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专题 > 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文件汇总
孙潮同志在2005年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5-08-22

全面推进公共教育事业

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现代化

——2005年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3月30日)

 

同志们:

在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积极谋划“十一五”发展的承上启下之际,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这是继2001年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徐汇教育发展史上又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和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公共教育事业,明确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现代化。这次会议肩负着重要使命,需要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统一教育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夯实教育这个“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推进中的重要基础。同时,这次会议的重点和任务都将成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就徐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2001年以来徐汇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1年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的三年,是徐汇教育健康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三年来,我区基础教育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为人民提供优质充分教育的承诺,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积极推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终身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三年来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现代化教育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徐汇区已形成与现代化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面向0—18岁适龄人口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0-3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蓬勃开展,是上海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验区;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是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区;同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62%,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阶段。示范性园、校建设取得初步成果,2所幼儿园被评为市示范园,4所小学和初中被评为市素质教育实验校,6所高中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其中3所已经正式命名,2所职校被评为全国重点职校。特殊教育实施“零拒绝”制度,成为教育部“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实验区。基础教育的普及指标已经基本达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徐汇教育的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二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步落实。开展“主体性德育”的实践,强化学校主阵地和学科主渠道的作用,组织“区政助理”选聘活动,推进优秀学生示范群体建设。在最近召开的上海市德育工作会议上,徐汇区18所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其中向阳小学被命名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性十佳标兵校,市二初中周士良被命名为上海市十佳班主任标兵。推进二期课程教材改革,17所中小学成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校,8所学校成为上海市双语教学实验校,教改实验进展平稳,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效显著,实施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评为全国科技教育先进区。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建立了3个市级学生艺术团队,2个全国级学生管乐、鼓乐总团一级分团,1个全国唯一的中学击剑俱乐部。全区现有3所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技示范学校,8所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5所学校被命名为上海市体育特色学校,中小学生体锻达标合格率为93%,长期保持全市先进水平。

三是教育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的联系中心,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以中国教育学会的“全国教改实验区”为载体,进行学历教育系统的教改实验,分八个方面十五个实验项目进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以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为载体,进行非学历教育系统的教改实验,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的第九届年会和全国教改实验区现场会上,徐汇的教育改革实验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今年,区教育局还被命名为全国教改实验区的先进单位。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区”,建立高校教育专家到中小学担任挂职副校长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的工作机制。开展“名师工程”、“骏马奖”及各类教育骨干的评审,建立以特级校长唐盛昌、罗佩明、张正之、洪雨露的名字命名的“校长培训基地”,名教师、名校长的培养选拔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由4位特级校长、41位特级教师、61位区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100位局学科带头人、300位局中青年骨干教师、700位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人才梯队。去年,有两位校长获得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长称号,赵家镐同志被市政府命名为位育中学名誉校长。

五是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坚持在公共预算中确保教育事业的合理支出。全区教育经费总额已从2001年的7.0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9.40亿元,连续四年以超过10%的比例增长。其中财政投入从2001年的4.1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79亿元,年均增长13.51%,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教师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均年收入3万元,2004年增长到4.6万元,稳定了教师队伍,形成了聚精会神抓教育的良好氛围。

六是教育的制度化管理逐步完善。区政府对教育局实行会计委派,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同时,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在全系统实行会计委派和集中记账,加强对国有资金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和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行校长职级工资制,学校领导的收入与学校的分配脱钩,促进了校长职业化的发展。加强督导,突出政府对教育的监管职能。建立法律顾问审核咨询程序,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建立教育决策咨询制度,发挥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

七是终身教育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积极推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工作,调整和健全了徐汇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和街道(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全区13个街道(镇)都建立了社区学校,绝大多数居委(村)都建立了教学点,初步形成了社区总校、条块分校、居委教学点、学习型楼组和学习型家庭的五级教育网络。区内有17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被评为上海市A级院校,在职职工和再就业人员培训的人次逐年提高。向部分街道(镇)选派了社区教育专职干部,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机制逐步完善。老年教育呈现良好的态势,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不断加强。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徐汇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徐汇教育需要长期推进的重要工作。

二是现行教育体制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运行机制和教育办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教育急需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发展现代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人才总量仍需不断扩充,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化水平以及教师队伍的结构、人事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完善。

四是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相适应。学校教育中重“育分”、轻“育人”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顽症亟待解决。

