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专题 > 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党课辅导
孟二冬事迹介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6-12-09

                        孟二冬事迹介绍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4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423日凌晨1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2006年新春佳节将至,正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通过DV短片向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送去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我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在我来看,不是一般的善缘,而是一种福缘。还记得刘禹锡那首诗吗,那是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18日,当这个短片在石河子大学播放时,终于见到天天思念、脸庞日渐消瘦、但眼神依然坚强温暖的孟教授,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支教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

  巍巍天山雪,浓浓支教情。1月的北疆,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多度。孟二冬的几名北大博士生弟子带着老师的嘱托,来到冰雪覆盖的绿洲学府——石河子大学。

  病榻上的孟二冬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学生。他说,新疆的学生学习条件艰苦、学习资料欠缺,我想帮他们弄些资料。他让爱人耿琴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他还拿出3000多元钱买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等珍贵的书籍,赠给了石河子大学的中文系资料室。

  孟二冬嘱咐博士生给石河子中文系学生开设学习和学术讲座,他特别叮咛:在新疆的学弟学妹面前,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摆架子。他花钱买了16箱水果,香蕉、苹果、梨……丰硕的果实承载着老师的关爱,摆满了学生的课桌。博士生余洁说,在石河子大学的3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孟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和师生们结下的深厚感情。我们真实地体味着老师援疆支教的每一个细节,心中再一次感到无比震撼。

  负责联系北大中文系对口支援工作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经常回忆着孟二冬讲课的风采。是的,当孟二冬第一次走上石河子大学的讲台时,就深深吸引了大家。那是刚到石河子的第二天,孟二冬提前15分钟来到文科楼118室。此时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后面走道上慕名前来的其他院、系的学生还搬来了凳子,更有一些人站着听。孟二冬见此情形,就提前上课了。以后的每次课,孟二冬都提前开讲,因为他不愿让学生等,更是为了能尽量多地传授知识。

  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其他虚套,孟二冬直奔主题,直接对唐代文学风貌做整体介绍,自然得如同已经跟大家相处得很久、很熟。他那一副富有磁性又底气十足的男性嗓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场的师生们为之倾倒。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他的板书是繁体字,竖行直排,多而整齐,漂亮大方。孟二冬一会儿一擦的板书仍在继续,字字珠玑的讲解一潮高过一潮。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准备了最厚、最大的笔记本,以招架孟二冬几乎是倾泻而来的知识与才气。

  学生在后来给孟二冬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挤满师生的118教室,透过您那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文学史讲解,在神奇而又美妙、复杂而又多变的唐诗意境中,我们领略着文学的快乐。孟老师,您与我们的心永远地融在了一起。”

  为了不影响讲课发挥和听课效果,当石河子大学教师准备拿起相机走进中文系课堂,准备给孟二冬拍几张工作照时,孟二冬微笑地谢绝了。没能留下一张孟二冬讲课的照片,这也成了石河子大学教师心中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2004426日,孟二冬以惊人的毅力讲完了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说起那天的情景,许多师生声音哽咽了。

  学生们看到,孟二冬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喘气的声音比说话声还大,因呼吸困难,他上课时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脸憋得通红。坐在前排的学生咬着嘴唇默默地流着泪,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孟二冬这句话刚落,全班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全哭了。此时,孟二冬已发不出声音,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偌大的教室里,只听见他咽水时艰难地咕咚咕咚的响声,流着泪的学生们无语地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见此情景,随同孟二冬上课的朱秋德老师赶忙走上前,帮助收拾教案,搀扶他离开教室。孟二冬望着全班学生,嘴巴多次动了又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刹那间,寂静的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所有的学生,眼神充满着内疚,充满着歉意,怀着最大的留恋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室。

  朱秋德说,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孟二冬还在费力地说,最后一次课收束得有些匆忙,如果有时间,他还想把最后一章《晚唐五代词部分》讲得更详细些。

  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呈武说,孟二冬住院后,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很抱歉,说考试试题还没有出好,等回北京后再寄给我们。

  含泪听完孟二冬最后一堂课的中文系2002级学生欧阳超,在当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对他有太多的不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令我产生如此强烈的难舍情愫。”

  很多学生不知道,当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抢救,在生命经受最大的折磨和考验时,他对医生说出的唯一希望是:

  “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时刻挂念着他们的老师。2005年国庆节前,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二冬。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又分文未动地退还给了学生。

  119日,石河子大学中文系02级的张瑜和杜淑娟,带着全班同学的问候,来北京看望孟二冬。她们向老师倾诉大家的思念,描述石河子大学的变化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孟二冬眼眶湿润了。杜淑娟含着泪说:“大学四年,您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老师。您的唐代文学课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许多同学更坚定了当教师的理想。

  学生们还给孟二冬带来了漂亮的牛皮手鼓和各式各样的新疆干果。学生们说,孟老师,您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新疆,我们会捧着甜甜的哈密瓜和大大的葡萄欢迎您。您给我们唱歌,我们一起学新疆的手鼓。

  “在我们这个西部偏远但又不安于平静的小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受各种诱惑,向往着富裕、开放、繁华的世界,一批人走了,像潮水一般被喧哗世界的大海所淹没,另一批人又在蓄势待发,摆好了起跑的姿势。”石河子大学教师卿涛说:“在西部边疆教育的讲台上,当我们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被孟二冬震撼之后,我们明白,自己责任的种子早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根植在国家、民族振兴的土壤里,年轻的肩上开始感觉到重量了,但脚步一定是更轻快了。因为,我们身边会有更多像孟二冬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选择和学术追求的人在引领着大家前进。”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感叹道,现在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除了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外,在精神文明尤其是学风、精神的这种感染和力量,对于我们西部大学的建设更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石河子大学日前已发出聘书,聘任孟二冬为该校终身教授。正如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所说,孟二冬是一个在平凡中体现伟大的普通教师,学生对他有那么深的感情,教师对他有那么深的留恋。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本报评论员

  在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事迹让我们由衷地作出这样的解读。

  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为学、为师、为人高度和谐统一。做学问,他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七年磨一剑写出《〈登科记考〉补正》;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社会转型中,有些人迷失在思想浮躁、价值观紊乱、道德困惑、市场喧嚣之中,但孟二冬坚守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人格,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良知。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普通教师塑造的人格形象。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让孟二冬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绵亘不断的道义传承与现代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高度融合;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教育界最可宝贵的奉献精神与脊梁精神的完美体现。向孟二冬学习,就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112日,大雪中的北大未名湖畔晶莹剔透,更显妖娆。缤纷的雪花落在中文系博士生李晶的睫毛上,湿润了她的双眸。“今天是孟二冬老师的生日。老师出生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也许意味着他的生命要经受艰难的历练。我相信,老师的生命力一定像冬天一样顽强不屈,他会再微笑地站在讲台。”

  丰年瑞雪,孟二冬迎来了49岁的生日。在瑰丽的烛光中,他吟诵了《淮南子》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语句,来鞭策自己身为人师,更需时刻反思,提升修养,回报学生。

  每一次学生来,他都特别开心,但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

  倒在援疆讲台上的孟二冬,在北京经历了命悬一线、妙手回天的生死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他历经3次大手术、几次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的乐观积极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而在病榻上,他始终坚持指导学生。

  几天前,因为光顾着和学生谈唐代文学,耽误了服药时间,孟二冬吃药时有点急,一颗药片卡在了他狭窄的食道里。虽然后来医生在胃镜下做了扩张,可是因为狭窄部位出现了水肿,使得孟二冬几天不能吃东西,明显地消瘦多了。这时候,05级硕士生蔡丹君来医院看望老师。一看到学生来,孟二冬可开心了,顿时精神百倍,一聊又是很长时间。

  蔡丹君说,看到老师饿着肚子却神采飞扬地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回忆说,就在2005910日老师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

  “我这半年来,在老师的交代下,转向其他导师求教,但我知道孟老师的内心其实很歉疚,因为这无疑会给其他老师带来很多麻烦。孟老师虽然不能经常阅读我的学习报告,但他始终指引我研究的方向,传授我治学的方法。”

  孟二冬有5个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他觉得在毕业的节骨眼上学生更需要答疑解惑,于是他安排每个学生一人轮流一天,来病房和他论谈。他和学生一起吃饭,挪桌子、搬椅子、洗碗,还非常细心地照顾学生。让学生们感到非常内疚的是,因为照顾学生忙这忙那,十几天后,孟二冬患上了感冒。

  “对常人来说,感冒没有什么,可是对孟老师来说,却有生命危险。每一次学生来,孟老师都特别开心,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但他宁愿如此,他想的全都是学生。”北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萍萍非常感动地说。

  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赞不绝口。他经常对学生说,现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很多都是在研究外围的东西,我们要把研究重点放回到文学的本身来。李晶说:“孟老师对我们特别宽容,但这种宽容不是一种放任,而是因材施教,寄予一种最深的鼓励,在感动和激发中鼓励你做学问。”

  李晶说,还没进北大时就知道孟二冬的《〈登科记考〉补正》,非常崇拜。可是她也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孟老师学问扎实,注重考据,而自己因为性别特点,偏向感性,她担心自己做不好学问。孟二冬琢磨到她的想法后,充分肯定了她的研究特色,说:“《〈登科记考〉补正》只是我学术上的一个准备,我要走一条把学术性情建立在扎实学术准备上的道路,性情为本的研究方式也是可以坚持的。”老师看完她第一篇论文后发来的短信,使李晶深受鼓舞并一直珍藏在手机里。短信是这样写的:“论文看毕,此节写得甚好,能看到你的才气和功力,很为你高兴。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有所笔误。天气炎热,注意身体。”

  “孟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二冬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会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让学生非常受感动。博士生翟景运说,2003年,孟老师从日本讲学回来没几天,他就把论文发到孟老师的信箱里了。他当时想,老师去日本讲学两年没回家,手头上一定有许多的事要办,家里也会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先把论文发给他,待他有时间时再说吧。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孟老师就把4万多字的论文看完了,还批改了许多意见,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

  不仅是指导研究生,就是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孟二冬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反复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在课堂上,孟二冬每次上课都会早一点到,下课后也会晚一点走,希望与学生有更多尽兴的交流。

  病情历经了几次反复后,孟二冬更加惜时如金,一心琢磨着要把时间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于是,他向系里提出借用一间校内单身宿舍,以便与学生们随时交流。“多活一天,就要多和学生呆一天。”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说,孟二冬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

  在学生的眼中,孟二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曾祥波的心里都会泛起一股暖流。

  2003级硕士生赵乐说,刚搬进新建好的学生宿舍时,孟二冬担心有甲醛的污染,自己花钱给每个宿舍送了一盆绿萝,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刘占召说,每隔一段时间,孟老师就叫学生们到他家吃饭,亲自下厨房做香喷喷的红烧肉,有时师生们一起做饭做菜,边做边聊边讨论问题。而请学生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孟二冬总是给学生点烤鸭吃,而且一点就是两只。

  孟二冬现在每天都能收到许多信和贺卡,大多都是他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比如,新疆石河子的学生给他叠了千纸鹤,寄了几百张贺卡,今年又邮寄过来一个特别大的“不倒翁”,希望孟老师永远坚强不倒。孟二冬曾经执教的安徽宿州师专和山东烟台大学的学生,也给他写来很多信。烟台大学87级的一名女生在信中说,在大学时上孟老师的课,她总是坐最前排听得最认真。一名在美国深造的学生说,孟老师讲课时的神采飞扬和对学生的认真态度,一直让他非常怀念。而这么多的学生,孟二冬却几乎每一个都能想起,他一边看信,一边对身边的弟子说着当年的往事,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孟二冬准备了许多精美的贺卡,他说有很多人要感谢。因为他胸部插着针管,而且感冒未好,写贺卡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他的学生说,老师,要不我们替您写吧。孟二冬笑着拒绝了——“还是等我好些了,自己来写吧。这么多关心我的人,还有我的那么多学生,我要亲自向他们致谢”。

