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教师 > 书香校园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丁欧斌

作者(来源):丁欧斌    发布时间:2011-09-26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丁欧斌

在暑假里忙里偷闲,阅读了刘儒德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我欣然发现,平时的任何事情都存在心理效应,这书向我们展示了一切心理活动,把不同的事情现象用不同的心理效应进行总结归纳,给我们一个方向,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真是得益匪浅。教师需要掌握各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教案在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得到学生的共鸣。

书中主要归纳了64条心理效应和规则,而且每篇小文前添加了一个小故事,使得一些原本容易忽略的事情变成一个个心理学的规律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眼前一亮,更加让读者容易了解。本来以为心理学是一本很难理解的学科,可是放了一个个小故事就让人轻松易懂,让人知道很多事情多存在的心理效应,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很有帮助和启发的。在教授教学任务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流,相互感染,造成心理和情绪上的共鸣,从而形成集体心理气氛。体育教学就是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中形成的。

书中说到“马太效应”,比如一个上课捣蛋,处事调皮的一个学生,在教师心中就已经给这样的学生定位差生,看到就头疼的那种。碰到同样的事情,教师对听话的学生会网开一面,而对调皮的学生则带上有色眼镜看之。其实在捣蛋的学生也有上进的一面,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作为教师应该多看到学生闪光的一面,多多进行表扬,不可一味的去否定一个学生,这样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多看到学生闪光的一面,多多进行表扬和鼓励,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上一层楼。就好像在上体育课中,常常调皮捣蛋的学生固然让教师头疼,但是这也是他们一种爱表现的一种方式,何不将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呢。在一些示范类项目,展示类项目中,多多让这样的孩子表现一下,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

    书中还有一种“禁果效应”,书中写道: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在体育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一心理效应,在某个项目教授之前,教师可进行以即将的方法刺激学生,某某动作很难老师也不一定完成的很好,同学们不相信可以上来和老师比试比试。其实学生是最喜欢挑战老师的了,一听说老师也完成的不是很好,这极大的刺激了他们的求胜欲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积极性。

书中介绍了“留面子效应”,比如你打算跟朋友借200元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告诉朋友:能借我200元钱吗?朋友可能马上回答:我也手头紧呢。借钱没能实现。另外一种是先告诉朋友:能借我500元钱吗?救急用。朋友会说:“500元没有,先借你200元行吗?这样,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在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到,比如想让学生们做仰卧起坐,30个是达到运动目的,可一开始便说要完成45个以上。现在的学生定会讨价还价,这时教师便可说:既然你们和我谈条件,少做几个也行,不过你们也要满足我的条件,认认真真按照动作要求完成30个便可,谁做不到就完成45个,老师亲自监督。这时候,学生们为了少做几个,便也认真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为感激教师通情达理,好说话。

书中还介绍了“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其实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这一效应。比如学生做错了某一件事情,教师提出批评,本是理应之事。可教师如果针对这一事情,像炒冷饭一样拿出来说,讽刺该学生,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倒使学生有了抵触心理。觉得老师是故意和自己作对,一旦学生对教师有了抵触心理,教师一旦批评该学生,那学生必定认为是教师故意刁难。即便是真的学生做错了事情,学生也会觉得这是老师故意作对,自己没错,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批评是必须的,但是也要点到为止,不可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同一事情,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尊重他的人格,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使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让我印象深刻是“贴标签效应”,教师中有一些禁语,比如“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之类,其实这就是“贴标签效应”。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教师所说的“笨蛋”了。因为这样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上进心,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所以,教师必须在语言上进行控制。比如某大年纪的学生欺负低年级的学生,在被你发现时,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你是怎么搞的,你比他大你就欺负他丫,看我跟你父母反应好好教育教育你”另一则是“我知道你不是一个爱欺负弱小的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对吧”两种说法,结果会截然不同。所以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让孩子们心理上健康的成长。

    作为在一线教师,只有在心理上了解学生后,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不断鼓励,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深深感觉到,教师不仅要在业务上进行提高,更要在心理上对学生进行关心,只当一个教书匠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快乐的学生。教师多看看心理学的书籍是非常有帮助的,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活动,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