五是终身教育体系与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终身教育成为徐汇教育体系的“短腿”,终身教育的意识尚未真正形成,社区教育相对薄弱,发展社区教育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认清形势,明确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的关键要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区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之际,大力推进教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要充分认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必要性,超前才能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超前才能引领各行各业发展,超前才能带动城区现代化建设。市委、市政府把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部分项目放到徐汇来试验,这是对徐汇的充分信任和期望,也是徐汇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探索新机制、实现新跨越。

徐汇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性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的现代化,为促进人的全面、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徐汇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至2010年,使徐汇教育的总体水平基本达到现代化的教育水准,努力形成两大体系:建立以徐汇“教育品牌”为标志的、优质充分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的、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徐汇教育的现代化。

要坚持分类指导、明确重点的工作原则,在未来的五年中,认真落实并完成五方面任务:

(一)义务教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实现均衡发展

在保持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予以落实。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对课堂教育规律的研究,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全面推进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逐步扩大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规模,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体验和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建峰填谷,提升底线”为主题,继续创建市、区级素质教育实验校。推进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启动新一轮初中建设发展规划,再创市素质教育实验校2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8所,形成徐汇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四是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完成不同区域各类学校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高中教育要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多样化水平的双提高。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教育的发展主要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努力构建高质量、多模式、开放型、可选择的高中教育,并继续保持高中阶段98%的入学率。进一步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增强示范性高中的实验示范功能。加快改善一般高中的办学条件,鼓励和支持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办出特色,整体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努力满足城区居民对高质量高中的需求。全面推进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加强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使合格率达到98%以上。以政府办学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民办高中的积极性,共同加快高中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校,在3—4所学校创办国际部或境外班,10%的学校实现同国外学校互派教师和学生,50%的学校与境外学校结成姐妹学校或开展长期的中外项目合作交流。

(三)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基础、有品牌,对促进徐汇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区属和区域学校合力推进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根据上海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建设一批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创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示范性实验学校和重点专业。区政府将继续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办好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建设1-2个上海市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实训中心。坚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不断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创建高水平的中外合作职业教育。整体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使我区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和全国辐射。

(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要突出基础性、体现全纳性。

学前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奠基性教育。构建0-3岁学前教育的办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婴幼儿教育的服务功能,使0-3岁婴幼儿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0%。积极发展3-6岁的幼儿教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机构指导的幼儿教育体系,保持3-6岁幼儿100的入园率。开展婴幼儿家庭和园所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养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的培训率达到100%。积极发挥政府办园的示范作用,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形成以公办园所为主体的市、区级两个层面的示范园所。鼓励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园建所,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稳妥推进国际和境外资源参与办园,促进区域内不同体制园所的合理布局。

特殊教育要体现针对性,形成“全纳性”的特殊教育体系,对特殊儿童、少年实现教育的“零拒绝”,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残障学生入学率达到100%。积极创建特殊教育示范性学校,发展初等职业教育,拓展残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限,使残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从4-16岁拓展到3-18岁。实施教育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实验区”的工作,建立有效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运作机制和支持保障系统,提高随班就读实验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五)终身教育要不断创新机制并有效拓展办学空间。

大力发展终身教育是持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并完善“政府统筹、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以面向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提高为目标的社区学校、面向企事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社会力量办学、面向就业择岗人员的职后岗位培训、面向老年居民休闲娱乐的老年教育、面向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业余学校和面向成人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从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人群对教育的需求。积极促进终身教育的社会化运作,形成政府规划监督、社会提供服务、群众购买服务的格局。以继续教育为有效载体,加强和区域内高等院校的合作,促进继续教育载体的多元化。积极支持区域内高等院校的发展,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远程网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建国际培训中心,加大成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提高终身教育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大力推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加快学习型城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完善以社区学院为核心、街道(镇)的社区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整合老年教育、妇女教育等各种依托社区的社会教育,为社区居民接受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实现社区教育的全覆盖。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促进学习型城区的建设,努力形成终身教育的特色,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三、务实开拓,不断推进徐汇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加强对教育发展的有效管理,发挥政府在发展教育中的公共责任和主导作用。

发展教育,是公共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要举措。面对着更加开放的教育领域,面对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面向社会,服务教育,管理行业。要依法治教,进一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把管教育、办教育和评教育分开,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要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自主的办学实体。要强化政府的督政、督学,突出政府对教育的主导和监督职能,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形成正确的办学导向。学校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总结办学经验,形成办学特色。要建立专家参与教育咨询和社会参与教育的评价机制,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评估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切实提高政府对教育管理的能力和统筹协调水平。

