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悦读 > 大家读大家
浅谈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对诗歌教学的想法——吴彦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10-12

在叶圣陶先生论文《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了罗根泽先生《抢救国文》中所引述的作文考题《试以近代文明发展之事实,引证<荀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之说》。这个题目难倒了一大片考生,却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都知道叶圣陶先生的这本《叶圣陶语文论集》好,于是你也为文歌颂,我也写文章说说好在哪里。这样写固然很好,我却想,与其说它好,不如把它的好变成我自己教学中的好。于是,便有了这样很拗口的题目,和这样一篇读书笔记。

时光荏苒,一个月去了大半,书却没有读完。看来宏观谈谈各方面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收获是不能了。我就谈谈最近思考的比较多的诗歌教学吧!在读了本书一部分篇章后,我有了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调整认知

叶圣陶先生的论文《中学国文教师》中提到了七类他不甚赞同的教师。一是以为教国文就是把文章一句一句讲明,而讲明就是把纸面的文句翻译成口头的语言。诗歌是骈文,骈文和现代汉语是有距离的,这样斟字酌句地翻译不仅有损于诗歌的美感,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他认为“教师宜激发学生自学之动机”;又“应指导学生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或提出问题,另学生课外自行研究”。如此看来,诗歌教学,教师不仅不能只是讲而不给学生思考、分析、比较、研究、质疑的空间,而且也不能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满堂灌。这一点在叶老的另一篇文章《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证实。叶老反对课堂成为老师的宣讲会,他问:“一讲一听,语文课能收到效果吗?”他也提出“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由此可见,诗歌教学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的课堂,教师扮演好穿针引线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教我们怎么读诗歌,以后老师不在身边,用这些方法我也可以自行理解诗歌内容。

还有两种我以为在诗歌课堂上也万万要不得,其二是喜欢发挥又不将发挥集中在所讲那篇文章的老师。这种喜欢发挥,却发挥过了的错误我刚教书的时候就曾经犯过。那时候教学生学李白的诗、辛弃疾的词,因为自己本身就喜欢这两位诗人,在上课的时候就对他俩的生平大加阐述,甚至佐以很多人物传记中得来的故事。结果一堂课说得口沫横飞,学生也听的津津有味,文本解读却只是草草,对学生学习诗词完全没有益处,所以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我就告诫自己,介绍诗歌背景和诗人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第三种是喜欢称赞选文的老师。这种情况在诗歌课堂上很容易发生,比如说我们介绍《黄鹤楼》称它为“唐七律第一”,上杜甫《登高》称其为七律诗之冠。学生笔记记得刷刷有声,正等着老师讲为什么《黄鹤楼》是唐七律第一,《登高》又是七律之冠时,教师却开始斟自酌句地带学生学习诗歌了,完全没有给学生理解的空间,学生一头雾水,只记住一个一些褒扬的词儿,诗到底好在哪里一节课上完了,大家还完全没有印象。

看了以上三种老师的作为,我觉得在上诗歌课前,我们应当调整一些认知,要注意师生合作,要读讲讨论分析结合,课堂须紧扣文本,说诗歌好,要让学生了解它好在什么地方。

有序教学

在调整了认知后,就要开始有序的诗歌教学。诗歌教学如何才能有序呢?如何才能像叶老说的那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呢?

诗歌教学的过程,就是带学生走一个从知道、不理解到知道、理解的过程。我想起殷老师在分析诗歌理解的方法时,所提到的活法和死法。

我以为读诗死法是训诂。训诂很复杂,说得简单点就是解释。比如,有一次读书班一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学生的问题,萋萋和离离都是说草木茂盛,那么萋萋和离离能不能互换呢?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于是我们就去辨析萋萋和离离的含义。找词典,查字典,翻古汉语词典,很有助益。这正是董老师说的,要理解好诗作,当先第一本要读的就是古汉语字典吗?但死法不仅仅是查字典,还要查阅一些参考书籍。顾颉刚先生说《诗经》就好像古碑,上面攀爬的有许多不该在上面的藤蔓,错误的信息。所以我们引导学生学会查字典、查资料、又对词义字意和资料学着作取舍判断的工作。