 

 

 

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或重大影响的成就,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这样评价他眼中的孟二冬。

  深入挖掘孟二冬的人格魅力,北大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的话很有说服力:孟二冬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唐代诗歌,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而他又是充满着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他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志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越来越稀缺时,孟二冬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一些人匆忙于名利场、焦虑于得失间的时候,孟二冬沉浸在对传统学术的梳理和研究中,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箴言相伴而行。孟二冬有很多藏书,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1980年,孟二冬在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三进北大学习深造,学术起点不算高,在做学问的路上心无旁骛地执著跋涉,其中的艰难曲折不在少数。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二冬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和图书管理员一起上下班,多年如一日。“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在书的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还记得,当他拿到孟二冬花费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时,他是何等的感慨,在当今还有人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这样一种文学史料性质书籍的出版,根本不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如果发行也就只有几千本的销量。”然而,孟二冬呕心沥血所做的这项填补文学史空白的研究,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大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孟二冬还把所得的3万元稿费,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温儒敏说,孟二冬已经到了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把从事的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作为一种职志,当作一种追求。进入这种状态后,自得其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生境界。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的这种精神和学风显得比较“另类”,但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哪怕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

  孟二冬为人沉静,但对人都是付出一片真心,非常真诚。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是孟二冬读硕士和博士时的同学。他回忆,读书时的孟二冬不爱说话,但总是把饭盆里的肉菜分给经济困难的同学,总是勤快地打扫宿舍,总是默默把每一个暖水瓶的热水打好,总是在踢球前主动给破旧的足球充好气。有时和孟二冬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但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而有的人尽管滔滔不绝,其实你看不出他真心想的是什么。

  他做每一件事总是能替别人想到,可是他答应你的时候从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在承诺一件事情的时候,话是如此之淡,以至不敢确定他是否真的想做;而在做的时候却肯于花如此多的气力,以至深怕他过于劳累,这样的人太值得信任了。

  孟二冬在中文系担任学术刊物《国学研究》的秘书,平时有很多细致的行政事务。他给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认真回信,细致地给信封口、粘邮票。他的妻子看他劳累,提出帮他粘邮票,可是孟二冬担心她粘得不够端正,坚持自己来做,他从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对人的一种尊重。

  孟二冬的真诚给医护人员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动。北大医院胸外科的护士们最难忘怀的,是孟二冬第一次手术后特殊的微笑。因为气管和食管同时切除了一部分,所以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孟二冬的头都抬不起来。但是每次护士们推开病房的一瞬间,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孟二冬歪着头微笑地在说“你好”。

  完善健康的人格,使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坦然面对

  孟二冬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只顾埋头故纸堆的学者。他体型高大,身材挺拔,外形阳光,学生们都说他很“酷”,有日本影星高仓健的气质。他热爱运动,在宿州师专的跳高纪录在他离开学校后的20多年里都没人打破,在北大的教工运动会上他也是跳高冠军。他还是排球高手和足球前锋,是运动场上最抢眼的人物。他平时总是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也不例外。如今在病榻上,孟二冬也穿着运动服。外表的阳光气质正是内心精神的使然。

  他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从不呻吟、从不诉苦,始终向人们展示最温暖的笑容。他的学生、同事、朋友经常提到,每次去医院看孟二冬,虽然他的样子日渐憔悴,但是他的精神状态之好总是出人意料。他谈笑风生,从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很幽默,常拿自己开玩笑。做了开颅手术后,他的一位学生来看他,问:“老师,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停了一下,他风趣地说,“这是聂海胜乘神六返回地球时说的第一句话,我都快赶上聂海胜了!”

  陈保亚这样评价他的老同学:“孟二冬有完善的、健康的人格,所以当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冷静而坦然地面对,作出常人做不到的明智选择。”

  正是在病榻上的这一年多里,孟二冬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送走了三个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去年春天全校运动会,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去年5月,毕业班研究生足球告别赛,他居然上了场;去年暑假,他还报名参加了中文系工会组织的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他修改并再版了《中国文学史》;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的乌托邦理想》,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7万字的《陶渊明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下)》;他练习书法,写的是“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

  “孟二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温儒敏说,“孟二冬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北大教务部副部长方新贵教授说,大年三十晚上漫步北大校园,能看到理科楼、实验楼等很多楼里,亮灯的教室还在三分之一以上,许多老师和学生还在加班。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北京大学还有许多许多。3年前,数学系有一名身患绝症的教授,在去世前20天,还要求学生用担架把他抬到考场监考。院里要求他停止上课在家休息,而这名教授说,只有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才觉得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在不久前,在陕西周公庙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名长期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教授,因为忘我工作被埋在了坍塌的土层里,后来是被学生扒出来才得以获救。

  正是这样的氛围,孕育出了以孟二冬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向学校的大环境下,名与利的诱惑却没有动摇这些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教师们。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他们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坚韧的理想信念,树立着当代教师的坐标。温儒敏说:“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有坚守的教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作出更多不可替代的成绩。”

 

 

 

 

 

 

 

 

 

 

 

                        孟二冬事迹介绍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4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423日凌晨1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2006年新春佳节将至,正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通过DV短片向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送去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我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在我来看,不是一般的善缘,而是一种福缘。还记得刘禹锡那首诗吗,那是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18日,当这个短片在石河子大学播放时,终于见到天天思念、脸庞日渐消瘦、但眼神依然坚强温暖的孟教授,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支教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

  巍巍天山雪,浓浓支教情。1月的北疆,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多度。孟二冬的几名北大博士生弟子带着老师的嘱托,来到冰雪覆盖的绿洲学府——石河子大学。

  病榻上的孟二冬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学生。他说,新疆的学生学习条件艰苦、学习资料欠缺,我想帮他们弄些资料。他让爱人耿琴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他还拿出3000多元钱买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等珍贵的书籍,赠给了石河子大学的中文系资料室。

  孟二冬嘱咐博士生给石河子中文系学生开设学习和学术讲座,他特别叮咛:在新疆的学弟学妹面前,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摆架子。他花钱买了16箱水果,香蕉、苹果、梨……丰硕的果实承载着老师的关爱,摆满了学生的课桌。博士生余洁说,在石河子大学的3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孟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和师生们结下的深厚感情。我们真实地体味着老师援疆支教的每一个细节,心中再一次感到无比震撼。

  负责联系北大中文系对口支援工作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经常回忆着孟二冬讲课的风采。是的,当孟二冬第一次走上石河子大学的讲台时,就深深吸引了大家。那是刚到石河子的第二天,孟二冬提前15分钟来到文科楼118室。此时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后面走道上慕名前来的其他院、系的学生还搬来了凳子,更有一些人站着听。孟二冬见此情形,就提前上课了。以后的每次课,孟二冬都提前开讲,因为他不愿让学生等,更是为了能尽量多地传授知识。

  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其他虚套,孟二冬直奔主题,直接对唐代文学风貌做整体介绍,自然得如同已经跟大家相处得很久、很熟。他那一副富有磁性又底气十足的男性嗓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场的师生们为之倾倒。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他的板书是繁体字,竖行直排,多而整齐,漂亮大方。孟二冬一会儿一擦的板书仍在继续,字字珠玑的讲解一潮高过一潮。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准备了最厚、最大的笔记本,以招架孟二冬几乎是倾泻而来的知识与才气。

  学生在后来给孟二冬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挤满师生的118教室,透过您那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文学史讲解,在神奇而又美妙、复杂而又多变的唐诗意境中,我们领略着文学的快乐。孟老师,您与我们的心永远地融在了一起。”

  为了不影响讲课发挥和听课效果,当石河子大学教师准备拿起相机走进中文系课堂,准备给孟二冬拍几张工作照时,孟二冬微笑地谢绝了。没能留下一张孟二冬讲课的照片,这也成了石河子大学教师心中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2004426日,孟二冬以惊人的毅力讲完了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说起那天的情景,许多师生声音哽咽了。

  学生们看到,孟二冬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喘气的声音比说话声还大,因呼吸困难,他上课时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脸憋得通红。坐在前排的学生咬着嘴唇默默地流着泪,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孟二冬这句话刚落,全班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全哭了。此时,孟二冬已发不出声音,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偌大的教室里,只听见他咽水时艰难地咕咚咕咚的响声,流着泪的学生们无语地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见此情景,随同孟二冬上课的朱秋德老师赶忙走上前,帮助收拾教案,搀扶他离开教室。孟二冬望着全班学生,嘴巴多次动了又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刹那间,寂静的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所有的学生,眼神充满着内疚,充满着歉意,怀着最大的留恋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室。

  朱秋德说,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孟二冬还在费力地说,最后一次课收束得有些匆忙,如果有时间,他还想把最后一章《晚唐五代词部分》讲得更详细些。

  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呈武说,孟二冬住院后,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很抱歉,说考试试题还没有出好,等回北京后再寄给我们。

  含泪听完孟二冬最后一堂课的中文系2002级学生欧阳超,在当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对他有太多的不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令我产生如此强烈的难舍情愫。”

  很多学生不知道,当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抢救,在生命经受最大的折磨和考验时,他对医生说出的唯一希望是:

  “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时刻挂念着他们的老师。2005年国庆节前,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二冬。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又分文未动地退还给了学生。

  119日,石河子大学中文系02级的张瑜和杜淑娟,带着全班同学的问候,来北京看望孟二冬。她们向老师倾诉大家的思念,描述石河子大学的变化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孟二冬眼眶湿润了。杜淑娟含着泪说:“大学四年,您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老师。您的唐代文学课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许多同学更坚定了当教师的理想。

  学生们还给孟二冬带来了漂亮的牛皮手鼓和各式各样的新疆干果。学生们说,孟老师,您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新疆,我们会捧着甜甜的哈密瓜和大大的葡萄欢迎您。您给我们唱歌,我们一起学新疆的手鼓。

  “在我们这个西部偏远但又不安于平静的小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受各种诱惑,向往着富裕、开放、繁华的世界,一批人走了,像潮水一般被喧哗世界的大海所淹没,另一批人又在蓄势待发,摆好了起跑的姿势。”石河子大学教师卿涛说:“在西部边疆教育的讲台上,当我们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被孟二冬震撼之后,我们明白,自己责任的种子早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根植在国家、民族振兴的土壤里,年轻的肩上开始感觉到重量了,但脚步一定是更轻快了。因为,我们身边会有更多像孟二冬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选择和学术追求的人在引领着大家前进。”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感叹道,现在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除了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外,在精神文明尤其是学风、精神的这种感染和力量,对于我们西部大学的建设更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石河子大学日前已发出聘书,聘任孟二冬为该校终身教授。正如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所说,孟二冬是一个在平凡中体现伟大的普通教师,学生对他有那么深的感情,教师对他有那么深的留恋。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本报评论员

