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黄 静2011.11
这个学期我的学生升上了初二,初二学段一直有“那污泥”的比喻,这个阶段的孩子也许会一下子变得你不知所措,虽然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实往往是不能控制的:逃夜、谈恋爱、厌学、心理障碍等等,作为班主任常常有崩溃的感觉,为了改变现状,读书是很好的方法。我一直倾向于心理类的书籍,治愈、平静自己的同时会有很多的感悟。在看到《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需要它,回顾我和孩子们的相处,很多时候我就是在和他较劲,我要求他们听我得:作业不做的就盯、逼,孩子却变着法和我耍花招,于是我继续也变着法的对付他;班级纪律发生问题,我会严厉的“镇压”,可我不在时或是时间一长又会故态重新,于是我继续“镇压”直到达到我得要求为止。。。。。。我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少时候就是在和他们较劲,而且一定要赢。所以我越来越累,可效果却并不理想,我烦躁的同时,我发现他们也在压抑,而这种压抑一旦爆发会很恐怖,我想突破这个怪圈。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这本书是给父母的一本书,但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阅读也很有感触。比如书中提到:真正实现和孩子在人格上得平等、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尊重学生,可是实际上在学校这个环境中,老师和孩子还是不平等的,在学校我们会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虽然说这些要求在我们看来是必须,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是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可是他们并不理解啊,真的不理解,有时我会想我们倾听听过他们的要求吗?如果让他们对我们提要求,可能作为老师的我会听得吐血和愤慨,会觉得凭什么对我要有这个要求。同样的,也许他们也会觉得我们凭什么对他们提出那么多要求呢?这中间需要一个“不断说明”的过程,这种说明不是一次性的,而且很可能结果他们还是不理解,毕竟现在的学生都是很有想法的,但是我觉得我必须去做,而实际上我也在做了,但是我常常觉得我已经说过一遍二遍了,你就应该知道了,可是实际上即使我说过五遍六遍了,他们也可能因为不认同而不知道。我渐渐学习着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缺乏耐心。比如说我要求放学了15分钟内做完值日生,没有事的同学立刻回家,不要在教室玩或是以等同学而留着,这个要求不知强化过多少遍,但是有些学生就是不愿意这样做,即使我在班级中说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是为了养成节约时间读书的良好习惯,是为了不让辛苦工作的父母担心等等等等,可是就是有学生不能做到,于是我发火了,然后独裁了,不再解释了,只提要求了。现在想想是不是我再耐心的多解释一次,多一次再对一次,他们就会渐渐改变呢?我在解释的时候只是把我得想法灌输给他们,可能他们觉得放学就该放松了,放学就能留在教室完了,值日生可以慢慢做,知要完成就可以了,可能他们的父母根本对他们没有放学就回家的要求,谈不上让父母担心的问题。我觉在耐心做工作的同时也许该改变说教的方式,尝试用具体、实际的事例来让他们自己判断自己改怎么做。
总之我一直在思考我该怎么做,该怎么管理班级,该怎么帮助孩子改掉身上的习惯,以后的工作中很需要多读点书,让自己在解决不了问题帮助自己找到一个突破口。最后树立一个观点,这是在观看了外国志愿者卢安克在中国的视频时的感悟:教育不能追求效率,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随感而已,观念有不正确之处还望及时给予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