活法,我觉得比死法难太多。我觉得那是读者和作者的一个琴瑟合鸣的过程。是说一种思想与思想的水乳交融,也是情感与情感的激荡碰撞。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诗为志。志就是人胸怀里的想法。由此可见,我们读诗还要理解诗人的情感,诗人的胸怀,诗人的志向。

现在的诗歌课堂尤其是古代诗歌课堂,死法理解和活法理解很多时候是教师讲的,理由很简单——不讲学生能懂什么呢?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古代诗歌是骈文,骈文和现代汉语有距离,我们理解诗歌首先要将骈文语言转化为现代汉语语言(观点出自《讲解》《再讲解》),这对学生是有困难的。不过,这种困难也并非无法解决,只要有序安排课堂就可以了。

那么,还是回到最初的问题,怎么才能有序呢?

首先叶圣陶先生以为,充分的预习很重要。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提到预习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诗歌当然是这样的,不过现在预习很多时候对于老师来说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经常不好好写预习笔记,“往往胡乱超了几条字典辞典解释就此了事的”。这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因此,我想到叶老在《略谈学习国文》里提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训诂得到的是知识,但是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学生查字典,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叶老指出,我们应当教学生查“生字生语必须依据本文”,要“寻求那个字语的确切的意思”,还要依据与文本相类的例子发现其正当的用法。

我以为养习惯之初,我们不妨依据叶老所说,制定一些字语让学生课前查阅。不过,学生认识生字生语,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用句成语来说,就是不求甚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教他们如何结合诗句上下前后的内容判断词语解释是什么,再让他们形成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延用过去所学的一些诗歌字词来寻求这个字词在诗歌中确切的含义。久而久之地、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遇到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查字典判断解释要依据上下文,要参照过去所学的良好习惯。

预习内容不能只是查查字典,读也很重要。《精读指导举隅前言》里指出”要考察学生的预习成绩,在课堂上可以指名通读。”“通读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宣读,其二是吟诵。”“宣读是基础,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和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 吟诵“按照国语的语音,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朵朵用功夫,使听者移情动容”。

诗歌宣读是要注意停顿的,这功夫必须下在课前。因为这个功夫是项庄舞剑意在,倒不在于学生要读得多好,关键是要通过区分停顿初步实现对诗歌的理解。这一步很重要,要让学生成为诗歌课堂的主任,而不是听客、看客,就不能让他们在进课堂前当一张白纸。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看,在养成的良好的预习习惯,实现了充分的预习后,我们应当如何教这一堂诗歌课。吕叔湘先生在序言里提到: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那么,诗歌教学的机又有哪些呢?

在叶圣陶先生的《讲解》和《再谈讲解》两篇论文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1、在《讲解》中叶老提到“象有一派心理学者所说,思想的根据是语言,脱离语言就是无从思想。”由此可见,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讲解诗歌的内容。而甚少去分析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这恰恰就是对这种“机”的无视。

现代诗歌的语言取自现代汉语,但又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古代诗歌是用骈文写作的,又和古人的口语有区别,所以无论是理解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我们都要教学生学会转化。叶老说:“那转化的功夫就是讲解。”将之翻译为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那么需要转化的内容有哪些呢?

叶老在《再谈讲解》里有一些阐述,我觉得很适合讲解古代诗歌的时候用。

首先,我们应当关注诗歌语言中的一些“僻义”字词。我们本学期学的《又呈吴郎》里有一个扑枣的“扑”字和叶老论文中举隅的“剥”字颇为相似,都是打的意思。教师如果不对这个内容作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其次,学生有了一些字词的解释,在自行翻译诗句的时候很容易直接代入,但往往很多时候这是不够的。如李白的诗句“浮云游子意”。如果,教师不对浮云和落日加以关注,学生们很容易简单地将浮云理解为漂浮的云。这里,我们应当启发诱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发现,浮云、孤蓬、游子的关联,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他们自然就会将这句话翻译称他们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即将飘零于外的游子舍不得离开。