  在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事迹让我们由衷地作出这样的解读。

  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为学、为师、为人高度和谐统一。做学问,他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七年磨一剑写出《〈登科记考〉补正》;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社会转型中,有些人迷失在思想浮躁、价值观紊乱、道德困惑、市场喧嚣之中,但孟二冬坚守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人格,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良知。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普通教师塑造的人格形象。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让孟二冬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绵亘不断的道义传承与现代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高度融合;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教育界最可宝贵的奉献精神与脊梁精神的完美体现。向孟二冬学习,就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112日,大雪中的北大未名湖畔晶莹剔透,更显妖娆。缤纷的雪花落在中文系博士生李晶的睫毛上,湿润了她的双眸。“今天是孟二冬老师的生日。老师出生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也许意味着他的生命要经受艰难的历练。我相信,老师的生命力一定像冬天一样顽强不屈,他会再微笑地站在讲台。”

  丰年瑞雪,孟二冬迎来了49岁的生日。在瑰丽的烛光中,他吟诵了《淮南子》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语句,来鞭策自己身为人师,更需时刻反思,提升修养,回报学生。

  每一次学生来,他都特别开心,但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

  倒在援疆讲台上的孟二冬,在北京经历了命悬一线、妙手回天的生死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他历经3次大手术、几次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的乐观积极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而在病榻上,他始终坚持指导学生。

  几天前,因为光顾着和学生谈唐代文学,耽误了服药时间,孟二冬吃药时有点急,一颗药片卡在了他狭窄的食道里。虽然后来医生在胃镜下做了扩张,可是因为狭窄部位出现了水肿,使得孟二冬几天不能吃东西,明显地消瘦多了。这时候,05级硕士生蔡丹君来医院看望老师。一看到学生来,孟二冬可开心了,顿时精神百倍,一聊又是很长时间。

  蔡丹君说,看到老师饿着肚子却神采飞扬地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回忆说,就在2005910日老师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

  “我这半年来,在老师的交代下,转向其他导师求教,但我知道孟老师的内心其实很歉疚,因为这无疑会给其他老师带来很多麻烦。孟老师虽然不能经常阅读我的学习报告,但他始终指引我研究的方向,传授我治学的方法。”

  孟二冬有5个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他觉得在毕业的节骨眼上学生更需要答疑解惑,于是他安排每个学生一人轮流一天,来病房和他论谈。他和学生一起吃饭,挪桌子、搬椅子、洗碗,还非常细心地照顾学生。让学生们感到非常内疚的是,因为照顾学生忙这忙那,十几天后,孟二冬患上了感冒。

  “对常人来说,感冒没有什么,可是对孟老师来说,却有生命危险。每一次学生来,孟老师都特别开心,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但他宁愿如此,他想的全都是学生。”北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萍萍非常感动地说。

  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赞不绝口。他经常对学生说,现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很多都是在研究外围的东西,我们要把研究重点放回到文学的本身来。李晶说:“孟老师对我们特别宽容,但这种宽容不是一种放任,而是因材施教,寄予一种最深的鼓励,在感动和激发中鼓励你做学问。”

  李晶说,还没进北大时就知道孟二冬的《〈登科记考〉补正》,非常崇拜。可是她也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孟老师学问扎实,注重考据,而自己因为性别特点,偏向感性,她担心自己做不好学问。孟二冬琢磨到她的想法后,充分肯定了她的研究特色,说:“《〈登科记考〉补正》只是我学术上的一个准备,我要走一条把学术性情建立在扎实学术准备上的道路,性情为本的研究方式也是可以坚持的。”老师看完她第一篇论文后发来的短信,使李晶深受鼓舞并一直珍藏在手机里。短信是这样写的:“论文看毕,此节写得甚好,能看到你的才气和功力,很为你高兴。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有所笔误。天气炎热,注意身体。”

  “孟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二冬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会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让学生非常受感动。博士生翟景运说,2003年,孟老师从日本讲学回来没几天,他就把论文发到孟老师的信箱里了。他当时想,老师去日本讲学两年没回家,手头上一定有许多的事要办,家里也会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先把论文发给他,待他有时间时再说吧。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孟老师就把4万多字的论文看完了,还批改了许多意见,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

  不仅是指导研究生,就是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孟二冬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反复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在课堂上,孟二冬每次上课都会早一点到,下课后也会晚一点走,希望与学生有更多尽兴的交流。

  病情历经了几次反复后,孟二冬更加惜时如金,一心琢磨着要把时间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于是,他向系里提出借用一间校内单身宿舍,以便与学生们随时交流。“多活一天,就要多和学生呆一天。”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说,孟二冬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

  在学生的眼中,孟二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曾祥波的心里都会泛起一股暖流。

  2003级硕士生赵乐说,刚搬进新建好的学生宿舍时,孟二冬担心有甲醛的污染,自己花钱给每个宿舍送了一盆绿萝,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刘占召说,每隔一段时间,孟老师就叫学生们到他家吃饭,亲自下厨房做香喷喷的红烧肉,有时师生们一起做饭做菜,边做边聊边讨论问题。而请学生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孟二冬总是给学生点烤鸭吃,而且一点就是两只。

  孟二冬现在每天都能收到许多信和贺卡,大多都是他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比如,新疆石河子的学生给他叠了千纸鹤,寄了几百张贺卡,今年又邮寄过来一个特别大的“不倒翁”,希望孟老师永远坚强不倒。孟二冬曾经执教的安徽宿州师专和山东烟台大学的学生,也给他写来很多信。烟台大学87级的一名女生在信中说,在大学时上孟老师的课,她总是坐最前排听得最认真。一名在美国深造的学生说,孟老师讲课时的神采飞扬和对学生的认真态度,一直让他非常怀念。而这么多的学生,孟二冬却几乎每一个都能想起,他一边看信,一边对身边的弟子说着当年的往事,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孟二冬准备了许多精美的贺卡,他说有很多人要感谢。因为他胸部插着针管,而且感冒未好,写贺卡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他的学生说,老师,要不我们替您写吧。孟二冬笑着拒绝了——“还是等我好些了,自己来写吧。这么多关心我的人,还有我的那么多学生,我要亲自向他们致谢”。

 

 

 

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或重大影响的成就,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这样评价他眼中的孟二冬。

  深入挖掘孟二冬的人格魅力,北大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的话很有说服力:孟二冬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唐代诗歌,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而他又是充满着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他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志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越来越稀缺时,孟二冬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一些人匆忙于名利场、焦虑于得失间的时候,孟二冬沉浸在对传统学术的梳理和研究中,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箴言相伴而行。孟二冬有很多藏书,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1980年,孟二冬在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三进北大学习深造,学术起点不算高,在做学问的路上心无旁骛地执著跋涉,其中的艰难曲折不在少数。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二冬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和图书管理员一起上下班,多年如一日。“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在书的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还记得,当他拿到孟二冬花费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时,他是何等的感慨,在当今还有人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这样一种文学史料性质书籍的出版,根本不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如果发行也就只有几千本的销量。”然而,孟二冬呕心沥血所做的这项填补文学史空白的研究,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大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孟二冬还把所得的3万元稿费,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温儒敏说,孟二冬已经到了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把从事的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作为一种职志,当作一种追求。进入这种状态后,自得其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生境界。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的这种精神和学风显得比较“另类”,但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哪怕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

  孟二冬为人沉静,但对人都是付出一片真心,非常真诚。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是孟二冬读硕士和博士时的同学。他回忆,读书时的孟二冬不爱说话,但总是把饭盆里的肉菜分给经济困难的同学,总是勤快地打扫宿舍,总是默默把每一个暖水瓶的热水打好,总是在踢球前主动给破旧的足球充好气。有时和孟二冬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但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而有的人尽管滔滔不绝,其实你看不出他真心想的是什么。

  他做每一件事总是能替别人想到,可是他答应你的时候从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在承诺一件事情的时候,话是如此之淡,以至不敢确定他是否真的想做;而在做的时候却肯于花如此多的气力,以至深怕他过于劳累,这样的人太值得信任了。

  孟二冬在中文系担任学术刊物《国学研究》的秘书,平时有很多细致的行政事务。他给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认真回信,细致地给信封口、粘邮票。他的妻子看他劳累,提出帮他粘邮票,可是孟二冬担心她粘得不够端正,坚持自己来做,他从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对人的一种尊重。

  孟二冬的真诚给医护人员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动。北大医院胸外科的护士们最难忘怀的,是孟二冬第一次手术后特殊的微笑。因为气管和食管同时切除了一部分,所以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孟二冬的头都抬不起来。但是每次护士们推开病房的一瞬间,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孟二冬歪着头微笑地在说“你好”。

  完善健康的人格,使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坦然面对

  孟二冬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只顾埋头故纸堆的学者。他体型高大,身材挺拔,外形阳光,学生们都说他很“酷”,有日本影星高仓健的气质。他热爱运动,在宿州师专的跳高纪录在他离开学校后的20多年里都没人打破,在北大的教工运动会上他也是跳高冠军。他还是排球高手和足球前锋,是运动场上最抢眼的人物。他平时总是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也不例外。如今在病榻上,孟二冬也穿着运动服。外表的阳光气质正是内心精神的使然。

  他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从不呻吟、从不诉苦,始终向人们展示最温暖的笑容。他的学生、同事、朋友经常提到,每次去医院看孟二冬,虽然他的样子日渐憔悴,但是他的精神状态之好总是出人意料。他谈笑风生,从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很幽默,常拿自己开玩笑。做了开颅手术后,他的一位学生来看他,问:“老师,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停了一下,他风趣地说,“这是聂海胜乘神六返回地球时说的第一句话,我都快赶上聂海胜了!”

  陈保亚这样评价他的老同学:“孟二冬有完善的、健康的人格,所以当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冷静而坦然地面对,作出常人做不到的明智选择。”

  正是在病榻上的这一年多里,孟二冬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送走了三个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去年春天全校运动会,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去年5月,毕业班研究生足球告别赛,他居然上了场;去年暑假,他还报名参加了中文系工会组织的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他修改并再版了《中国文学史》;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的乌托邦理想》,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7万字的《陶渊明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下)》;他练习书法,写的是“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

  “孟二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温儒敏说,“孟二冬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北大教务部副部长方新贵教授说,大年三十晚上漫步北大校园,能看到理科楼、实验楼等很多楼里,亮灯的教室还在三分之一以上,许多老师和学生还在加班。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北京大学还有许多许多。3年前,数学系有一名身患绝症的教授,在去世前20天,还要求学生用担架把他抬到考场监考。院里要求他停止上课在家休息,而这名教授说,只有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才觉得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在不久前,在陕西周公庙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名长期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教授,因为忘我工作被埋在了坍塌的土层里,后来是被学生扒出来才得以获救。

  正是这样的氛围,孕育出了以孟二冬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向学校的大环境下,名与利的诱惑却没有动摇这些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教师们。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他们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坚韧的理想信念,树立着当代教师的坐标。温儒敏说:“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有坚守的教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作出更多不可替代的成绩。”

 

 

 

 

 

 

 

 

 

 

 

                        孟二冬事迹介绍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4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423日凌晨1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2006年新春佳节将至,正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通过DV短片向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送去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我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在我来看,不是一般的善缘,而是一种福缘。还记得刘禹锡那首诗吗,那是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18日,当这个短片在石河子大学播放时,终于见到天天思念、脸庞日渐消瘦、但眼神依然坚强温暖的孟教授,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支教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

  巍巍天山雪,浓浓支教情。1月的北疆,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多度。孟二冬的几名北大博士生弟子带着老师的嘱托,来到冰雪覆盖的绿洲学府——石河子大学。

  病榻上的孟二冬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学生。他说,新疆的学生学习条件艰苦、学习资料欠缺,我想帮他们弄些资料。他让爱人耿琴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他还拿出3000多元钱买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等珍贵的书籍,赠给了石河子大学的中文系资料室。

