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生习得规律,优化物理知识“运用”设计,提高教学实效
——读《物理教学设计》体会
上海市龙苑中学 曾鸿
假期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陈刚博士编著的《物理教学设计》一书。陈博士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以学习心理学、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寻求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的应用性学科。该书主要面向课堂教学,阐述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和相应的操作程序。仔细阅读了第三章第四节“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了影响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对于开展专项的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概念和规律的“运用”是在概念和规律意义习得后的一个学习过程,一般做法是选择一些主要是运用所学定理、定律、概念可以解决的问题,提供这些问题给学生练习解决,伴随练习的数量增加,学生运用也逐渐自动化。如果用学习心理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学生经过变式练习,概括性知识由其陈述性知识表征转变为程序性知识——产生式表征,并随着运用次数增加,技能逐渐自动化。所谓变式练习,就是在其他有效学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概念和规律例证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在知识习得阶段,概念和规律正例的变化有助于学生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在知识转化和运用阶段,题型或问题情景的变化,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熟练解决问题的技能。当然,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实际情况,在概念和规律习得的最初阶段,最好设置与原先学习情景相似的问题情景进行练习,练习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同一性。随着知识的渐趋稳定和巩固,问题类型要有变化,可逐渐演变成与原先的学习情景完全不同的新情景,以促进学生概念规则的纵向迁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研究了陈刚副教授在书中提供的案例,我现在按照书中的案例模式,以“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为主题尝试进行概念规律“运用”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案例 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教学内容】
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教学目标】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正确解决浮力相关问题。
【教学任务分析及教学设计】
初学者往往忽视条件的判断,看到“物体的体积”就迫不及待地套公式进行计算,造成“运用”时发生错误。因此,教学中应该重点帮助学生分析条件,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的条件及关键点。
教学环节一,考虑到本校学生多为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本环节中主要以复习的方式呈现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问题情景中练习,在进入巩固阶段后,设计教学环节二,呈现正例与反例,引发学生思考;教学环节三,通过改变问题情景来在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
通过正反例的分析,学生将“物体沉浮情况”与“阿基米德原理”建立联系,所用的逻辑推理方法为差异法。
场合 |
先行条件 |
结果 |
1 |
考虑物体沉浮情况 |
浮力计算正确 |
2 |
不考虑物体沉浮情况 |
浮力计算不正确 |
所以,浮力计算应该考虑物体的沉浮情况 |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师:上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请同学们完成下面3道题目:
例1: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 。
例2: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铁块浸没在水中,其所受的浮力为 牛。
例3: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木块(0.7×103千克/米3),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
同学思考、运算,教师巡视,然后简要点评。
(点评:例1是陈述性知识,直接写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例2则在例1的基础上直接运用公式;例3引入“漂浮”的概念,需要综合重力、二力平衡的知识来解决该问题。)
第二环节
通过刚才的复习与练习,大家对于阿基米德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再请大家完成一道例题
例1、有一个物体,质量为
教师巡视,分别让2位同学板书自己解题过程。
解法一:
解法二:
1、物体的重力
2、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所受浮力,则
因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分析上述两种答案哪种正确;教师巡视。
第三环节(组织学生阐述自己判断的理由)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应该有自己的结论了。下面请小组派代表来说明自己的答案并阐述理由。
生1:我们认为第一种方法正确,因为
师:好的,请坐,对于前面小组的答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我们小组认为,第一种解法是错误的。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这种解法没有考虑到物体浮沉的情况。如果物体不是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话,就不能用物体的体积等同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因此,计算就出错了。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们小组先通过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确定它的密度,计算出密度为
师:刚才同学的分析很好,因为题目没有告诉我们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情况,是部分浸没呢还是完全浸没,所以,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浮力的问题时,先要判断物体是完全沉没在液体中、还是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或者说是否漂浮在液体表面。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或者二力平衡的原理去分析和计算,并最终解题。
为了强化同学的认识,教学中又设计一个正反例的分析环节,通过正反例的分析,学生将“二力平衡”与“阿基米德原理”建立联系,所用的逻辑推理方法为差异法。
场合 |
先行条件 |
结果 |
1 |
采用二力平衡的方法 |
判断正确 |
2 |
不采用二力平衡的方法 |
判断不正确 |
所以,漂浮物体的浮力判断(计算)应该采用二力平衡的原理 |
例1、海水的密度比江水大些,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轮船将 一些(选填“上浮”或“下沉”)。
生1:因为江水密度小,所以轮船所受浮力变小;
生2:虽然江水密度小,但轮船会下沉一些,即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一边是增大,一边是减小,而且都不知道他们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因此所受浮力大小变化无法判断;
生3:我们认为,轮船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因为不管是在海面上,还是在江面上,轮船都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所以浮力都等于其重力,于是不变。
师:刚才第三位发言的同学讲的很好,把握了物体在漂浮状态下,通过二力平衡来解决浮力的大小及排开液体体积变化的判断,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例2、例3。
例2: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木块(0.7×103千克/米3),求它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分米3。
例3: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木块(0.7×103千克/米3)漂浮在某种液体上,其中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液面,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米3。
学生练习求解,教师巡视,接着请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学生1:……
学生2:……
师:点评学生的解题思路。刚才同学的思路清晰,过程完整。下面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附,课后作业:漂浮在杯中液面上的冰块熔化后,杯中液面的高度如何变化?设冰块熔化后,杯中无液体溢出。)
总之,“运用”的含义就是教师要通过教学流程的优化设计,帮助学生将概念和规律的陈述性知识逐步转变为程序性知识,即从陈述性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从概念规律的“知道”向“理解”跨越,并形成运用的技能和逐渐自动化的过程。在新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之后,教师安排一定量的正反例供同学分析练习判断,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明晰推理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通过学习和设计“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案例,使自己对《物理教学设计》中概念和规律的习得方式及教学结构有了一定的理解,今后将不断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更多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设计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龙苑中学 曾鸿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