接着,一词多义也值得我们多家关注。这里,我们就可以对预习时所得的结果作时时的指导,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好像下围棋的,积累下越多的棋谱,下棋也就越顺手。这个积累的过程,我们不应当放任学生自己在黑夜里摸爬滚打。我们应当指导他们如何查字典,如何依据上下文判断这个词最确切的含义。指导一日,学生们习得了本领,反复训练了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自然也就不再会依赖老师的讲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忘记诗歌语言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古代诗歌,古代诗歌中的近体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的,这个格律的存在会有很多押韵的要求。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也多有语序上的不同,这是学生自学无法清楚明白的,所以需要我们老师的讲解。比如说处处闻啼鸟其实正常的语序应当是处处闻鸟啼。但是为了要押韵,必须将鸟字放在最后。这就会造成很多学生读不懂诗句,这是教师必须要讲解清楚的地方。也是诱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一个好“机”。

另,一些虚词,我们也可在高年级的时候引导学生多关注。

这一系列的讲解完成后,掌握知识并不是最终结果,因为我们教的目标是为了不教,所以就要再让学生总结总结,哪些语言是我们在理解诗歌语言时要特别关注的,同时辅以同等难度课后略读训练,让他们渐渐将方法内化,成为一种能力。

2、除了语言是讲解的机外,我觉得问也是一种机。叶圣陶先说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作为阅读的标的,辨识的头绪,或者初读时提出一些,再读时另外又提出一些,把这些问题随时作笔记。

提问题是学生的天性,对于未知的世界感到好奇是孩子的本性。所以,我们要诱导他们的不是提问,而是如何提问。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提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学生天生会问,但却不一定善问。好的问题,都是基于充分的预习,不错的理解力才能提出的。优秀的问题组更是难能可贵,因为它会一步步带你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先自己学会提问,少问是不是,多问为什么是。少问好不好,多问为什么好。找一找诗歌中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问一问为什么这种不合理、不和谐却是合理且和谐的。更要问一问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这里要提一下为什么在预习的时候,不强调要学生查一查作品的写作背景呢?因为,写作好的诗作里,作者一定会用一种自己特有的方式告诉你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所以太早揭示谜底是不利于学生思考诗歌内容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要多靠自己的能力”。教师告诉学生诗作的写作背景,和学生通过提问,通过抽丝剥茧一步步得到写作背景,这两种学习经历的含金量能一样吗?学生在解答教师的提问过程中,学的不仅仅是如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更是如何提问,什么样的问题能带自己一步步接近诗歌作者的灵魂。这就是他们未来自己读懂诗歌的一个契机。

3、吟诵。诗歌的吟诵历来是诗歌课必有的环节。必有却不等于我们做得很好。上文我们曾经提及吟诵的概念,可以通过吟诵和宣读概念的比较发现,吟诵必定是要出现在充分阅读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

但是,学生知道了作者的志(情感、胸怀、志向)就等于他们能很好地吟诵诗歌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定,吟诵对情感的把握、声调的高低起伏都有很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在声调的把握上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有具体的阐述,我觉得不妨给学生在作声调、停顿、重音的标记上作一定的习惯培养。但是,吟诵不光只靠技巧,还要具体讨究赏析作品。才能真正实现吟诵的通体纯熟。

4、欣赏。叶老在《文艺作品的鉴赏》对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做了一些阐释,我以为哪来比照着教学生欣赏诗歌是很相宜的。

第一、认真阅读。认真阅读的过程就是前面问一问的过程。问一问诗人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他这样写特别感人,特别好。他为什么写这些而不写那些。

第二、我觉得是诗歌欣赏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想象。缺乏想象力的人是很难读懂诗歌的。想象力哪里来呢?一个和读者的人生经历有关,但国文教师也不能完全将想象的责任担在自然身上,我们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按照叶老的讲法,想象就是鉴赏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过程。

想象也有两种,一种是想象出一种画面感。另一种是将自己想象成这个场景中某一个关键的、具体的事物,通过感受这个事物的情感,感受这首诗里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比如在读《江雪》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片辽阔的冰湖,在鸟兽鱼类绝迹的湖面上是一搜孤舟、一个什么也钓不都的老叟,学生自然可以感受到孤独从寒冰中直达心底。