  孟二冬嘱咐博士生给石河子中文系学生开设学习和学术讲座,他特别叮咛:在新疆的学弟学妹面前,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摆架子。他花钱买了16箱水果,香蕉、苹果、梨……丰硕的果实承载着老师的关爱,摆满了学生的课桌。博士生余洁说,在石河子大学的3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孟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和师生们结下的深厚感情。我们真实地体味着老师援疆支教的每一个细节,心中再一次感到无比震撼。

  负责联系北大中文系对口支援工作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经常回忆着孟二冬讲课的风采。是的,当孟二冬第一次走上石河子大学的讲台时,就深深吸引了大家。那是刚到石河子的第二天,孟二冬提前15分钟来到文科楼118室。此时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后面走道上慕名前来的其他院、系的学生还搬来了凳子,更有一些人站着听。孟二冬见此情形,就提前上课了。以后的每次课,孟二冬都提前开讲,因为他不愿让学生等,更是为了能尽量多地传授知识。

  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其他虚套,孟二冬直奔主题,直接对唐代文学风貌做整体介绍,自然得如同已经跟大家相处得很久、很熟。他那一副富有磁性又底气十足的男性嗓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场的师生们为之倾倒。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他的板书是繁体字,竖行直排,多而整齐,漂亮大方。孟二冬一会儿一擦的板书仍在继续,字字珠玑的讲解一潮高过一潮。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准备了最厚、最大的笔记本,以招架孟二冬几乎是倾泻而来的知识与才气。

  学生在后来给孟二冬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挤满师生的118教室,透过您那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文学史讲解,在神奇而又美妙、复杂而又多变的唐诗意境中,我们领略着文学的快乐。孟老师,您与我们的心永远地融在了一起。”

  为了不影响讲课发挥和听课效果,当石河子大学教师准备拿起相机走进中文系课堂,准备给孟二冬拍几张工作照时,孟二冬微笑地谢绝了。没能留下一张孟二冬讲课的照片,这也成了石河子大学教师心中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2004426日,孟二冬以惊人的毅力讲完了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说起那天的情景,许多师生声音哽咽了。

  学生们看到,孟二冬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喘气的声音比说话声还大,因呼吸困难,他上课时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脸憋得通红。坐在前排的学生咬着嘴唇默默地流着泪,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孟二冬这句话刚落,全班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全哭了。此时,孟二冬已发不出声音,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偌大的教室里,只听见他咽水时艰难地咕咚咕咚的响声,流着泪的学生们无语地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见此情景,随同孟二冬上课的朱秋德老师赶忙走上前,帮助收拾教案,搀扶他离开教室。孟二冬望着全班学生,嘴巴多次动了又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刹那间,寂静的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所有的学生,眼神充满着内疚,充满着歉意,怀着最大的留恋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室。

  朱秋德说,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孟二冬还在费力地说,最后一次课收束得有些匆忙,如果有时间,他还想把最后一章《晚唐五代词部分》讲得更详细些。

  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呈武说,孟二冬住院后,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很抱歉,说考试试题还没有出好,等回北京后再寄给我们。

  含泪听完孟二冬最后一堂课的中文系2002级学生欧阳超,在当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对他有太多的不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令我产生如此强烈的难舍情愫。”

  很多学生不知道,当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抢救,在生命经受最大的折磨和考验时,他对医生说出的唯一希望是:

  “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时刻挂念着他们的老师。2005年国庆节前,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二冬。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又分文未动地退还给了学生。

  119日,石河子大学中文系02级的张瑜和杜淑娟,带着全班同学的问候,来北京看望孟二冬。她们向老师倾诉大家的思念,描述石河子大学的变化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孟二冬眼眶湿润了。杜淑娟含着泪说:“大学四年,您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老师。您的唐代文学课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许多同学更坚定了当教师的理想。

  学生们还给孟二冬带来了漂亮的牛皮手鼓和各式各样的新疆干果。学生们说,孟老师,您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新疆,我们会捧着甜甜的哈密瓜和大大的葡萄欢迎您。您给我们唱歌,我们一起学新疆的手鼓。

  “在我们这个西部偏远但又不安于平静的小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受各种诱惑,向往着富裕、开放、繁华的世界,一批人走了,像潮水一般被喧哗世界的大海所淹没,另一批人又在蓄势待发,摆好了起跑的姿势。”石河子大学教师卿涛说:“在西部边疆教育的讲台上,当我们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被孟二冬震撼之后,我们明白,自己责任的种子早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根植在国家、民族振兴的土壤里,年轻的肩上开始感觉到重量了,但脚步一定是更轻快了。因为,我们身边会有更多像孟二冬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选择和学术追求的人在引领着大家前进。”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感叹道,现在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除了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外,在精神文明尤其是学风、精神的这种感染和力量,对于我们西部大学的建设更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石河子大学日前已发出聘书,聘任孟二冬为该校终身教授。正如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所说,孟二冬是一个在平凡中体现伟大的普通教师,学生对他有那么深的感情,教师对他有那么深的留恋。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本报评论员

  在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事迹让我们由衷地作出这样的解读。

  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为学、为师、为人高度和谐统一。做学问,他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七年磨一剑写出《〈登科记考〉补正》;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社会转型中,有些人迷失在思想浮躁、价值观紊乱、道德困惑、市场喧嚣之中,但孟二冬坚守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人格,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良知。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普通教师塑造的人格形象。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让孟二冬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绵亘不断的道义传承与现代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高度融合;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教育界最可宝贵的奉献精神与脊梁精神的完美体现。向孟二冬学习,就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112日,大雪中的北大未名湖畔晶莹剔透,更显妖娆。缤纷的雪花落在中文系博士生李晶的睫毛上,湿润了她的双眸。“今天是孟二冬老师的生日。老师出生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也许意味着他的生命要经受艰难的历练。我相信,老师的生命力一定像冬天一样顽强不屈,他会再微笑地站在讲台。”

  丰年瑞雪,孟二冬迎来了49岁的生日。在瑰丽的烛光中,他吟诵了《淮南子》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语句,来鞭策自己身为人师,更需时刻反思,提升修养,回报学生。

  每一次学生来,他都特别开心,但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

  倒在援疆讲台上的孟二冬,在北京经历了命悬一线、妙手回天的生死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他历经3次大手术、几次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的乐观积极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而在病榻上,他始终坚持指导学生。

  几天前,因为光顾着和学生谈唐代文学,耽误了服药时间,孟二冬吃药时有点急,一颗药片卡在了他狭窄的食道里。虽然后来医生在胃镜下做了扩张,可是因为狭窄部位出现了水肿,使得孟二冬几天不能吃东西,明显地消瘦多了。这时候,05级硕士生蔡丹君来医院看望老师。一看到学生来,孟二冬可开心了,顿时精神百倍,一聊又是很长时间。

  蔡丹君说,看到老师饿着肚子却神采飞扬地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回忆说,就在2005910日老师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

  “我这半年来,在老师的交代下,转向其他导师求教,但我知道孟老师的内心其实很歉疚,因为这无疑会给其他老师带来很多麻烦。孟老师虽然不能经常阅读我的学习报告,但他始终指引我研究的方向,传授我治学的方法。”

  孟二冬有5个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他觉得在毕业的节骨眼上学生更需要答疑解惑,于是他安排每个学生一人轮流一天,来病房和他论谈。他和学生一起吃饭,挪桌子、搬椅子、洗碗,还非常细心地照顾学生。让学生们感到非常内疚的是,因为照顾学生忙这忙那,十几天后,孟二冬患上了感冒。

  “对常人来说,感冒没有什么,可是对孟老师来说,却有生命危险。每一次学生来,孟老师都特别开心,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但他宁愿如此,他想的全都是学生。”北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萍萍非常感动地说。

  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赞不绝口。他经常对学生说,现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很多都是在研究外围的东西,我们要把研究重点放回到文学的本身来。李晶说:“孟老师对我们特别宽容,但这种宽容不是一种放任,而是因材施教,寄予一种最深的鼓励,在感动和激发中鼓励你做学问。”

  李晶说,还没进北大时就知道孟二冬的《〈登科记考〉补正》,非常崇拜。可是她也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孟老师学问扎实,注重考据,而自己因为性别特点,偏向感性,她担心自己做不好学问。孟二冬琢磨到她的想法后,充分肯定了她的研究特色,说:“《〈登科记考〉补正》只是我学术上的一个准备,我要走一条把学术性情建立在扎实学术准备上的道路,性情为本的研究方式也是可以坚持的。”老师看完她第一篇论文后发来的短信,使李晶深受鼓舞并一直珍藏在手机里。短信是这样写的:“论文看毕,此节写得甚好,能看到你的才气和功力,很为你高兴。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有所笔误。天气炎热,注意身体。”

  “孟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二冬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会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让学生非常受感动。博士生翟景运说,2003年,孟老师从日本讲学回来没几天,他就把论文发到孟老师的信箱里了。他当时想,老师去日本讲学两年没回家,手头上一定有许多的事要办,家里也会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先把论文发给他,待他有时间时再说吧。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孟老师就把4万多字的论文看完了,还批改了许多意见,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

  不仅是指导研究生,就是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孟二冬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反复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在课堂上,孟二冬每次上课都会早一点到,下课后也会晚一点走,希望与学生有更多尽兴的交流。

  病情历经了几次反复后,孟二冬更加惜时如金,一心琢磨着要把时间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于是,他向系里提出借用一间校内单身宿舍,以便与学生们随时交流。“多活一天,就要多和学生呆一天。”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说,孟二冬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

  在学生的眼中,孟二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曾祥波的心里都会泛起一股暖流。

  2003级硕士生赵乐说,刚搬进新建好的学生宿舍时,孟二冬担心有甲醛的污染,自己花钱给每个宿舍送了一盆绿萝,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刘占召说,每隔一段时间,孟老师就叫学生们到他家吃饭,亲自下厨房做香喷喷的红烧肉,有时师生们一起做饭做菜,边做边聊边讨论问题。而请学生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孟二冬总是给学生点烤鸭吃,而且一点就是两只。

  孟二冬现在每天都能收到许多信和贺卡,大多都是他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比如,新疆石河子的学生给他叠了千纸鹤,寄了几百张贺卡,今年又邮寄过来一个特别大的“不倒翁”,希望孟老师永远坚强不倒。孟二冬曾经执教的安徽宿州师专和山东烟台大学的学生,也给他写来很多信。烟台大学87级的一名女生在信中说,在大学时上孟老师的课,她总是坐最前排听得最认真。一名在美国深造的学生说,孟老师讲课时的神采飞扬和对学生的认真态度,一直让他非常怀念。而这么多的学生,孟二冬却几乎每一个都能想起,他一边看信,一边对身边的弟子说着当年的往事,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孟二冬准备了许多精美的贺卡,他说有很多人要感谢。因为他胸部插着针管,而且感冒未好,写贺卡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他的学生说,老师,要不我们替您写吧。孟二冬笑着拒绝了——“还是等我好些了,自己来写吧。这么多关心我的人,还有我的那么多学生,我要亲自向他们致谢”。

 

 

 

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或重大影响的成就,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这样评价他眼中的孟二冬。

  深入挖掘孟二冬的人格魅力,北大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的话很有说服力:孟二冬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唐代诗歌,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而他又是充满着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他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志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越来越稀缺时,孟二冬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一些人匆忙于名利场、焦虑于得失间的时候,孟二冬沉浸在对传统学术的梳理和研究中,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箴言相伴而行。孟二冬有很多藏书,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1980年,孟二冬在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三进北大学习深造,学术起点不算高,在做学问的路上心无旁骛地执著跋涉,其中的艰难曲折不在少数。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二冬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和图书管理员一起上下班,多年如一日。“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在书的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还记得,当他拿到孟二冬花费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时,他是何等的感慨,在当今还有人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这样一种文学史料性质书籍的出版,根本不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如果发行也就只有几千本的销量。”然而,孟二冬呕心沥血所做的这项填补文学史空白的研究,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大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孟二冬还把所得的3万元稿费,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温儒敏说,孟二冬已经到了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把从事的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作为一种职志,当作一种追求。进入这种状态后,自得其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生境界。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的这种精神和学风显得比较“另类”,但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哪怕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