(二)科学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建设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区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学校,教育硬件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我区南部教育资源的办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面对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需求,既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又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扎实做好“建峰填谷”工作。首先,要结合区域发展整体布局,在规划上统筹考虑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在新建地区,如滨江沿线规划布局中,把建设高标准的示范性学校列入规划,使我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其次,要依法加强公建配套教育资源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审批流程,确保教育资源不流失。第三,要立足当前,结合资源盘整、财政投入、旧区改造等多种手段,统筹协调,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学校。第四,按照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要逐步实现标准化,实现对同类学校生均教育成本的公平投入,为学校法人提供平等的办学竞争条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三)深化教育实验区工作,加快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徐汇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继续以改革为动力,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作为全国教育改革试验区和上海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实验区,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探索新体制,拓展新空间,实现新跨越。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教育部的改革实验项目,在形成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完善基础教育新体系和创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成果。要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办学机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招生考试、人事分配、学校后勤管理等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进公立转制学校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产权关系,确保在今年完成改革突破,2007年完成所有转制学校的改革工作。

(四)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发展教育是公共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随着财力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要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政府资金投入的结构,进一步向义务教育阶段倾斜,并逐步向终身教育延伸。在确保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同时,加大对教育的各种投入。2005-2007年,区财政性教育投入年均增长比例在15%以上,超过市年均增长的比例。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教育和参与社会办学,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吸收社会资金为辅的现代教育投入体系。增强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要通过合资办学和股份制办学,吸引外资办学和有效的社会服务,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加快建立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机制,运用社会中介机构定期评定教育资金的使用状况。同时,建立有效的资金监督机制,使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我区对教育的投入同步发展,同城区功能定位相匹配。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构筑人力资源的新高地。

加快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建立规范化运作机制,加快建设高层次师资队伍。一是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骏马奖”、“育人奖”、“耕耘奖”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的评审机制。加强校长培训基地建设,做好上海市名教师、名校长和特级教师候选人的选拔推荐工作。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引领作用,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专家。二是有效建立骨干教师柔性流动、示范性学校教师对口支教机制和徐汇区对其他地区的对口支教工作机制,实现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逐步优化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结构,重点加强普通学校教育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确保校校有区级教育骨干,初中每校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少于5人。三是加强各级教师学历进修。到2010年,85%的幼儿和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95%的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100%的高中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四是不断探索现代化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加快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增强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

(六)立足社区,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徐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全面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增强城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要把加强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举措,不断提高所有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制定教育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实施计划,推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街道(镇)都要高度重视,立足本部门和本社区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一是加大终身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区、街道(镇)两级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和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各界和海外资金对终身教育的投资。二是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各类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促进终身教育载体的多元化。三是发挥区域内高校参与终身教育的积极性,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试行部分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与成人高校、社区学院的有关专业部分通用课程学分互认,促进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的相互贯通。四是加强对终身教育工作的考核,把开展终身教育的职责列入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建立奖惩机制,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

    (七)齐心协力,积极推进教育实事项目。

    在切实抓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2005至2007年要大力抓好以下教育实事项目:

    1、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保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使财政对教育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2005-2007年,区财政性教育投入年均增长比例在15%以上,超过市年均增长比例。教育经费的投入更多地向义务制公办学校倾斜;向提高教师待遇倾斜,使广大教师的收入逐年得到实质性提高。

    2、有步骤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布局、旧区改造和财力状况,有步骤地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一批学校改扩建工程。其中包括南模中学完成异地重建,市二中学原地全面整修,中国中学进行改扩建等。

    3、积极创建基础教育新品牌。加强市、区示范性学校软硬件建设,整体提升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每年创建成1-2所区级示范性学校。

    4、加大社区对教育的建设力度。区政府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指导各街道(镇)社区教育工作。各街道(镇)要加大对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社会事业的投入,确保每年对社区社会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街道(镇)经常性支出的4%。

    5、关爱教师身心健康。比照本区公务员的模式,组织全区中小幼教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落实专项经费,建立教师体锻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6、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按照城区信息化要求,所有公办中小学配齐电子阅览室,增加多媒体教室,提高计算机的配置数量和规格。完善教育教学资源、教研电子平台和学生活动网站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和中小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7、保护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益。区政府将继续筹资建立300万元的教育帮困“爱心基金”,做好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营养午餐工作,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子女就读、升学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

    8、推进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按照区政府《关于创建社区社会事业示范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年)》,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根据社区需求情况,使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公共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

9、继续设立教师奖励基金。区政府每年投入经费100万元,用于选派优秀教师赴境外培训及各类奖励,营造让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徐汇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市教委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抓住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徐汇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共同努力!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