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微型课题:低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研究
龙苑中学备课组
微型课题研究
(2012.2——2012.6)
课题名称:低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研究
学科 :_______语 文__________
备课组 :____预初备课组_________
姓名 :___祝晶晶、吴冬燕______
课题名称 |
低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研究 |
研究过程(问题提出、成因分析、解决途径、最终成效、分析得失等) | |
一、问题提出 新课标提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但是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地喜悦,树立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得到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六年级备课组提出了《低年级语文分层作业研究》的课题。 二、成因分析 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智力的差异,能力的不同。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使班级学生自然形成了好、中、差三个层次。 目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布置作业往往是“一刀切”,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 教师只有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们在分层作业中看到进步,自我激励,得到成功。 本课题“分层作业”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设计一定量的作业,其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作业练习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通过长时间的实施以后,使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发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起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三、解决途径 (一、)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课前我会布置几道预习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完成我布置的预习作业。一般对能力较好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完成基础题的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各方面质疑,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只需完成基础题,如生字词注音解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等,让每位学生都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课堂发挥。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文言文的朗读与背诵、实词解释等。 (二、)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1、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同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由于受字、词掌握漏洞,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基础C层:没有掌握学过的生字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基础B层: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情况良好,句子的理解能力及语文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基础A层:对已学知识掌握良好,并具备相当好的学习能力,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积累到丰富相关知识,学有余力。 2、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四、五遍都记不住,有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且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总会比其他学生强一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合理提出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那么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质量一定会高一些。 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启蒙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面有的家长也可能不识字,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层次水平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及习惯也是参差不齐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避免在教学中对家庭教育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有利于利用家庭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使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布置一些家默等作业,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不仅起到督促的作用,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三、)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抄写背诵类作业,如《每周一诗》及背诵篇目的文言文。本身这一类的学生基础较差,记忆课文往往比其他学生缓慢且不易记住。布置抄写作业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印象。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摘抄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等”对于当天课堂所学内容配套练习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允许学生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同学或老师之力探讨解决问题。 3、基础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映较快,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给予A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等灵活机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即有助于孩子们增强自学兴趣同时也给予C类学生学习的机会。 四、最终成效 1、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每次上完课,我都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或定量不定时作业。例如:写课堂作文,一节课有的学生要求他写400字左右即可,而有的学生我则要求写600字左右。这样不同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力所能的作业。 2、评价方式随之改变。因作业的布置是因生而异,即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被评价者处于主动地位。所以,学生都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例如:针对班级中的个别懒惰不自觉学生,我会先简单的布置一些抄写《每周一诗》的作业,在完成每天的作业后我会鼓励他们背诵,当他们作业均能按时完成上交时,我不断的赞扬,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发现他们比之前勤快了许多。 3、师生心情皆愉悦了。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个性化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并且它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现象,避免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现象,现在他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饿的吃饱,饱的吃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学生高兴了,老师也就愉悦了,因为“以学论教”,“教”就是为了促“学”。 五、分析得失 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分层作业在这一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但教师在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上还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1、个别孩子偷懒,消极殆工,本可以完成的很好的练习,由于懒惰或是粗心完成不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独具慧眼,对于做不了和不愿做了学生区别对待,合理评价,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避免混水摸鱼的现象。 2、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并改变作业布置方案。 3、不用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位学生,拓展性的题目,或是较难的题目鼓励所有学生试着完成,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评价,给学生试一试的勇气和决心。 总之,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把机械重复的变为灵活多样化的,把单一的知识复习变为知识技能、创新技能的综合训练,把被动完成任务变为在学习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认真投入于分层作业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