  孟二冬为人沉静,但对人都是付出一片真心,非常真诚。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是孟二冬读硕士和博士时的同学。他回忆,读书时的孟二冬不爱说话,但总是把饭盆里的肉菜分给经济困难的同学,总是勤快地打扫宿舍,总是默默把每一个暖水瓶的热水打好,总是在踢球前主动给破旧的足球充好气。有时和孟二冬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但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而有的人尽管滔滔不绝,其实你看不出他真心想的是什么。

  他做每一件事总是能替别人想到,可是他答应你的时候从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在承诺一件事情的时候,话是如此之淡,以至不敢确定他是否真的想做;而在做的时候却肯于花如此多的气力,以至深怕他过于劳累,这样的人太值得信任了。

  孟二冬在中文系担任学术刊物《国学研究》的秘书,平时有很多细致的行政事务。他给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认真回信,细致地给信封口、粘邮票。他的妻子看他劳累,提出帮他粘邮票,可是孟二冬担心她粘得不够端正,坚持自己来做,他从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对人的一种尊重。

  孟二冬的真诚给医护人员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动。北大医院胸外科的护士们最难忘怀的,是孟二冬第一次手术后特殊的微笑。因为气管和食管同时切除了一部分,所以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孟二冬的头都抬不起来。但是每次护士们推开病房的一瞬间,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孟二冬歪着头微笑地在说“你好”。

  完善健康的人格,使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坦然面对

  孟二冬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只顾埋头故纸堆的学者。他体型高大,身材挺拔,外形阳光,学生们都说他很“酷”,有日本影星高仓健的气质。他热爱运动,在宿州师专的跳高纪录在他离开学校后的20多年里都没人打破,在北大的教工运动会上他也是跳高冠军。他还是排球高手和足球前锋,是运动场上最抢眼的人物。他平时总是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也不例外。如今在病榻上,孟二冬也穿着运动服。外表的阳光气质正是内心精神的使然。

  他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从不呻吟、从不诉苦,始终向人们展示最温暖的笑容。他的学生、同事、朋友经常提到,每次去医院看孟二冬,虽然他的样子日渐憔悴,但是他的精神状态之好总是出人意料。他谈笑风生,从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很幽默,常拿自己开玩笑。做了开颅手术后,他的一位学生来看他,问:“老师,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停了一下,他风趣地说,“这是聂海胜乘神六返回地球时说的第一句话,我都快赶上聂海胜了!”

  陈保亚这样评价他的老同学:“孟二冬有完善的、健康的人格,所以当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冷静而坦然地面对,作出常人做不到的明智选择。”

  正是在病榻上的这一年多里,孟二冬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送走了三个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去年春天全校运动会,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去年5月,毕业班研究生足球告别赛,他居然上了场;去年暑假,他还报名参加了中文系工会组织的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他修改并再版了《中国文学史》;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的乌托邦理想》,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7万字的《陶渊明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下)》;他练习书法,写的是“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

  “孟二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温儒敏说,“孟二冬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北大教务部副部长方新贵教授说,大年三十晚上漫步北大校园,能看到理科楼、实验楼等很多楼里,亮灯的教室还在三分之一以上,许多老师和学生还在加班。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北京大学还有许多许多。3年前,数学系有一名身患绝症的教授,在去世前20天,还要求学生用担架把他抬到考场监考。院里要求他停止上课在家休息,而这名教授说,只有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才觉得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在不久前,在陕西周公庙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名长期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教授,因为忘我工作被埋在了坍塌的土层里,后来是被学生扒出来才得以获救。

  正是这样的氛围,孕育出了以孟二冬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向学校的大环境下,名与利的诱惑却没有动摇这些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教师们。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他们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坚韧的理想信念,树立着当代教师的坐标。温儒敏说:“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有坚守的教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作出更多不可替代的成绩。”

 

 

 

 

 

 

 

 

 

 

 

 

 

 

 

 

 

 

 

 

 

 

 

 

 

 

 

 

 

                        孟二冬事迹介绍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4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423日凌晨1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2006年新春佳节将至,正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通过DV短片向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送去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我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在我来看,不是一般的善缘,而是一种福缘。还记得刘禹锡那首诗吗,那是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18日,当这个短片在石河子大学播放时,终于见到天天思念、脸庞日渐消瘦、但眼神依然坚强温暖的孟教授,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支教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

  巍巍天山雪,浓浓支教情。1月的北疆,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多度。孟二冬的几名北大博士生弟子带着老师的嘱托,来到冰雪覆盖的绿洲学府——石河子大学。

  病榻上的孟二冬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学生。他说,新疆的学生学习条件艰苦、学习资料欠缺,我想帮他们弄些资料。他让爱人耿琴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他还拿出3000多元钱买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等珍贵的书籍,赠给了石河子大学的中文系资料室。

  孟二冬嘱咐博士生给石河子中文系学生开设学习和学术讲座,他特别叮咛:在新疆的学弟学妹面前,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摆架子。他花钱买了16箱水果,香蕉、苹果、梨……丰硕的果实承载着老师的关爱,摆满了学生的课桌。博士生余洁说,在石河子大学的3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孟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和师生们结下的深厚感情。我们真实地体味着老师援疆支教的每一个细节,心中再一次感到无比震撼。

  负责联系北大中文系对口支援工作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经常回忆着孟二冬讲课的风采。是的,当孟二冬第一次走上石河子大学的讲台时,就深深吸引了大家。那是刚到石河子的第二天,孟二冬提前15分钟来到文科楼118室。此时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后面走道上慕名前来的其他院、系的学生还搬来了凳子,更有一些人站着听。孟二冬见此情形,就提前上课了。以后的每次课,孟二冬都提前开讲,因为他不愿让学生等,更是为了能尽量多地传授知识。

  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其他虚套,孟二冬直奔主题,直接对唐代文学风貌做整体介绍,自然得如同已经跟大家相处得很久、很熟。他那一副富有磁性又底气十足的男性嗓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场的师生们为之倾倒。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他的板书是繁体字,竖行直排,多而整齐,漂亮大方。孟二冬一会儿一擦的板书仍在继续,字字珠玑的讲解一潮高过一潮。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准备了最厚、最大的笔记本,以招架孟二冬几乎是倾泻而来的知识与才气。

  学生在后来给孟二冬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挤满师生的118教室,透过您那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文学史讲解,在神奇而又美妙、复杂而又多变的唐诗意境中,我们领略着文学的快乐。孟老师,您与我们的心永远地融在了一起。”

  为了不影响讲课发挥和听课效果,当石河子大学教师准备拿起相机走进中文系课堂,准备给孟二冬拍几张工作照时,孟二冬微笑地谢绝了。没能留下一张孟二冬讲课的照片,这也成了石河子大学教师心中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2004426日,孟二冬以惊人的毅力讲完了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说起那天的情景,许多师生声音哽咽了。

  学生们看到,孟二冬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喘气的声音比说话声还大,因呼吸困难,他上课时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脸憋得通红。坐在前排的学生咬着嘴唇默默地流着泪,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孟二冬这句话刚落,全班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全哭了。此时,孟二冬已发不出声音,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偌大的教室里,只听见他咽水时艰难地咕咚咕咚的响声,流着泪的学生们无语地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见此情景,随同孟二冬上课的朱秋德老师赶忙走上前,帮助收拾教案,搀扶他离开教室。孟二冬望着全班学生,嘴巴多次动了又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刹那间,寂静的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所有的学生,眼神充满着内疚,充满着歉意,怀着最大的留恋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室。

  朱秋德说,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孟二冬还在费力地说,最后一次课收束得有些匆忙,如果有时间,他还想把最后一章《晚唐五代词部分》讲得更详细些。

  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呈武说,孟二冬住院后,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很抱歉,说考试试题还没有出好,等回北京后再寄给我们。

  含泪听完孟二冬最后一堂课的中文系2002级学生欧阳超,在当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对他有太多的不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令我产生如此强烈的难舍情愫。”

  很多学生不知道,当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抢救,在生命经受最大的折磨和考验时,他对医生说出的唯一希望是:

  “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时刻挂念着他们的老师。2005年国庆节前,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二冬。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又分文未动地退还给了学生。

  119日,石河子大学中文系02级的张瑜和杜淑娟,带着全班同学的问候,来北京看望孟二冬。她们向老师倾诉大家的思念,描述石河子大学的变化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孟二冬眼眶湿润了。杜淑娟含着泪说:“大学四年,您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老师。您的唐代文学课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许多同学更坚定了当教师的理想。

  学生们还给孟二冬带来了漂亮的牛皮手鼓和各式各样的新疆干果。学生们说,孟老师,您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新疆,我们会捧着甜甜的哈密瓜和大大的葡萄欢迎您。您给我们唱歌,我们一起学新疆的手鼓。

  “在我们这个西部偏远但又不安于平静的小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受各种诱惑,向往着富裕、开放、繁华的世界,一批人走了,像潮水一般被喧哗世界的大海所淹没,另一批人又在蓄势待发,摆好了起跑的姿势。”石河子大学教师卿涛说:“在西部边疆教育的讲台上,当我们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被孟二冬震撼之后,我们明白,自己责任的种子早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根植在国家、民族振兴的土壤里,年轻的肩上开始感觉到重量了,但脚步一定是更轻快了。因为,我们身边会有更多像孟二冬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选择和学术追求的人在引领着大家前进。”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感叹道,现在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除了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外,在精神文明尤其是学风、精神的这种感染和力量,对于我们西部大学的建设更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石河子大学日前已发出聘书,聘任孟二冬为该校终身教授。正如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所说,孟二冬是一个在平凡中体现伟大的普通教师,学生对他有那么深的感情,教师对他有那么深的留恋。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本报评论员

  在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事迹让我们由衷地作出这样的解读。

  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为学、为师、为人高度和谐统一。做学问,他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七年磨一剑写出《〈登科记考〉补正》;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社会转型中,有些人迷失在思想浮躁、价值观紊乱、道德困惑、市场喧嚣之中,但孟二冬坚守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人格,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良知。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普通教师塑造的人格形象。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让孟二冬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绵亘不断的道义传承与现代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高度融合;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教育界最可宝贵的奉献精神与脊梁精神的完美体现。向孟二冬学习,就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112日,大雪中的北大未名湖畔晶莹剔透,更显妖娆。缤纷的雪花落在中文系博士生李晶的睫毛上,湿润了她的双眸。“今天是孟二冬老师的生日。老师出生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也许意味着他的生命要经受艰难的历练。我相信,老师的生命力一定像冬天一样顽强不屈,他会再微笑地站在讲台。”

  丰年瑞雪,孟二冬迎来了49岁的生日。在瑰丽的烛光中,他吟诵了《淮南子》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语句,来鞭策自己身为人师,更需时刻反思,提升修养,回报学生。

  每一次学生来,他都特别开心,但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

  倒在援疆讲台上的孟二冬,在北京经历了命悬一线、妙手回天的生死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他历经3次大手术、几次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的乐观积极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而在病榻上,他始终坚持指导学生。

