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悦读 > 大家读大家
表达在心理课中的作用——焦弟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9-05-30

表达在心理课中的作用——焦弟弟

     这学期我们心理成长小组在针对心理课核心要素上进行探讨,而我和西南位育的老师主要针对表达在心理课中的作用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讨论。因此,这次读书交流主要是对于阅读了相关文献后在课堂中的尝试进行交流。

     2012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新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体差异相结合,注重教育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心理课是属于团体辅导中的一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环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是通过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关系中表达、体验、学习,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善关系、获得优化的态度与行为,激发潜能。心理课主要是以体验活动为主,遵循活动性原则,注重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课程设计时会根据主题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活动类型,课堂上学生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体验和表达。当一节课下来,学生体验的深刻,表达的充分,则这节课的效果会特别的棒。而在心理课堂上学生如何表达,学生的表达是否有效成了我们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以及课堂上要保障的。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真实有效表达,教师需要提供以下几点保障。首先,安全信任的课堂氛围。想要使学生说真话,教师长期营造的课堂氛围是安全和包容的,这样孩子才会真的信任你,愿意和你表达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因此,鉴于这点,自己的上心理课之前会把教室的窗关上,同时会和孩子们强调所有在心理课上的一些隐私话语只供大家课堂交流上用。其次,教师的共情和积极关注很重要。共情,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积极关注,即教师更倾向于关注和肯定学生言行中积极、正能量的方面,以此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信心。最后,教师在心理课堂的灵活应对,适当追问,在关键时候会让孩子们开启探索自我的大门。

     而在心理课程中学生的表达有很多形式,最常用的有口头分享自己的观点、书面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绘画中展现自己等。一节课采用何种表达形式需要教师根据主题以及学情灵活改变。如在一节《我是“谁”》的主题活动中,为了探讨孩子们对自我的认知,针对不同的班级同时设计了两种主题活动即“我是谁20问?”用书面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自己这种适合反映稍慢气氛不是很活泼的班级和“猜猜我是谁”这种将书面和口语表达结合适合反映快气氛比较活跃的班级。而在一节情绪放松的课程设计中,我用了曼陀罗绘画作为主活动,孩子们用2分钟的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冥想自己想要把手中的曼陀罗绘画涂抹成什么样子,然后用30分钟时间肆意的涂色,直到个人感觉到舒服了则曼陀罗画完成,并配上主题和自己的名字。当一幅幅曼陀罗画展现在眼前时每个孩子目前的状态以及画画时的情绪一目了然。这时候需要教师问一句“如果有自愿分享的可以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教师恰如时机的引导会使孩子们在绘画结束之后用口语来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这样达到了回复情绪的效果。

     当然,这样的表达并不是每次都会尽如人意,有的时候自己设计的活动没有触到孩子们内心时,活动就只是纯玩游戏了。心理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还稍显稚嫩,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琢磨和思考。

阅读的相关文献:

心理咨询会话的语言特点,王锦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活动的语用研究,谢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恰当表达,心理课堂的助推器,林婵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何庆元、姚本先、冯娟,基础教育参考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