又比如在读艾青《我爱这土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品里的那只鸟,只有通过想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这样的诗歌吟诵才能读出情致,

5、最后。我们要通过板书给学生一个总结性提纲。列总结性提纲不是为了让他们背出提纲应付考试。而是,让他们回顾这一堂诗歌课,我们走了一段怎样的学习路径。然后比较一下每一次同类型的诗歌课学习路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以便应用到未来更好的自读中去。

抛砖引玉

如果说预习是诗歌学习的昨天,那么课堂就是诗歌学习的今天,课后看似和课堂没有关系,其实那才是诗歌课的明天,未来,希望。所以,如何布置作业,绝对不是小事。

作业的形式有许多,如出些练习题,也如制定一些相应的课外阅读。

练习题的选择必得谨慎,批改也要小心,这里略去不说。

我来说说诗歌课的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用写的方式检验学习的效果,所以重的不完全是写,更多的是读。

既然是以写为形式,就不得不谈一谈写什么的话题。本文的标题改编自一个失败的作文题目。因此,教师给命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慎之再慎,按照叶老的讲法,最好不要给命题作文。实在要给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写什么,什么写不出来。写不出来的不出,写得出来的经常给予训练。

我这里就有一个失败的案例。在我上完《天上的街市》后,我按照以前读写结合的惯例,让学生仿写《天上的街市》的一段或者一篇。批改的时候问题来了,我批到很多一模一样的诗歌,这些诗歌多数都来自于百度。那时,我很生气,深责学生的不负责任。现在,想来完全就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给了学生一个他们很多人不知道要写什么的内容,他们在百度上搜一搜,写出来已经算给我面子,我生气有什么理由呢?

由此可见,诗歌课不是不可以出读写结合的题,但要出得好,就要让学生有东西可以写,有东西可以练习。也要有标准可以衡量判断写的优劣。那标准就是基于对诗歌的理解。

上完《题破山寺后禅院》后,我让学生想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写一段80字的环境描写小作文。这个作业的回收率很高。竹径通幽处几乎无法区分写作的优劣,理解得充分了,他们都知道那是幽静的。不过在花木上孩子们就有了分歧。有些孩子,想象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有些孩子想象牡丹花开满了禅房周围。有些孩子想到有树自然是有鸟的,所以就有了许多鸟儿在枝头歌唱。还有孩子描绘了僧房前的小小莲花池。高下很好判断,也很方便我们给孩子指导想象。写菊花和桃花一起开的孩子给建议多到自然界走走,缺乏经验。写牡丹花的孩子不能理解牡丹象征富贵,建议她读一读《爱莲说》。写鸟儿们快乐歌唱的孩子,先夸他很好地理解了山光悦鸟性,后引导他思考什么是万籁此俱寂,让他明白他对文章理解是不够的。最后大家一起评定那个写莲花池的孩子最好,因为既符合荷花的佛性。莲花也是高洁的花,说明她充分理解了作者的情怀。

由以上两个案例,我明白了叶老所说的老师出题目要谨慎,不能训练写生瞎说。点评学生的作文也不能只是给等地,自行修改,要让她知道自己的文字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然后给个方向引导让她自己去改。

课外阅读我想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课内诗歌教学无疑是在教学生诗歌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内化称一种诗歌阅读的能力。

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里,叶老给出了几种读法:

看诗人的意境的扩大或转换,风格的确立或异变。

看诗人对某一题材如何立意,如何抒发。

比较诗人对于某一类体式最能运用如意,倾吐诗心。

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

这些看起来都离我们初中的孩子很遥远,可是他们迟早有一点会面临这些。是让他们在诗歌阅读时候抓耳挠腮感到痛苦,还是让他们充分地享受在其过程中。就是我们初中国文老师的任务了。

最后用陈卓如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文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吕叔湘先生说叶圣陶先生的这本集子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之所以没有过时是因为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让我们以这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为鉴,努力改正自己教学上的缺陷,做一个更好的新时代语文教师。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