  几天前,因为光顾着和学生谈唐代文学,耽误了服药时间,孟二冬吃药时有点急,一颗药片卡在了他狭窄的食道里。虽然后来医生在胃镜下做了扩张,可是因为狭窄部位出现了水肿,使得孟二冬几天不能吃东西,明显地消瘦多了。这时候,05级硕士生蔡丹君来医院看望老师。一看到学生来,孟二冬可开心了,顿时精神百倍,一聊又是很长时间。

  蔡丹君说,看到老师饿着肚子却神采飞扬地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回忆说,就在2005910日老师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

  “我这半年来,在老师的交代下,转向其他导师求教,但我知道孟老师的内心其实很歉疚,因为这无疑会给其他老师带来很多麻烦。孟老师虽然不能经常阅读我的学习报告,但他始终指引我研究的方向,传授我治学的方法。”

  孟二冬有5个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他觉得在毕业的节骨眼上学生更需要答疑解惑,于是他安排每个学生一人轮流一天,来病房和他论谈。他和学生一起吃饭,挪桌子、搬椅子、洗碗,还非常细心地照顾学生。让学生们感到非常内疚的是,因为照顾学生忙这忙那,十几天后,孟二冬患上了感冒。

  “对常人来说,感冒没有什么,可是对孟老师来说,却有生命危险。每一次学生来,孟老师都特别开心,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但他宁愿如此,他想的全都是学生。”北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萍萍非常感动地说。

  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赞不绝口。他经常对学生说,现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很多都是在研究外围的东西,我们要把研究重点放回到文学的本身来。李晶说:“孟老师对我们特别宽容,但这种宽容不是一种放任,而是因材施教,寄予一种最深的鼓励,在感动和激发中鼓励你做学问。”

  李晶说,还没进北大时就知道孟二冬的《〈登科记考〉补正》,非常崇拜。可是她也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孟老师学问扎实,注重考据,而自己因为性别特点,偏向感性,她担心自己做不好学问。孟二冬琢磨到她的想法后,充分肯定了她的研究特色,说:“《〈登科记考〉补正》只是我学术上的一个准备,我要走一条把学术性情建立在扎实学术准备上的道路,性情为本的研究方式也是可以坚持的。”老师看完她第一篇论文后发来的短信,使李晶深受鼓舞并一直珍藏在手机里。短信是这样写的:“论文看毕,此节写得甚好,能看到你的才气和功力,很为你高兴。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有所笔误。天气炎热,注意身体。”

  “孟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二冬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会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让学生非常受感动。博士生翟景运说,2003年,孟老师从日本讲学回来没几天,他就把论文发到孟老师的信箱里了。他当时想,老师去日本讲学两年没回家,手头上一定有许多的事要办,家里也会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先把论文发给他,待他有时间时再说吧。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孟老师就把4万多字的论文看完了,还批改了许多意见,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

  不仅是指导研究生,就是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孟二冬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反复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在课堂上,孟二冬每次上课都会早一点到,下课后也会晚一点走,希望与学生有更多尽兴的交流。

  病情历经了几次反复后,孟二冬更加惜时如金,一心琢磨着要把时间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于是,他向系里提出借用一间校内单身宿舍,以便与学生们随时交流。“多活一天,就要多和学生呆一天。”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说,孟二冬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

  在学生的眼中,孟二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曾祥波的心里都会泛起一股暖流。

  2003级硕士生赵乐说,刚搬进新建好的学生宿舍时,孟二冬担心有甲醛的污染,自己花钱给每个宿舍送了一盆绿萝,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刘占召说,每隔一段时间,孟老师就叫学生们到他家吃饭,亲自下厨房做香喷喷的红烧肉,有时师生们一起做饭做菜,边做边聊边讨论问题。而请学生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孟二冬总是给学生点烤鸭吃,而且一点就是两只。

  孟二冬现在每天都能收到许多信和贺卡,大多都是他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比如,新疆石河子的学生给他叠了千纸鹤,寄了几百张贺卡,今年又邮寄过来一个特别大的“不倒翁”,希望孟老师永远坚强不倒。孟二冬曾经执教的安徽宿州师专和山东烟台大学的学生,也给他写来很多信。烟台大学87级的一名女生在信中说,在大学时上孟老师的课,她总是坐最前排听得最认真。一名在美国深造的学生说,孟老师讲课时的神采飞扬和对学生的认真态度,一直让他非常怀念。而这么多的学生,孟二冬却几乎每一个都能想起,他一边看信,一边对身边的弟子说着当年的往事,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孟二冬准备了许多精美的贺卡,他说有很多人要感谢。因为他胸部插着针管,而且感冒未好,写贺卡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他的学生说,老师,要不我们替您写吧。孟二冬笑着拒绝了——“还是等我好些了,自己来写吧。这么多关心我的人,还有我的那么多学生,我要亲自向他们致谢”。

 

 

 

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或重大影响的成就,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这样评价他眼中的孟二冬。

  深入挖掘孟二冬的人格魅力,北大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的话很有说服力:孟二冬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唐代诗歌,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而他又是充满着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他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志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越来越稀缺时,孟二冬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一些人匆忙于名利场、焦虑于得失间的时候,孟二冬沉浸在对传统学术的梳理和研究中,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箴言相伴而行。孟二冬有很多藏书,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1980年,孟二冬在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三进北大学习深造,学术起点不算高,在做学问的路上心无旁骛地执著跋涉,其中的艰难曲折不在少数。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二冬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和图书管理员一起上下班,多年如一日。“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在书的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还记得,当他拿到孟二冬花费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时,他是何等的感慨,在当今还有人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这样一种文学史料性质书籍的出版,根本不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如果发行也就只有几千本的销量。”然而,孟二冬呕心沥血所做的这项填补文学史空白的研究,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大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孟二冬还把所得的3万元稿费,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温儒敏说,孟二冬已经到了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把从事的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作为一种职志,当作一种追求。进入这种状态后,自得其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生境界。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的这种精神和学风显得比较“另类”,但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哪怕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

  孟二冬为人沉静,但对人都是付出一片真心,非常真诚。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是孟二冬读硕士和博士时的同学。他回忆,读书时的孟二冬不爱说话,但总是把饭盆里的肉菜分给经济困难的同学,总是勤快地打扫宿舍,总是默默把每一个暖水瓶的热水打好,总是在踢球前主动给破旧的足球充好气。有时和孟二冬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但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而有的人尽管滔滔不绝,其实你看不出他真心想的是什么。

  他做每一件事总是能替别人想到,可是他答应你的时候从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在承诺一件事情的时候,话是如此之淡,以至不敢确定他是否真的想做;而在做的时候却肯于花如此多的气力,以至深怕他过于劳累,这样的人太值得信任了。

  孟二冬在中文系担任学术刊物《国学研究》的秘书,平时有很多细致的行政事务。他给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认真回信,细致地给信封口、粘邮票。他的妻子看他劳累,提出帮他粘邮票,可是孟二冬担心她粘得不够端正,坚持自己来做,他从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对人的一种尊重。

  孟二冬的真诚给医护人员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动。北大医院胸外科的护士们最难忘怀的,是孟二冬第一次手术后特殊的微笑。因为气管和食管同时切除了一部分,所以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孟二冬的头都抬不起来。但是每次护士们推开病房的一瞬间,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孟二冬歪着头微笑地在说“你好”。

  完善健康的人格,使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坦然面对

  孟二冬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只顾埋头故纸堆的学者。他体型高大,身材挺拔,外形阳光,学生们都说他很“酷”,有日本影星高仓健的气质。他热爱运动,在宿州师专的跳高纪录在他离开学校后的20多年里都没人打破,在北大的教工运动会上他也是跳高冠军。他还是排球高手和足球前锋,是运动场上最抢眼的人物。他平时总是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也不例外。如今在病榻上,孟二冬也穿着运动服。外表的阳光气质正是内心精神的使然。

  他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从不呻吟、从不诉苦,始终向人们展示最温暖的笑容。他的学生、同事、朋友经常提到,每次去医院看孟二冬,虽然他的样子日渐憔悴,但是他的精神状态之好总是出人意料。他谈笑风生,从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很幽默,常拿自己开玩笑。做了开颅手术后,他的一位学生来看他,问:“老师,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停了一下,他风趣地说,“这是聂海胜乘神六返回地球时说的第一句话,我都快赶上聂海胜了!”

  陈保亚这样评价他的老同学:“孟二冬有完善的、健康的人格,所以当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冷静而坦然地面对,作出常人做不到的明智选择。”

  正是在病榻上的这一年多里,孟二冬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送走了三个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去年春天全校运动会,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去年5月,毕业班研究生足球告别赛,他居然上了场;去年暑假,他还报名参加了中文系工会组织的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他修改并再版了《中国文学史》;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的乌托邦理想》,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7万字的《陶渊明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下)》;他练习书法,写的是“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

  “孟二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温儒敏说,“孟二冬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北大教务部副部长方新贵教授说,大年三十晚上漫步北大校园,能看到理科楼、实验楼等很多楼里,亮灯的教室还在三分之一以上,许多老师和学生还在加班。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北京大学还有许多许多。3年前,数学系有一名身患绝症的教授,在去世前20天,还要求学生用担架把他抬到考场监考。院里要求他停止上课在家休息,而这名教授说,只有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才觉得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在不久前,在陕西周公庙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名长期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教授,因为忘我工作被埋在了坍塌的土层里,后来是被学生扒出来才得以获救。

  正是这样的氛围,孕育出了以孟二冬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向学校的大环境下,名与利的诱惑却没有动摇这些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教师们。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他们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坚韧的理想信念,树立着当代教师的坐标。温儒敏说:“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有坚守的教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作出更多不可替代的成绩。”

 

 

 

 

 

 

 

 

 

 

 

 

                        孟二冬事迹介绍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4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423日凌晨1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2006年新春佳节将至,正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通过DV短片向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送去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我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在我来看,不是一般的善缘,而是一种福缘。还记得刘禹锡那首诗吗,那是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18日,当这个短片在石河子大学播放时,终于见到天天思念、脸庞日渐消瘦、但眼神依然坚强温暖的孟教授,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支教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

  巍巍天山雪,浓浓支教情。1月的北疆,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多度。孟二冬的几名北大博士生弟子带着老师的嘱托,来到冰雪覆盖的绿洲学府——石河子大学。

  病榻上的孟二冬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学生。他说,新疆的学生学习条件艰苦、学习资料欠缺,我想帮他们弄些资料。他让爱人耿琴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他还拿出3000多元钱买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等珍贵的书籍,赠给了石河子大学的中文系资料室。

  孟二冬嘱咐博士生给石河子中文系学生开设学习和学术讲座,他特别叮咛:在新疆的学弟学妹面前,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摆架子。他花钱买了16箱水果,香蕉、苹果、梨……丰硕的果实承载着老师的关爱,摆满了学生的课桌。博士生余洁说,在石河子大学的3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孟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和师生们结下的深厚感情。我们真实地体味着老师援疆支教的每一个细节,心中再一次感到无比震撼。

  负责联系北大中文系对口支援工作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经常回忆着孟二冬讲课的风采。是的,当孟二冬第一次走上石河子大学的讲台时,就深深吸引了大家。那是刚到石河子的第二天,孟二冬提前15分钟来到文科楼118室。此时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后面走道上慕名前来的其他院、系的学生还搬来了凳子,更有一些人站着听。孟二冬见此情形,就提前上课了。以后的每次课,孟二冬都提前开讲,因为他不愿让学生等,更是为了能尽量多地传授知识。

