上,只有它才能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着欢声笑语充满高昂激情的世界。有了爱就有了孩子的改变。这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诠释了师爱的真谛,为以后我们的教育教学支出了真招、实招。

“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和性格塑造工程,我们在这半亩方田里勤耕力作,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让自己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熊熊燃烧。

《师爱之路》读后感

 

闵彩霞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这些教书育人楷模的事迹看是平淡,没有惊人之举,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对教育事业倾注的是心血,家事与病体都不是牵绊;忘我的工作,不舍昼夜;无私的付出,默默的奉献,不求回报。“为了孩子,修为自己”,在他们身上,师德成为一种修养,已经内化为人格的芬芳,感动了自己,也带动了身边的同行,更让已经高飞远走的学子念念不忘。

我敬重他们,膜拜他们,学习他们“甘于平凡,拒绝平庸”。

师爱无疆,路在脚下,只要有梦想,我们也能以从教为乐,这样的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召唤着我们。这本《师爱之路》就是我们成长的路标,就是我们心中的明灯。

《师爱之路》读后感

 

唐雪瑾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在我教学低段的这几年,经常会遇到他们急着上卫生间而没带面巾纸,或者是在冬天挂着鼻涕而不知道去擦,我总是递上纸巾,急他们所急,天气转热后,我包里总是放着一瓶清凉油,以方便学生被蚊子咬后及时擦上。这些虽然都是举手之劳,但他们,特别是后进生,因此会对老师心有感激,做作业也不拖拖拉拉了。作为后进生,教师更有必要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复他们的自信。

《师爱之路》读后感

胡沉绿

我们要真诚爱学生,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若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有些不成熟的看法,在这里说出来仅供商榷吧。我觉得先要区分好师爱与其他爱尤其是父母之爱的不同。学生大部分都有逆反心理,特别是初中生这种心理尤其强烈。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特殊时期,最不愿听妈妈的唠叨,爸爸严厉的限制。他们认为这是父母在和自己过不去,不喜欢自己,专门挑刺找茬整自己的。所以,父母让他们往东,他们就越往西,叫他们打狗,他们就偏撵鸡。总之一句话,对着干。父母当然是爱他们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他们好,但是他们不领情。如果我们老师再如他们的父母一样说教打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恐怕会遭到他们更强烈的反感。换个角度,换种方法,换些方式,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可以抓住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具有的一些共性,如爱美、虚荣、浮躁,自尊心强等等。再找到个性差异,对症下药。另外,老师爱学生更偏重于精神的关爱,不同于父母侧重于物质上的照顾。老师要从生活到学习上与学生的点滴交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做个有心的人,多留意学生的细微变化,知道学生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关爱。这样我们便能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生,因人施爱。有句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本着这点精神去爱学生,一定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有一群特殊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倍加关爱。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工的队伍日益壮大,留守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还有单亲家庭的孩子数目也有所增多。父爱母爱缺失,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影响巨大。这样,我们就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从生活上关爱他们,从情感上感染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有时还要充当他们的心灵导师去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其实,作为老师仅仅有学问还不行,还要讲究教学技巧、方法和形式。特别是初中,学生们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不爱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有耐心,还要把课堂安排的有创意,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为出发点,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少讲,要让学生多说多做,多讨论交流。初中学生形象思维较为突出,这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课,对我们有期待,那我们当然就会受学生欢迎了。

为人师表,“身正”是绝对不可含糊的,这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品行评价水平,要让学生爱自己,我们就必须先自爱,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要注意细节。哪怕是一举手一投足,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形象。总而言之就是我们要从各方面对学生“投其所好”以赢得他们喜爱我们。

“长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爱永驻校园!

 

《师爱之路》读后感

戴元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教学是双向的,爱也如此,我们要爱学生,也要让学生爱我们。“亲其师,方信其道”,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在爱中其乐也融融地展开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让学生爱我们,我想最起码的要做到“学高”“身正”吧。“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学生与生俱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带着五彩斑斓的梦来到学校想学到许许多多神秘知识。我们虽然不一定要有“才高八斗”的学问,但至少要有远远超过自己所授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高度和深度,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不会觉得单调枯燥,才会认同我们是好老师。

 

《师爱之路》读后感

龙萍

读《师爱之路》一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得到教师关爱的孩子,感受到周围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因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的一生至观重要。教师热爱学生不仅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之情,而且能唤起他们最美的情感,并将之传递给家庭、社会。教师要献出师爱热情,提高师爱质量,以爱育爱,构筑心灵的桥梁。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老师要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与后进生交流,更要注意呵护其“心”,应该是“潺潺溪水”、“润物无声”;宽严适度,要求合适;在其闪光之处肯定和激励,在心态平静愉悦之时指出其不足。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