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苑中学第二版B1
相关内容列表
首页 > 幸福课堂 > 教案集萃
了不起的粉刷工——祝晶晶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7-11-13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法来揣摩人物心理。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马克吐温的《了不起的粉刷工》,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我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下文章的内容?

预设:汤姆设计让本替他刷墙。

2、那么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初步感受到了两个孩子的心理变化,那么我们就从本入手,请同学来梳理本的心理变化过程。

预设:得意(幸灾乐祸)——好奇——感兴趣——渴望(原文中的词语)

这是我们读课文 之后初步感受到的本的心理的变化,是不是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文中找到依据来印证答案。

二、过程

(一)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这些心理词,你是怎么读出本的这种心理变化的呢?

1、  本的得意

我们先从本的得意入手,在文中找到依据。

预设:NO1,本走过来站在他身旁。人物动作描写。

这是本手里拿着苹果准备要去游泳看到正在刷墙的汤姆,还要站在他身边看,内心肯定是得意的,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NO2咳,老弟,看来你是非得干活不可啰,对吧?疑问句

咳,这个字是多音字,咳嗽,hai,此处是故意和他打招呼,引起汤姆的注意。

看来你是非得干活不可啰,对吧?明知故问,表现他内心的幸灾乐祸。

NO5我说——我可要去游泳啦。

啦,表现其说话时内心的愉快,轻松。

——强调被引出的下文。

你难道不想去吗?不过你宁愿待在这里干活——是不是?你当然宁愿干活啰!

有没有哪个小孩不想去玩而甘愿留下来干活的?而本说汤姆当然宁愿干活啰,实则是反话,充满了对汤姆的嘲笑意味。

小结: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在分析本的得意的心理时,主要关注到的是哪些内容?

预设:揣摩人物心理,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标点符号、句式、语气词等进行分析。

2、本的好奇

那么我们用这个方法来揣摩本的好奇心理。

预设:NO8怎么,这还不叫干活吗?

怎么,表示询问。

NO11哦,这么说,你是说你乐意干这活儿?

联系上文,本说你难道不想去吗?你当然宁愿干活啰,这些反话,本的心里是认为汤姆想去玩的,但是汤姆继续干活,表现的满不在乎,还说很对他的心思,这和本的内心想法是有悖的,所以让他产生了好奇。

这里又给了我们一种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要注意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勾连以及人物本身前后的联系。

3、  小组讨论,补充本的心理

那么,用这种方法,我们继续分析本的产生兴趣和渴望的心理,在文中找到依据。

NO13难道一个小孩每天都能得到刷墙的机会吗?

汤姆的话强调刷墙机会难道,他的话也让本对刷墙产生了兴趣。

NO14本盯着……越看越有兴趣……

盯,动作描写,注视,集中视力看着。本被汤姆优雅的刷墙姿势吸引了。

NO15喂,汤姆,让我刷一会吧。

上文中本认为汤姆在干活,表现地幸灾乐祸,而此时,本却提出了刷墙的要求,可见对刷墙产生了兴趣。

NO18不碍事——让我试试——就一小会儿……

联系上文汤姆一再强调波利姨妈重视,刷墙难刷进一步勾起了本的刷墙欲望,此时不再是感兴趣而已,而是跃跃欲试,迫切的想要刷墙。

*这句话中的——一连用了4个,思考下有什么效果?

汤姆的拒绝,本的迫切,所以本通过声音延长,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说服汤姆。

*思考出方法了吗?

本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想要说服汤姆。

NO20让我试试看吧,得了——我把苹果核儿给你。

不仅提出了要求,还用物质交换刷墙机会。

NO22我把苹果全给你!

但是汤姆几次拒绝,最后本用整个苹果交换,对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苹果对孩子来说是相对珍贵的,但是本也愿意用来交换,可见其对于刷墙的迫切和渴望。

*我们再来看,本对汤姆的称呼有没有发生变化?

NO2成为老弟,对他的不客气的,幸灾乐祸的;

NO15NO18称他为汤姆,显然想要得到刷墙机会,语气比之前客气了。

(二)小结:

一开始,本看到汤姆在刷墙,感到很得意,他认为刷墙是在干活

接着,他对汤姆乐于刷墙的行为表示很好奇,渐渐地对刷墙产生了兴趣

最后,他渴望刷墙,他认为刷墙是在玩耍。

 

三、课堂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再一起来总结一下揣摩人物心理有哪些方法?关注哪些细节?

1、  关注人物描写

2、  关注标点、字词、句式、

3、  联系上下文

4、  关注称谓的变化

 

四、作业

1、  用课堂所学方法揣摩汤姆的心理变化过程,说说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2、  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更全面的认识小说中的汤姆和本的形象。

 

五、课后反思

《了不起的粉刷工》是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小说中的节选部分,所以在上课之前对于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对学生有简单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了不起的粉刷工》一文汤姆和本的语言是这一课的特色,语言幽默、诙谐。而人物之间的这些对话恰恰也反应了人物的心理。由于是外国文学作品,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读懂文章,所以本堂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从文本中的“本”的角度入手梳理本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学生的预习作业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基本能初步感受到本的情感变化,但是具体落实到文中的哪些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全面把握。对于学生而言,找出人物描写不难,难就难在从这些人物描写中分析人物的心理会有偏差,学生只会孤立地看到人物的动作、语言,关注语言中的语气词、还有“——”这一标点符号的运用以及句式、联系上下文等,全面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这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这一节课,以这篇课文为例,教授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培养他们关注文本中的一些细节,那么在以后读到类似的课文时学生对分析人物形象更有抓手。

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就设定为学习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目标清晰集中,分析文本内容深入一些,让学生掌握方法牢固一些。我以本的第一个心理“得意”入手,带着学生分析,进而归纳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关注人物语言、动作;关注语气词、关注句式、标点符号;接着学生试着以这些方法来继续揣摩“好奇”的心理,进而补充揣摩心理的方法还有联系上下文,关注人物之间的前后勾连。然后用归纳完整的揣摩方法继续补充本的心理并找到文本依据。

从学生在这节课的中的表现而言,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流畅自然,课堂发言积极,反馈的正确率较高,大多能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即使有个别学生找的语句不准确,但是通过适时的引导,也能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启发。

这节课既有亮点,也有不足:

1、节奏没有把握好。课堂内容比较多,我想呈现出完整的课堂内容,以致于学生回答的时候我急于引导他给出正确答案,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最后导致课堂上还是老师讲得比较多。

2、朗读不到位。这篇课文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彩,尤其是语气词以及“——”这一标点符号在语言中的运用,通过朗读,体会这些细节在语言中的不同情感,表达人物的心理的作用。但是很可惜,节奏上的赶要也导致了朗读环节的不到位,学生其实并没有通过朗读有直接感受。

3、讨论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互相交流补充依据的作用。如果能让小组成员推选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发言,既能表达小组意见,更是锻炼了学生口头完整表述想法的能力。还有讨论的时候设计课堂活动单效果也会比较好。

4、板书的设计也比较马虎,两次板书的内容相同。本来是考虑到第一次板书是在分析完“得意”之后学生归纳出来,继而板书,第二次板书是在课末请学生回顾学习经历时板书。但两次板书内容雷同,浪费时间。如果第一次归纳方法板书,后面学生的回答中又有新的方法出来,那么补充板书就可以了。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龙苑中学
地址:黄石路85号  联系电话:54358566-107 Email:lyxx_xug@xhedu.sh.cn