  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其他虚套,孟二冬直奔主题,直接对唐代文学风貌做整体介绍,自然得如同已经跟大家相处得很久、很熟。他那一副富有磁性又底气十足的男性嗓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场的师生们为之倾倒。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他的板书是繁体字,竖行直排,多而整齐,漂亮大方。孟二冬一会儿一擦的板书仍在继续,字字珠玑的讲解一潮高过一潮。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准备了最厚、最大的笔记本,以招架孟二冬几乎是倾泻而来的知识与才气。

  学生在后来给孟二冬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挤满师生的118教室,透过您那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文学史讲解,在神奇而又美妙、复杂而又多变的唐诗意境中,我们领略着文学的快乐。孟老师,您与我们的心永远地融在了一起。”

  为了不影响讲课发挥和听课效果,当石河子大学教师准备拿起相机走进中文系课堂,准备给孟二冬拍几张工作照时,孟二冬微笑地谢绝了。没能留下一张孟二冬讲课的照片,这也成了石河子大学教师心中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2004426日,孟二冬以惊人的毅力讲完了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说起那天的情景,许多师生声音哽咽了。

  学生们看到,孟二冬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喘气的声音比说话声还大,因呼吸困难,他上课时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脸憋得通红。坐在前排的学生咬着嘴唇默默地流着泪,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孟二冬这句话刚落,全班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全哭了。此时,孟二冬已发不出声音,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偌大的教室里,只听见他咽水时艰难地咕咚咕咚的响声,流着泪的学生们无语地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见此情景,随同孟二冬上课的朱秋德老师赶忙走上前,帮助收拾教案,搀扶他离开教室。孟二冬望着全班学生,嘴巴多次动了又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刹那间,寂静的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所有的学生,眼神充满着内疚,充满着歉意,怀着最大的留恋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室。

  朱秋德说,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孟二冬还在费力地说,最后一次课收束得有些匆忙,如果有时间,他还想把最后一章《晚唐五代词部分》讲得更详细些。

  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呈武说,孟二冬住院后,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很抱歉,说考试试题还没有出好,等回北京后再寄给我们。

  含泪听完孟二冬最后一堂课的中文系2002级学生欧阳超,在当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对他有太多的不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令我产生如此强烈的难舍情愫。”

  很多学生不知道,当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抢救,在生命经受最大的折磨和考验时,他对医生说出的唯一希望是:

  “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时刻挂念着他们的老师。2005年国庆节前,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二冬。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又分文未动地退还给了学生。

  119日,石河子大学中文系02级的张瑜和杜淑娟,带着全班同学的问候,来北京看望孟二冬。她们向老师倾诉大家的思念,描述石河子大学的变化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孟二冬眼眶湿润了。杜淑娟含着泪说:“大学四年,您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老师。您的唐代文学课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许多同学更坚定了当教师的理想。

  学生们还给孟二冬带来了漂亮的牛皮手鼓和各式各样的新疆干果。学生们说,孟老师,您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新疆,我们会捧着甜甜的哈密瓜和大大的葡萄欢迎您。您给我们唱歌,我们一起学新疆的手鼓。

  “在我们这个西部偏远但又不安于平静的小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受各种诱惑,向往着富裕、开放、繁华的世界,一批人走了,像潮水一般被喧哗世界的大海所淹没,另一批人又在蓄势待发,摆好了起跑的姿势。”石河子大学教师卿涛说:“在西部边疆教育的讲台上,当我们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被孟二冬震撼之后,我们明白,自己责任的种子早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根植在国家、民族振兴的土壤里,年轻的肩上开始感觉到重量了,但脚步一定是更轻快了。因为,我们身边会有更多像孟二冬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选择和学术追求的人在引领着大家前进。”

  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感叹道,现在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除了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的推动外,在精神文明尤其是学风、精神的这种感染和力量,对于我们西部大学的建设更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石河子大学日前已发出聘书,聘任孟二冬为该校终身教授。正如北京大学副秘书长赵为民教授所说,孟二冬是一个在平凡中体现伟大的普通教师,学生对他有那么深的感情,教师对他有那么深的留恋。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本报评论员

  在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却绽放出时代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的事迹让我们由衷地作出这样的解读。

  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毅然接受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即使身在病榻,他还牵挂着新疆学生的学习,还坚持指导着身边的弟子。

  在他的人生辞典里,为学、为师、为人高度和谐统一。做学问,他博学而笃志,淡泊以求真,七年磨一剑写出《〈登科记考〉补正》;做教师,他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学生都把他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航灯;做人,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社会转型中,有些人迷失在思想浮躁、价值观紊乱、道德困惑、市场喧嚣之中,但孟二冬坚守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人格,坚守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良知。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一个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普通教师塑造的人格形象。

  孟二冬不愧是当代人民教师的楷模。在大学校园日渐远离“象牙塔”的称呼,一些高校教师不安心教学和科研,一心追逐个人名利的时候,他以师者最为本真的境界,把心全部交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都身体力行,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当代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

  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让孟二冬的生命之火为教育事业而燃烧。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绵亘不断的道义传承与现代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的高度融合;这种忠诚、这种热爱,是中国教育界最可宝贵的奉献精神与脊梁精神的完美体现。向孟二冬学习,就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拼搏奉献,利国利民,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112日,大雪中的北大未名湖畔晶莹剔透,更显妖娆。缤纷的雪花落在中文系博士生李晶的睫毛上,湿润了她的双眸。“今天是孟二冬老师的生日。老师出生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季节,也许意味着他的生命要经受艰难的历练。我相信,老师的生命力一定像冬天一样顽强不屈,他会再微笑地站在讲台。”

  丰年瑞雪,孟二冬迎来了49岁的生日。在瑰丽的烛光中,他吟诵了《淮南子》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语句,来鞭策自己身为人师,更需时刻反思,提升修养,回报学生。

  每一次学生来,他都特别开心,但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

  倒在援疆讲台上的孟二冬,在北京经历了命悬一线、妙手回天的生死抢救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他历经3次大手术、几次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魔,他的乐观积极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而在病榻上,他始终坚持指导学生。

  几天前,因为光顾着和学生谈唐代文学,耽误了服药时间,孟二冬吃药时有点急,一颗药片卡在了他狭窄的食道里。虽然后来医生在胃镜下做了扩张,可是因为狭窄部位出现了水肿,使得孟二冬几天不能吃东西,明显地消瘦多了。这时候,05级硕士生蔡丹君来医院看望老师。一看到学生来,孟二冬可开心了,顿时精神百倍,一聊又是很长时间。

  蔡丹君说,看到老师饿着肚子却神采飞扬地问我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回忆说,就在2005910日老师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

  “我这半年来,在老师的交代下,转向其他导师求教,但我知道孟老师的内心其实很歉疚,因为这无疑会给其他老师带来很多麻烦。孟老师虽然不能经常阅读我的学习报告,但他始终指引我研究的方向,传授我治学的方法。”

  孟二冬有5个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他觉得在毕业的节骨眼上学生更需要答疑解惑,于是他安排每个学生一人轮流一天,来病房和他论谈。他和学生一起吃饭,挪桌子、搬椅子、洗碗,还非常细心地照顾学生。让学生们感到非常内疚的是,因为照顾学生忙这忙那,十几天后,孟二冬患上了感冒。

  “对常人来说,感冒没有什么,可是对孟老师来说,却有生命危险。每一次学生来,孟老师都特别开心,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但他宁愿如此,他想的全都是学生。”北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李萍萍非常感动地说。

  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二冬对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赞不绝口。他经常对学生说,现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很多都是在研究外围的东西,我们要把研究重点放回到文学的本身来。李晶说:“孟老师对我们特别宽容,但这种宽容不是一种放任,而是因材施教,寄予一种最深的鼓励,在感动和激发中鼓励你做学问。”

  李晶说,还没进北大时就知道孟二冬的《〈登科记考〉补正》,非常崇拜。可是她也有另外一种担心,就是孟老师学问扎实,注重考据,而自己因为性别特点,偏向感性,她担心自己做不好学问。孟二冬琢磨到她的想法后,充分肯定了她的研究特色,说:“《〈登科记考〉补正》只是我学术上的一个准备,我要走一条把学术性情建立在扎实学术准备上的道路,性情为本的研究方式也是可以坚持的。”老师看完她第一篇论文后发来的短信,使李晶深受鼓舞并一直珍藏在手机里。短信是这样写的:“论文看毕,此节写得甚好,能看到你的才气和功力,很为你高兴。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有所笔误。天气炎热,注意身体。”

  “孟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总是一丝不苟。”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二冬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会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让学生非常受感动。博士生翟景运说,2003年,孟老师从日本讲学回来没几天,他就把论文发到孟老师的信箱里了。他当时想,老师去日本讲学两年没回家,手头上一定有许多的事要办,家里也会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先把论文发给他,待他有时间时再说吧。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孟老师就把4万多字的论文看完了,还批改了许多意见,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

  不仅是指导研究生,就是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孟二冬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反复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在课堂上,孟二冬每次上课都会早一点到,下课后也会晚一点走,希望与学生有更多尽兴的交流。

  病情历经了几次反复后,孟二冬更加惜时如金,一心琢磨着要把时间争分夺秒地利用起来。于是,他向系里提出借用一间校内单身宿舍,以便与学生们随时交流。“多活一天,就要多和学生呆一天。”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说,孟二冬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

  在学生的眼中,孟二冬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曾祥波的心里都会泛起一股暖流。

  2003级硕士生赵乐说,刚搬进新建好的学生宿舍时,孟二冬担心有甲醛的污染,自己花钱给每个宿舍送了一盆绿萝,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刘占召说,每隔一段时间,孟老师就叫学生们到他家吃饭,亲自下厨房做香喷喷的红烧肉,有时师生们一起做饭做菜,边做边聊边讨论问题。而请学生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孟二冬总是给学生点烤鸭吃,而且一点就是两只。

  孟二冬现在每天都能收到许多信和贺卡,大多都是他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比如,新疆石河子的学生给他叠了千纸鹤,寄了几百张贺卡,今年又邮寄过来一个特别大的“不倒翁”,希望孟老师永远坚强不倒。孟二冬曾经执教的安徽宿州师专和山东烟台大学的学生,也给他写来很多信。烟台大学87级的一名女生在信中说,在大学时上孟老师的课,她总是坐最前排听得最认真。一名在美国深造的学生说,孟老师讲课时的神采飞扬和对学生的认真态度,一直让他非常怀念。而这么多的学生,孟二冬却几乎每一个都能想起,他一边看信,一边对身边的弟子说着当年的往事,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孟二冬准备了许多精美的贺卡,他说有很多人要感谢。因为他胸部插着针管,而且感冒未好,写贺卡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他的学生说,老师,要不我们替您写吧。孟二冬笑着拒绝了——“还是等我好些了,自己来写吧。这么多关心我的人,还有我的那么多学生,我要亲自向他们致谢”。

 

 

 

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或重大影响的成就,甚至可能系里有些老师还不认识他。但你仔细品味孟老师的为人为师,能体会到他在平常生活中呈现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这样评价他眼中的孟二冬。

  深入挖掘孟二冬的人格魅力,北大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的话很有说服力:孟二冬研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唐代诗歌,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他,而他又是充满着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他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志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越来越稀缺时,孟二冬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一些人匆忙于名利场、焦虑于得失间的时候,孟二冬沉浸在对传统学术的梳理和研究中,与“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箴言相伴而行。孟二冬有很多藏书,许多书籍都包有磨得发白的封皮,翻检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张用于索引的便条,一些没有封皮的书则已被翻检得发黑,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1980年,孟二冬在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三进北大学习深造,学术起点不算高,在做学问的路上心无旁骛地执著跋涉,其中的艰难曲折不在少数。住在北京大学44楼的许多年间,孟二冬成为学校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第一读者”。他每天抱着开水杯,早去晚归,风雨无阻,和图书管理员一起上下班,多年如一日。“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

  正是靠着这种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扎实和勤奋,他的力作《〈登科记考〉补正》,广集众长,推陈出新,一出版就广受好评。在书的后记中他慨叹道:“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

  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还记得,当他拿到孟二冬花费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时,他是何等的感慨,在当今还有人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这样一种文学史料性质书籍的出版,根本不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如果发行也就只有几千本的销量。”然而,孟二冬呕心沥血所做的这项填补文学史空白的研究,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大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孟二冬还把所得的3万元稿费,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温儒敏说,孟二冬已经到了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把从事的教书育人、潜心治学作为一种职志,当作一种追求。进入这种状态后,自得其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生境界。在当今一切都讲求经济效益的气氛中,孟二冬的这种精神和学风显得比较“另类”,但这正是其可贵之处。

  哪怕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

  孟二冬为人沉静,但对人都是付出一片真心,非常真诚。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保亚是孟二冬读硕士和博士时的同学。他回忆,读书时的孟二冬不爱说话,但总是把饭盆里的肉菜分给经济困难的同学,总是勤快地打扫宿舍,总是默默把每一个暖水瓶的热水打好,总是在踢球前主动给破旧的足球充好气。有时和孟二冬面对面坐着不说话,但也能感到彼此的心灵是相通的。而有的人尽管滔滔不绝,其实你看不出他真心想的是什么。

  他做每一件事总是能替别人想到,可是他答应你的时候从不说什么豪言壮语。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在承诺一件事情的时候,话是如此之淡,以至不敢确定他是否真的想做;而在做的时候却肯于花如此多的气力,以至深怕他过于劳累,这样的人太值得信任了。

  孟二冬在中文系担任学术刊物《国学研究》的秘书,平时有很多细致的行政事务。他给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认真回信,细致地给信封口、粘邮票。他的妻子看他劳累,提出帮他粘邮票,可是孟二冬担心她粘得不够端正,坚持自己来做,他从每一个细节中都体现出对人的一种尊重。

  孟二冬的真诚给医护人员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动。北大医院胸外科的护士们最难忘怀的,是孟二冬第一次手术后特殊的微笑。因为气管和食管同时切除了一部分,所以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孟二冬的头都抬不起来。但是每次护士们推开病房的一瞬间,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孟二冬歪着头微笑地在说“你好”。

  完善健康的人格,使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坦然面对

  孟二冬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只顾埋头故纸堆的学者。他体型高大,身材挺拔,外形阳光,学生们都说他很“酷”,有日本影星高仓健的气质。他热爱运动,在宿州师专的跳高纪录在他离开学校后的20多年里都没人打破,在北大的教工运动会上他也是跳高冠军。他还是排球高手和足球前锋,是运动场上最抢眼的人物。他平时总是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也不例外。如今在病榻上,孟二冬也穿着运动服。外表的阳光气质正是内心精神的使然。

  他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从不呻吟、从不诉苦,始终向人们展示最温暖的笑容。他的学生、同事、朋友经常提到,每次去医院看孟二冬,虽然他的样子日渐憔悴,但是他的精神状态之好总是出人意料。他谈笑风生,从不回避自己的病情;他很幽默,常拿自己开玩笑。做了开颅手术后,他的一位学生来看他,问:“老师,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很好!”停了一下,他风趣地说,“这是聂海胜乘神六返回地球时说的第一句话,我都快赶上聂海胜了!”

  陈保亚这样评价他的老同学:“孟二冬有完善的、健康的人格,所以当他面临困难时,总能冷静而坦然地面对,作出常人做不到的明智选择。”

  正是在病榻上的这一年多里,孟二冬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送走了三个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去年春天全校运动会,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去年5月,毕业班研究生足球告别赛,他居然上了场;去年暑假,他还报名参加了中文系工会组织的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他修改并再版了《中国文学史》;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的乌托邦理想》,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7万字的《陶渊明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下)》;他练习书法,写的是“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

  “孟二冬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温儒敏说,“孟二冬是北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他在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北大教务部副部长方新贵教授说,大年三十晚上漫步北大校园,能看到理科楼、实验楼等很多楼里,亮灯的教室还在三分之一以上,许多老师和学生还在加班。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北京大学还有许多许多。3年前,数学系有一名身患绝症的教授,在去世前20天,还要求学生用担架把他抬到考场监考。院里要求他停止上课在家休息,而这名教授说,只有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才觉得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就在不久前,在陕西周公庙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一名长期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教授,因为忘我工作被埋在了坍塌的土层里,后来是被学生扒出来才得以获救。

  正是这样的氛围,孕育出了以孟二冬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向学校的大环境下,名与利的诱惑却没有动摇这些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教师们。在三尺教坛之上,在著书立说之中,在为人处世之间,他们以文化的深厚蕴涵与坚韧的理想信念,树立着当代教师的坐标。温儒敏说:“我所看到和理解的孟二冬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学术尊严,同时又非常热爱生活、非常阳光的当代知识分子。他的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品格有坚守的教师,大学就能保持她的精神魅力,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空气,就仍然称得上是一块学术净土,也就能为中华文化转型与重建作出更多不可替代的成绩。”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
  2004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医生做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4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随后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2006423日凌晨120分,孟二冬因患恶性肿瘤(晚期),医治无效,在北京市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9岁。

 

2006年新春佳节将至,正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孟二冬,通过DV短片向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学生送去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我有幸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在我来看,不是一般的善缘,而是一种福缘。还记得刘禹锡那首诗吗,那是他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写下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是在勉励自己以乐观向上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面对人生。”

  “我今天也成了病树,但我这棵病树也充满信心,充满自信,要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一起拥抱新的春天。”

  18日,当这个短片在石河子大学播放时,终于见到天天思念、脸庞日渐消瘦、但眼神依然坚强温暖的孟教授,师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支教第一堂课上,他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繁体字,竖行直排

  巍巍天山雪,浓浓支教情。1月的北疆,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多度。孟二冬的几名北大博士生弟子带着老师的嘱托,来到冰雪覆盖的绿洲学府——石河子大学。

  病榻上的孟二冬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学生。他说,新疆的学生学习条件艰苦、学习资料欠缺,我想帮他们弄些资料。他让爱人耿琴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张。他还拿出3000多元钱买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十三经注疏》等珍贵的书籍,赠给了石河子大学的中文系资料室。

  孟二冬嘱咐博士生给石河子中文系学生开设学习和学术讲座,他特别叮咛:在新疆的学弟学妹面前,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摆架子。他花钱买了16箱水果,香蕉、苹果、梨……丰硕的果实承载着老师的关爱,摆满了学生的课桌。博士生余洁说,在石河子大学的3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孟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和师生们结下的深厚感情。我们真实地体味着老师援疆支教的每一个细节,心中再一次感到无比震撼。

  负责联系北大中文系对口支援工作的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朱秋德,经常回忆着孟二冬讲课的风采。是的,当孟二冬第一次走上石河子大学的讲台时,就深深吸引了大家。那是刚到石河子的第二天,孟二冬提前15分钟来到文科楼118室。此时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后面走道上慕名前来的其他院、系的学生还搬来了凳子,更有一些人站着听。孟二冬见此情形,就提前上课了。以后的每次课,孟二冬都提前开讲,因为他不愿让学生等,更是为了能尽量多地传授知识。

  没做自我介绍,也没有其他虚套,孟二冬直奔主题,直接对唐代文学风貌做整体介绍,自然得如同已经跟大家相处得很久、很熟。他那一副富有磁性又底气十足的男性嗓音传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在场的师生们为之倾倒。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20块板书。他的板书是繁体字,竖行直排,多而整齐,漂亮大方。孟二冬一会儿一擦的板书仍在继续,字字珠玑的讲解一潮高过一潮。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准备了最厚、最大的笔记本,以招架孟二冬几乎是倾泻而来的知识与才气。

  学生在后来给孟二冬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挤满师生的118教室,透过您那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文学史讲解,在神奇而又美妙、复杂而又多变的唐诗意境中,我们领略着文学的快乐。孟老师,您与我们的心永远地融在了一起。”

  为了不影响讲课发挥和听课效果,当石河子大学教师准备拿起相机走进中文系课堂,准备给孟二冬拍几张工作照时,孟二冬微笑地谢绝了。没能留下一张孟二冬讲课的照片,这也成了石河子大学教师心中一个特别大的遗憾。

  在生命经受最大考验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2004426日,孟二冬以惊人的毅力讲完了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说起那天的情景,许多师生声音哽咽了。

  学生们看到,孟二冬手里的麦克风在微微颤抖,喘气的声音比说话声还大,因呼吸困难,他上课时不得不经常停下来,脸憋得通红。坐在前排的学生咬着嘴唇默默地流着泪,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孟二冬这句话刚落,全班学生连同听课的老师全哭了。此时,孟二冬已发不出声音,他拿起讲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偌大的教室里,只听见他咽水时艰难地咕咚咕咚的响声,流着泪的学生们无语地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见此情景,随同孟二冬上课的朱秋德老师赶忙走上前,帮助收拾教案,搀扶他离开教室。孟二冬望着全班学生,嘴巴多次动了又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刹那间,寂静的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再次回头看了看所有的学生,眼神充满着内疚,充满着歉意,怀着最大的留恋离开了他最热爱的教室。

  朱秋德说,那天在去医院的路上,孟二冬还在费力地说,最后一次课收束得有些匆忙,如果有时间,他还想把最后一章《晚唐五代词部分》讲得更详细些。

  文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呈武说,孟二冬住院后,我去探望他,他对我说很抱歉,说考试试题还没有出好,等回北京后再寄给我们。

  含泪听完孟二冬最后一堂课的中文系2002级学生欧阳超,在当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我对他有太多的不舍,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令我产生如此强烈的难舍情愫。”

  很多学生不知道,当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抢救,在生命经受最大的折磨和考验时,他对医生说出的唯一希望是:

  “尽量保住我的嗓子,我还要讲课!”

  他让人理解了什么是对口支援,他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升华

  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时刻挂念着他们的老师。2005年国庆节前,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二冬。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又分文未动地退还给了学生。

  119日,石河子大学中文系02级的张瑜和杜淑娟,带着全班同学的问候,来北京看望孟二冬。她们向老师倾诉大家的思念,描述石河子大学的变化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孟二冬眼眶湿润了。杜淑娟含着泪说:“大学四年,您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老师。您的唐代文学课给我们的影响太大了,现在许多同学更坚定了当教师的理想。

  学生们还给孟二冬带来了漂亮的牛皮手鼓和各式各样的新疆干果。学生们说,孟老师,您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新疆,我们会捧着甜甜的哈密瓜和大大的葡萄欢迎您。您给我们唱歌,我们一起学新疆的手鼓。

  “在我们这个西部偏远但又不安于平静的小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受各种诱惑,向往着富裕、开放、繁华的世界,一批人走了,像潮水一般被喧哗世界的大海所淹没,另一批人又在蓄势待发,摆好了起跑的姿势。”石河子大学教师卿涛说:“在西部边疆教育的讲台上,当我们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被孟二冬震撼之后,我们明白,自己责任的种子早就埋在了这片土地上,根植在国家、民族振兴的土壤里,年轻的肩上开始感觉到重量了,但脚步一定是更轻快了。因为,我们身边会有更多像孟二冬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选择和学术追求的人在引领着大家前进。”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